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鑫 劉立華
(1 河北省隆化縣中醫醫院中醫婦科 河北 隆化 068150;2河北省隆化縣婦幼保健院兒科 河北 隆化 068150)
在女性疾病中,乳腺增生癥較為常見,并具有惡變可能性,惡變發生率是健康女性的2 倍,嚴重影響女性正常生活、工作。在乳腺增生治療中,目前多采用西藥服用治療,但治療效果不佳,且患者長期服藥易產生不良反應,引發副作用,不利于患者康復[1]。本文對乳腺增生癥治療進行研究,并對我在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38 例患者進行中藥內調治療,觀察治療效果,探究中醫中藥治療乳腺增生癥的效果,為乳腺增生治療提供參考。以下為研究報告:
38 例腺增生癥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腺增生診斷標準,均經X 線、B 超檢查證實,臨床表現為乳房不同程度隱痛、脹痛,并存在不同形態腫塊,推之可動,有觸痛感,腫塊月經前加重,月經后緩解,并排除患嚴重心肝造血疾病、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等患者。38 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均為21 ~52 歲,平均年齡為(38.2 ±1.7)歲,病程為5 個月~11 年,平均病程為(3.1 ±0.4)年。同時,在38 例患者中,18 例單側乳房患者,20 例雙側乳房患者。
對于本次收治的38 例乳腺增生癥患者,均給予中醫中藥治療,基本藥方為:王不留行、當歸、柴胡各12g,桔梗、浙貝母、通草、半夏、紅花、皂角刺各10g,炮山甲、桃仁各6g,經期乳房腫痛者加12 益母草;月經前乳房腫痛者加香附、合歡皮各12g,川楝子、郁金、延胡索各10g;腫塊質韌,觸痛明顯、脈澀者,加丹參10g;腫塊堅硬者加三棱、山慈姑、莪術各10g。水煎藥方,每日一劑,分早晚服用。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1 ~3 個療程,每療程30d。
根據中華中醫外科學生制定乳腺病診斷標準,按照無效、有效、顯效、治愈標準評患者療效,其中,無效:患者癥狀無變化;有效:患者乳痛未減輕,腫塊最大縮小少于1/2[2];顯效:患者乳痛消失,腫塊最大縮小1/2 以上;痊愈:患者乳痛、腫塊消失,且停藥3 個月內沒出現復發癥狀。總治療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同時,根據中醫臨床癥狀積分評定標準評定患者治療前后的乳房疼痛情況。其中,7 ~9 分:患者疼痛嚴重,穿衣、走路即感覺刺痛;3 ~6 分:疼痛明顯,但尚可忍受;1 ~2 分:觸痛,不影響工作;0 分:無疼痛。
患者臨床數據統計學處理采用軟件SPSS21.0.
在38 例患者中,治療無效1 例、有效8 例、顯效12 例、痊愈17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4%(37/38),療效顯著。38 例患者治療前,乳房疼痛平均評分為(4.62 ±1.79)分,而治療后,乳房疼痛評分為(0.59 ±1.3)分,對比差異顯著(P <0.05),中醫中治療后,患者乳房疼痛癥狀明顯減輕。
卵巢功能失調是乳腺增生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患者雌激素、黃體素比例失衡,乳腺組織不能協調反應卵巢激素。在現代醫學中,認為患者卵巢功能、內分泌功能失調、紊亂,升高雌激素,降低孕激素,從而對乳腺周圍結締組織發病造成刺激,引發疾病[2]。在中醫學中,乳腺增生癥屬于"乳癖"范疇,與月經周期相關,是乳腺組織良性增生性疾病。中醫認為該病由腎虛、肝郁造成,因肝主疏泄,在患者情志不遂情況下,導致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氣機阻滯,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濁內生,肝郁痰凝,氣血瘀滯,從而導致乳房疼痛、腫塊,基本病機為"肝郁脾虛、痰瘀互結"[3]。同時,中醫認為,乳腺增生發病與氣血失和、臟腑機能失調有關,病變臟腑責之肝脾。
因此,治療乳腺增生癥,主要以疏肝理氣通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由于疾病屬于臟腑虛損,陰寒內結,且以腎虛沖任陰寒為主,治療采用中藥藥材祛瘀養血、疏理肝氣、溫腎通陽[4-5]。在本次研究中,中藥內調法治療38 例乳腺增生癥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4%,療效顯著,且治療后,患者乳房疼痛評分由(4.62 ±1.79)分降低為(0.59 ±1.3)分,癥狀明顯減輕,對比差異顯著(P <0.05),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報告一致。利用中藥內調法,內服中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從而標本兼治。本次治療藥材包括當歸、柴胡、桔梗、浙貝母、通草、半夏、紅花、皂角刺等,其中,柴胡、郁金、通草發揮行氣寬胸、疏肝理氣作用;當歸調經通絡、養血活血;王不留行、穿山甲、浙貝母、紅花消腫排毒、活血通經。同時,桃仁補腎、半夏消痞散結,在這些藥物共同作用下,患者氣行則血行,乳絡疏通,瘀滯消,調節經絡氣血,有效改善患者病癥部位血液運行,更好地減輕乳腺體增生,增加內服藥物療效,緩解癥狀。
綜上所述,對乳腺增生癥患者實施中醫中藥內調外敷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并減輕患者乳房疼痛,值得推廣。
[1] 劉玉斌,李德輝,張素燚,等.中醫外治療法與內治療法治療乳腺增生癥療效差異的meta 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489 -1491.
[2] 黃敏,金維捷,楊曉冬,等.中醫周期性療法治療乳腺增生癥的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1):78 -79.
[3] 池締蘭,余伙群,廖湘萍,等.針灸合并早期中醫護理干預治療乳腺增生癥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0):101 -104.
[4] 聶有智.乳腺增生癥中醫外治療法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9,37(6):31 -33.
[5] 張彩芬,許蘭芬,王偉明,等.中醫刮痧聯合桂枝茯苓膠囊口服治療乳腺增生癥328 例療效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10):2439 -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