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昌(大慶油田化工集團, 黑龍江 大慶 163411)
淺談RBI技術在化工裝置的應用前景
楊建昌(大慶油田化工集團, 黑龍江 大慶 163411)
介紹了基于風險的檢驗(RBI)技術目前在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的應用情況,重點分析了化工裝置應用此項技術存在的困難以及應采取的措施,同時展望了應用此項技術的前景。
RBI;風險可靠性
化工裝置具有生產工藝先進、設備結構復雜、工作環境高溫高壓、生產介質易燃易爆易腐蝕和生產連續性強等特點。部分關鍵設備和大型機組一旦發生事故,會危及職工人身安全并給企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基于風險的檢驗(RBI)技術針對設備結構特點給出了維修、檢驗策略。可以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利用率,避免“維修/檢驗不足”或“維修/檢驗過度”,減少非計劃停工次數、縮短停工時間、降低檢修成本,減少由于停工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從而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RBI技術(即基于風險的檢驗技術),它是基于設備檢驗技術、失效分析技術、材料損傷機理研究、設備安全評定和計算機軟件技術的設備檢驗方法。截止2009年12月,全國范圍內已完成200余套裝置的定量RBI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的還有30余套裝置,且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RBI技術在中石油范圍內應用各煉化企業并不平衡,對于化工裝置應用此技術,主要目的也是在保證本質安全的前提下,通過RBI延長裝置運行周期,減少檢修檢驗次數和時間,從而實現經濟效益。但是,RBI目前在我國開展的深度還不夠,推行實施RBI工作還存在一定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RBI的推行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支持和監督
如《在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在用工業管道定期檢驗規程》等規程,一方面是強制性的技術規范,同時也是具體檢驗維修技術方法。當前情況下,煉化企業實施推廣RBI技術,與國家的相關法規支持以及政府的決策有很大關系。因此化工裝置在實施RBI技術過程中,要積極與相關部門(鍋爐壓力容器檢驗中心、質量技術監督局)溝通協調,定期將 RBI 實施進展情況及時反饋給檢測機構和政府有關部門,爭取政府的支持并在其指導監督下具體實施。
2.2 RBI技術實施細節尚需進一步完善
我國從2006年開始在石油化工企業中試點推行RBI技術。但是直到2009年修訂的新容規——《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才首次正式將基于風險的檢驗(RBI)列入法規。正文第7.8條和附則第五十三條中明確提到,對于實施RBI的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機構依據RBI提出的檢驗策略制定定期檢驗方案實施定期檢驗。但這也是RBI技術在我國應用所邁出的第一步,后續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包括RBI 標準、實施程序以及檢驗策略等《承壓設備系統基于風險的檢驗實施導則》所涉及的具體內容,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明確。
從目前國內已經實施RBI技術的多套裝置來看,無論是從裝置本質安全還是經濟性上都取得了很大收益,下面分析了化工裝置實施RBI技術后會給企業帶來的益處。
3.1 通過風險排序,突出重點,提高裝置本質安全
RBI技術的風險分析結果,可以識別出裝置的高風險單元以及裝置高風險設備的失效類型,使得管理人員對整套裝置的總體風險認識充分。可以有的放矢的重點處理集中于高風險的設備隱患。另一方面可以在安全、可控條件下,減少對低風險設備的投入,從投入上有針對性地提高裝置本質安全。
3.2 實現裝置科學經濟檢驗
實施 RBI技術后,化工裝置管理者在制定檢驗計劃時可以在過往檢修歷史的基礎上,結合RBI技術對設備的損傷機理、材料的退化機理的分析和認識,彌補單靠“經驗”制定檢驗計劃的不足,使檢驗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
3.3 提高檢驗針對性,節省檢維修費用
RBI技術可以在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基礎上,延長設備的檢驗周期,降低檢修檢測成本。化工裝置運營管理單位可與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鍋壓力容器檢驗中心以及質量技術監督局)結合,根據裝置風險等級、風險發展趨勢,確定最佳檢驗時間。通過停車前外部宏觀檢查中低風險的設備,停車后集中精力檢驗高風險設備,避免以前一刀切的傳統檢測方式,使檢驗更有針對性,為企業和檢驗機構的節省時間,從而大幅度降低檢測費用支出。
對化工企業來說,提高裝置(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搞好企業正常生產的關鍵。實施RBI技術能夠使化工裝置的安全評估從目前經驗的、定性的技術,逐步發展成科學的、具有新概念和新技術、相對準確的安全保障系統,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陳學懂,王冰,楊鐵成等.基于風險的檢測(RBI) 在中國石化企業的應用及若干問題的討論.壓力容器,2004,38(21):39-45.
[2]陳登豐.在役承壓設備基于風險的檢驗和工程適用性評估技術的發展[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06,22(11).
楊建昌(1980-),男,工程師,從事化工設備管理工作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