張超 李清元
建立骨科醫生家庭責任制服務模式的探討
張超 李清元
骨科類疾病具有癥狀表現較為明顯、診療手段較為簡單、嚴重影響行動或運動能力的特點。本研究提議建立骨科醫生家庭責任制的服務模式,以使患者在家庭中就可以接受專業的診療服務,從而最大的限度的減輕患者痛苦,提高醫生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骨科; 家庭責任制;服務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服務理念的發展和深入,醫生家庭責任制或家庭走訪制等服務模式逐步成為醫學服務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1-2],雖然整體處于起步階段,但通過這種模式的展開,可以最大限度的擴展醫院的服務半徑,使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本文借鑒各個醫院已開展的家庭責任制服務模式的方法和經驗,提出了在骨科實現家庭責任制的構想,以此提高骨科科室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如果說對醫生家庭責任制還比較陌生的話,那么家庭醫生就是再不能耳熟能詳的詞語了。家庭醫生是指對服務對象實行全面的、連續的、有效的、及時的和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和照顧的新型醫生[3]。在發達國家,家庭醫生是醫療衛生體系的基礎環節,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服務效果。在我國地大“院”薄的醫療服務現狀下,家庭醫生制度是十分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
以我國目前的現狀,家庭醫生制度還是一個遠期才能實現的目標。因為在醫生方面:(1)我國有資質的家庭醫生數量過少:截止到2011年,全國全科醫生僅7.8萬名[4],若以有限的醫生數量開展家庭醫生服務,每個醫生將面巨大的服務壓力,顯然并不可行;(2)全科醫生素質普遍偏低:家庭醫生需要醫生掌握非常全面的醫學知識,不僅要為患者提提供準確的醫療服務,還需要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多種服務。而目前僅從我國的臨床醫學人才培訓體系分析,醫生在本科學習階段確實接受了全面的醫學知識教育,但由于學習時間短等原因,形成了知識面廣但基礎知識薄弱的特點,此時并不能獨立有效的開展臨床工作。在碩士和博士教育層次,全科醫生的培養又屬于新生學科,教師團隊的建設還有待完善,學生對全科醫學也存在一定的陌生感,使高學歷人員非常匱乏;在患者方面,首先由于醫院具有優良的醫學專家團隊,完善的檢驗、檢查設備,患者早已習慣了到醫院就診。與之相比,家庭醫生是獨立開展服務的,且服務過程中,不可能攜帶過多的儀器設備,在家庭醫生制度沒有建立起來的前提下,患者必然對家庭醫生的服務能力有所懷疑;其次,在費用方面,我國全民醫療保證制度已初步形成,有效的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但同樣由于家庭醫療還沒有形成體系和規模,家庭醫療產生的費用是醫療保險的空白區間。顯然患者為了節約就診成本,即使家庭醫生能夠患者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患者也會選擇費用較低的診療渠道。
可見家庭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但真正的時機并沒有到來。家庭責任制的核心是讓醫生走出醫院的科室,為患者提供家庭的診療服務。其理念與家庭醫生是本質的相同的。因此醫生家庭責任制度可以作為家庭醫生制度的過度階段,即醫院以開展家庭醫生責任制為初始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當其逐步完善后,再平穩順利的過度到家庭醫生制度階段。
骨科醫療服務和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使其完全具備了開展家庭責任制的基礎。可行性如下:在醫生方面,首先將診療范圍限定在骨科專科,與家庭醫生要求掌握知識的全面性有著本質不同,從根本上降低了對醫生能力的要求,各個醫院所有的骨科醫生均可加入到家庭責任制的服務隊伍中,在數量和能力上完全滿足患者的服務需求;在患者方面,骨科類疾病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如關鍵扭傷、錯位、骨折等具有明顯而不同的表現,很多病癥經過醫生的主觀就可以直接判斷,加之很多骨科類疾病影響了患者的活動,在多年前,就有骨科醫生上門診治的先例,骨科醫生上門診療已經被許多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能夠接受。另外隨著醫學影像學等學科的發展,出現許多便攜的骨科類診斷設備,如便攜式X線機,重量僅為數十公斤,兩個成年人即可完成搬運工作,更增加了疾病診療的準確性,消除了患者的疑慮。在患者診療所花的費用上,骨科類疾病基本以靜養為主,除了初次診斷、復位等需要一定的費用外,后期修養的費用非常低廉。可見骨科是開展醫生家庭責任制的最佳科室選擇[5]。
3.1 醫生接診 醫生通過醫院臨床接診和電話、網絡等遠程接診兩種方式,同步為患者提供初次服務。在臨床接診時,采取首診責任制[6]。因為首診醫生對患者的情況最為了解,患者對該醫生也比較熟悉,首診醫生無疑是最佳的人選;遠程接診方式首先建議各個醫院組件同一的網絡掛號平臺,目前這種方式在許多省市已進入實用階段,如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等[7]。構建網絡掛號平臺對于骨科醫生家庭責任制的意義在于對患者的家庭住址、患病部位和情況進行整體了解和分類,然后根據各個醫院所處位置,就近確定接診醫生與患者的接診服務關系。
3.2 建立家庭責任制的指導規則
