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舉(四川科技職工大學職業安全健康與環保工程系 四川 成都 610101)
?
某水泥公司生產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李舉
(四川科技職工大學職業安全健康與環保工程系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目的:識別、評價、控制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類比法和定量分級法進行評價。結果:選址與總體布局、生產設備布局、衛生輔助用室設置等符合規定;可能產生粉塵、噪聲、高溫、熱輻射、化學毒物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結論:該項目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基本有效,職業危害可以預防,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使其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夠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關鍵詞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該水泥建設項目為一新建干法水泥生產線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有關規定,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以該項目選址、總平面布置、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要求、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原輔材料以及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職業病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職業健康監護、應急救援體系、生產車間衛生特征分級及輔助衛生用室設置進行評價。
采用檢查表法和類比法對該項目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綜合分析、評價。
3.1生產工藝
原料運輸、生料配料、生料、生料均化、窯尾喂料、預熱、分解、煅燒、冷卻、熟料儲存、水泥配料、水泥磨
3.2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
通過類比調查,該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粉塵、噪聲、高溫、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3.3職業衛生類比調查結果
2005年12月對類比項目現場的粉塵、噪聲進行檢測。粉塵測定使用個體采樣器做TWA測定,定點采樣器做STEL測定。由于本次評價在12月進行,該項目所在地高溫季節在6~9月,按GBZ/T 189.7-2007《高溫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1]規定,未對高溫作業場所進行高溫測定。
3.4粉塵檢測結果
粉塵檢測對10個工作崗位的作業人員接觸粉塵的8h時間平均濃度進行評估,其中預熱器巡檢、窯巡檢、散裝發貨崗位作業人員接觸粉塵的8h加權平均濃度未超過職業衛生接觸限值( PC-TWA),預熱器2~3樓夾層、預熱器4樓、蓖冷機、窯2樓、散裝發貨崗位粉塵短時間測定濃度符合超限倍數的要求。
3.5噪聲監測結果
預熱器、裝袋、袋裝發貨、散裝發貨崗位8小時等效連續A聲級未超過職業衛生接觸限值;生料配料、立磨、窯、水泥配料、水泥輸送、水泥磨崗位8小時等效連續A聲級超過職業衛生接觸限值,且窯系統窯巡檢、水泥磨系統水泥輸送巡檢和水泥磨系統水泥磨巡檢崗位噪聲強度超過了90dB( A)。
3.6評價結論
該項目選址、總平面布置、生產工藝、設備布置、通風照明及空調設置、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衛生輔助用室、職業衛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要求[1]。該項目矽塵、石灰石粉塵、石膏粉塵、水泥粉塵、煤塵、其他粉塵、一氧化碳、噪聲和高溫。可能存在超標情況。
建議本項目在項目后段增加或完善除塵設備,在球磨機房和水泥包裝車間采用吸音材料,為作業工人配備合格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以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對于衛生監督工作者來講,加強對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的監督,是從源頭上消除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的有效手段[2]。在竣工投產后,能夠有效利用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在正常工作條件下,職業病危害因素能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控制措施中存在有設計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使其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夠達到相關的國家衛生標準要求。其職業危害是可以預防的,該項目是可行的[3-4]。
參考文獻
[1]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
[2]余英,沈月華,陳俊華,等.某水泥有限公司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 6) :1084-1086.
[3]李銀山,段慧麗,冒志東,等.某水泥廠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0,32( 9) :857-858.
[4]木云珍,和劍英,張恒,等.某公司水泥生產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分析[J].職業衛生與病傷,2008,23( 1) :1-3.
【中圖分類號】R5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