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妍
(甘肅省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甘肅 白銀 730900)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成為重點的關注對象,是重癥患者的必備區域,以求獲得更高質量的護理和治療。ICU 護理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由于護理過失而導致的失敗案例層出不窮,因此,應加強護理干預,克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F選取我院2014 年2 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60 例ICU 患者,對其ICU 病房護理安全隱患、患者的滿意度以及防范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將回顧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 年2 月-2014 年8 月60 例ICU 患者為調查對象,60 例患者中,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均有不同的嚴重病癥和損傷,并對其相應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將資料中ICU 病房護理過程中的過失信息和患者的滿意度等進行了記錄與分析,與此同時,將實施防范措施前后的護理過失和滿意度數據進行對比。
1.2 方法:尋找在該期間內所有ICU 護理資料,并對各項數據和指標進行整理,并對ICU 護理中面臨的困境和問題進行總結,對其中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積極措施予以改善或解決。將培養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作為減小安全隱患的重中之重,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資格審核,以實現臨床護理技術的革新[1]。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 <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ICU 護理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對60 例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了分析與比較。在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實施之前,護理過失發生概率為1.84%,患者滿意度為78.34%,實施護理防范措施后護理過失與滿意度概率分別為0.65%和98.52%,護理過失的發生概率明顯降低,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可見ICU 護理防范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具有明顯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1)護理人員的素質偏低
通過對臨床資料的調查分析,了解到護理人員的素質偏低是影響ICU 病房護理的安全隱患之一[2]。在護理技能方面,部分醫院的護理人員其專業性有待加強,大都選用兼職類或專業性不突出的護理人員,該部分人員對護理的專業技巧、護理知識、心理知識和醫學知識并無深度的探究,對ICU 病房的消毒處理工作、護理設備或器材的操作能力相對低下。當然,還會出現護理程序的混亂操作,非但未起到良好的護理效果,還導致患者面臨被感染或出現并發癥的境況。由于處于ICU 病房的患者都屬于危重病人,一旦出現過失或差錯,患者的生命隨時面臨被剝奪的危險。另外,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護理人員普遍存在個人態度不嚴謹、責任心不強等,會對護理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
(2)醫學資料記錄不規范
對于ICU 病房的病患來說,其生命體征的各項指標、數據和信息都是必要的,且重要的,數據記錄的準確性是最為關注的話題。目前,在醫院的ICU 病房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未對患者的病癥、用藥、用量、藥物注射時間等內容進行具體的記錄,醫學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的大大降低,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不能為后續醫護人員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3)患者的心理素質低下
另一個導致ICU 病房護理出現安全隱患的因素是患者自身。危重病人的心理素質相對低下,普遍存在著焦慮、恐慌、恐懼的心理問題,也會對護理工作的開展帶來困難,導致患者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思想負擔,影響護理效果。通過調查,處于ICU 病房的死亡患者有5%是由于患者的心理防線薄弱,導致病情惡化[3]。其根本原因為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較低,護理人員缺乏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共同構成了護理的安全隱患。
(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
為了做好ICU 病房的護理工作,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大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以患者為本,了解ICU 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以降低ICU 病房護理的安全隱患。對新進護理人員應加大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范圍,對護理人員進行實踐考核。以重癥損傷的ICU 護理為重要課題,讓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對生命體征器械的操作、止血護理、夾板的固定、吸痰操作等都要進行實踐演練,以提高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重視培養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以個人素質為基礎,對個人的專業技能進行深化,積極探索,培養護理人才。
(2)完善護理管理規章制度
為了加強對ICU 護理的管理,強化護理管理體系,構建明確的護理獎懲和問責制度,將ICU 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一羅列到護理管理規章制度中,實現權責的明細化,明確制定護理的操作程序,做好護理記錄,為后續的護理工作提供重要保證,消除存在的護理安全風險,以更高效、更高質的護理理念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近幾年,我國的醫學水平在不斷提高,利用現代先進的醫學技術維持著穩定的社會環境,醫院的醫療設備、醫療器械在不斷完善。應規范護理人員對醫療設備的操作,將其操作內容歸納到護理管理規章制度中,以保證護理的規范化。
(3)保證對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抗生素的使用,應保證一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不可盲目的注射抗生素,應根據患者的自身體質以及藥敏反應來注射抗生素,對患者的菌群、排泄物等進行具體的檢查,并對其進行采集,做好及時的數據掌握,根據其指標的變化和對抗生素的反應情況,對可用性的抗生素進行合理的使用。
通過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4 年2 月-2014 年8 月60 例處于ICU病房的患者,對在ICU 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患者的滿意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且對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進行了討論。在ICU 病房60 例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防范措施之前的護理過失概率為1.84%,患者的滿意度為78.34%,實施隱患防范措施后護理過失與滿意度的概率分別為0.65%和98.52%,前后的差距相對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0.05)。實踐證明,ICU 病房護理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存在多種安全隱患,應加強對ICU 病房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范,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可很大程度上提高護理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使用。
[1] 陳祝麗.ICU 病房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35):353 -354.
[2] 陸萍.對ICU 病房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05):240 -241.
[3] 王根妹,藍翠珍,鐘麗萍.重癥監護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8):718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