3.2.1 確定家庭診療的頻率 確定診療頻率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在家庭責任制開展的初期,對于醫生尤其對于青年醫生來說,缺乏家庭診療的經驗,家庭診療的頻率很難準確把握。若出診過頻,增加了醫生的工作負擔,對患者也沒有太大的診療意義,反之若次數過少,必然會降低服務效果。對于患者來說,患者的情況和素質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可能覺得醫生家庭診療的頻率越多越好,而有些患者可能覺得沒有經常服務的必要等等。因此在保證診療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對家庭責任制的診療頻率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標準,為醫生的診療頻率提供參考。當然這一標準不是統一的,需要因患者自身體征情況和病情程度的不同來制定。比如對盆骨骨折的老年患者,診療頻率應以周為單位,以實時了解患者的體征變化情況;對于尺骨骨折的青年患者來說,可降低家庭診療頻率,如每月出診一次即可。
3.2.2 確定費用標準 為了避免醫生隨意出價情況的發生,提高醫生的醫德素質,需要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具體包括醫生出診費、設備使用費、藥物和器械費。如規定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醫生的出診費分別為50元和30元;X線費用為100元/次;骨折護具為50元/個等。同時也需要根據患者的經濟情況,人性化的調整。如對低保戶患者免收專家出診費等,盡可能的降低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
3.3 建立患者信息反饋途徑 目前許多機構都十分重視患者的意見,如銀行、電信行業等,當顧客接受完服務后,均需要對服務人員進行打分,以此促進提供服務人員和整個機構的健康發展。在骨科醫生家庭責任制的服務過程中,同樣也需要建立良好的患者信息反饋途徑,以提高醫生和整個服務體系服務效率和質量[8]。主要的信息反饋途徑包括:(1)紙質信息反饋途徑。如醫生在每次服務完成后,向患者提供服務建議反饋卡,患者填寫完成后可直接交給醫生或郵寄給醫生所在醫院;(2)網絡信息反饋途徑。如醫院在網站中建立專門的患者信息反饋模塊,患者在計算機上完成信息反饋的環節。然后醫院根據患者的反饋信息,對反應意見較為集中的醫生給予相應的獎懲。如對反饋意見好的醫生授予優秀家庭責任醫生稱號,提高當月的績效獎金;對服務較差的醫生給予警告處分,若多次警告均無法提高服務質量,醫院應將其調離家庭責任制的服務隊伍。
綜上所述,通過在骨科中建立醫生家庭責任制的服務模式,在患者家庭中為其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不僅有效的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增加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聯系和溝通,為最終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到來提供了良好基礎。
[1] 劉德安.上海徐匯區家庭病床服務與推行家庭醫生制服務思考[J].當代醫學,2012年,18(1):161-162.
[2] 梁清平.家庭走訪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影[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10):267-1268.
[3] 家庭醫生[EB/OL].[2013-09-15].http://baike.baidu.com/ subview/189531/ 12257375.htm?fr=Aladdin.
[4] 全科醫生太少了!全國僅7.8萬名整體素質偏低[EB/OL].[2013-08-02].http:// money.163.com/11/0915/08/7DVR87FT00253B0H. html.
[5] 宋秀芳.脊髓損傷患者的家庭康復指導[J].中國當代醫藥,2012, 19(8):125-126.
[6] 首診負責制[EB/OL].[2014-01-2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Eb2GHFsfdJHuLKoAmdI5m2pRDHCsuhzNfgTp0rZkSzhOudJ0bXe7O6a-neaI U0KMujrffRBbbdiEmCrlg3VS4TYTGmS7uQbXtiN2Gs2SKfG.
[7] 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EB/OL].[2013-12-17].http://www. bjguahao.gov.cn/comm/index.html.
[8] 張波.上海浦東新區全科醫生家庭責任制認同度的實證研[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6(8):53-57.
Features of orthopedics disease included obvious symptoms, simple wa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seriously affected action or motor ability. In view of the above factors,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orthopedist so that patients can receive professional treatment services in the family, and thus maximumly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doctors.
Orthopedics;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Service mode
10.3969/j.issn.1009-4393.2015.4.007
吉林 130000 吉林市中心醫院骨科 (張超) 吉林市中心醫院檢驗科(李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