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振
糖尿病并發闌尾炎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防治
沈 振
目的 探討糖尿病并發闌尾炎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 選取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感染患者89例,對切口感染患者進行切口清洗、引流、換藥、紅外線治療儀照射。結果 無切口感染長期不愈形成竇道病例,無糞瘺病例,無死亡病例;治愈69例,治愈率為77.53%;顯效20例,顯效率為22.47%。結論 術后應做好切口感染的預防,加強切口的沖洗和消毒,一旦感染,及時消毒引流、服用抗生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闌尾手術;切口感染
臨床中外科患者并存糖尿病較為常見,術后患者常出現顯著高血糖,使醫護人員處理非常被動。闌尾炎是普外科多發病和常見病,而切除是其主要治療手段,術后切口感染是較常見并發癥[1],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大多患者切口都能愈合良好,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術后并發切口感染率較高[2],嚴重影響切口愈合時間。因此,掌握及了解糖尿病并發闌尾炎切口感染的特征,給予正確的治療和診斷,對患者預后有重要影響[3]。本研究對89例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感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陜西漢中3201醫院收治的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感染患者89例(男46例,女43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5.4±5.4)歲。其中壞疽性闌尾炎5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9例;繼發型糖尿病37例,Ⅱ型糖尿病45例,Ⅰ型糖尿病7例;糖尿病病史2~10年,平均病史(6.5±1.3)年,空腹血糖6.4~28.9mmol/L,平均(19.8±4.7)mmol/L。臨床表現:患者術后4~6d,感覺切口紅腫、疼痛、切口周圍溫度高甚至出現炎癥。
1.2 方法
1.2.1 切口感染治療 拆除患者縫線,分開切口,清除周圍壞死組織、膿液,用碘伏、雙氧水清洗傷口,放置橡皮膜引流,每天清洗和換藥3次(應用廣譜抗生素,待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出來后,再選用敏感抗生素),換藥后用紅外線治療儀照射,酒精外敷。待創面肉芽組織健康后縫合。
1.2.2 糖尿病治療 監測指尖血糖3次/d,嚴密監控血糖變化。根據患者的生理情況應用胰島素,劑量個體化,謹慎處理低血糖。
1.3 療效評價標準[4](1)無效:患者切口未愈合,炎癥未消失,仍有大量滲出;(2)顯效:患者切口基本愈合,炎癥基本消失,滲出基本消失;(3)治愈:患者切口愈合,炎癥消失,滲出消失。
89例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感染患者經治療后,無切口感染長期不愈形成竇道病例,無糞瘺病例,無死亡病例;治愈69例,治愈率為77.53%;顯效20例,顯效率22.47%;無效0例。
3.1 血糖控制 成年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占主要,糖尿病合并且切口感染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發癥之一,由于胰島素不足,導致體內葡萄糖不能充分吸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增高,致使細菌生長,血糖升高;患者在術后無法服用降糖藥,因此,圍術期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非常重要[5-7];術前皮下注射胰島素,3次/d,用胰島素耍注意補鉀,警惕低血鉀;醫護人員每天應檢測和記錄血糖變化,并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及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3.2 感染防治 闌尾手術患者住院期間盡量使室內通風、干凈,盡量縮短住院時間,避免院內感染。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反復清洗術野,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可獲得良好效果。在切除闌尾的手術過程中應輕柔提拉闌尾及其系膜,加強切口保護,避免污染。如切口受到污染,應做到及時消毒、反復清洗和引流。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處理的關鍵是血糖有效控制和監測,吩咐內分泌醫生在術前,術中,術后隨叫隨到,緊密配合。術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10mmol/L,但具體操作應根據患者自身條件制定個體化目標[8],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嚴禁手術。術后根據患者自身條件,維持良好內環境,增強患者抵抗力,力爭切口一期愈合。
3.3 支持治療 由于糖尿病患者者抗感染能力下降[9],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等細菌生長繁殖的能力增強。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機體內細胞內殺菌,中和毒素功能等防御功能受到限制和血清調節素功能受到抑制,使患者極易感染,病情更為復雜,給臨床治療帶來嚴重阻礙。因此預防切口感染是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感染的重要環節,其關鍵手段是控制圍手術時的感染,應做到適當使用抗生素,術前或術后抗生素的使用均不能有效防止切口感染。因此,手術時應嚴格做到基本無菌操作,手術部位針對性使用窄譜抗生素,對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切口感染率的降低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如患者有如上癥狀,主治醫師應及時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糾正酸中毒及水電解質紊亂。
3.4 切口處理 糖尿病并發闌尾手術切口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愈合率,術中術后應預防切口感染,應注意切口長期不愈的患者,以便形成竇道。切口長期不愈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經濟負擔,同時是誘發醫療糾紛的重要因素。因此應做到切口感染后及時采用橡皮膜引流,徹底清除壞死組織或死腔;外科醫師及時發現癥狀,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酮癥酸中毒的誘因是手術及切口感染,因此切口的良好處理在糖尿病合并闌尾手術中非常重要,酮癥酸中毒早期癥狀主要有:尿多、喝水次數頻繁、極易疲勞等。酮癥酸中毒中期主要表現為:極度口渴、明顯尿多、出現爛蘋果味道。酮癥酸中毒晚期主要表現為:腎功能衰竭,嚴重脫水等。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術后極易導致切口感染,如切口感染處理不及時,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術后應做好切口感染的預防,加強切口的沖洗和消毒,一旦感染,及時消毒、反復清洗和引流,對血糖進行控制,個性化選用胰島素劑量。
[1] 戴顯偉.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42.
[2] 李德強,王安林,孫慧新,等.糖尿病患者術后切口感染診治的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1,9(24):646-648.
[3] 閻玉礦,劉輝,李德寧,等.糖尿病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8(15):870-872.
[4] 邱少劍,吳利煒,蘇煥麗,等.糖尿病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216例治療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5(19):157-158.
[5] 何永棠.普通外科術后切口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104-105.
[6] 左四琴.糖尿病患者燒傷治療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2):64.
[7] 褚曉冉,陳德鳳.食管癌伴糖尿病40例圍手術期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1,18(3):58.
[8] 王彤,肖新華.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血糖管理[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26(6):527-528.
[9] 許曼音.糖尿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594-5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46
陜西 723001 陜西漢中3201醫院普外三科(沈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