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勇(寶清縣人民醫院放射科 黑龍江 寶清 155600)
?
子宮癌肉瘤的CT及MRI表現特點
崔大勇
(寶清縣人民醫院放射科黑龍江寶清155600)
摘要目的:子宮癌肉瘤的CT及MRI表現特點。方法:選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0例子宮癌肉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5例患者行CT平掃及增強,5例患者行MRI平掃及增強。根據臨床資料回歸性分析CT和MRI的臨床表現。結果:5例性CT平掃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宮腔內卵圓形等低密度腫塊影,密度較為均勻,沒有出現囊變和鈣化情況,肉瘤邊緣光滑。有2例患者有子宮彌漫性增大情況,呈不規則等密度腫塊,內見囊變壞死。5例行MRI平掃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子宮腔出現明顯擴大,內可見巨大腫塊,T1WI呈等信號,T2WI呈不均勻高信號,2例患者在病灶內可見長T2信號的小囊樣壞死區。3例子宮結合帶顯示清晰。在增強后10例呈不均勻強化,6例可見輕度及明顯強化區域,靜脈期病灶內動脈期明顯強化區域呈漸進性延遲強化,但稍低于周圍子宮肌層。2例右側附件區轉移,4例腹膜后淋巴結轉移,2例肝轉移,2例伴有胸腹盆腔積液。結論:對子宮癌肉瘤患者進行CT和MRI檢查都會表現特征,在增強后其強化特征更能將病理特點反應出來,對診斷和鑒別有較好的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癌肉瘤; CT; MRI;表現特點
子宮癌肉瘤是指的因為惡性上皮及間葉成分而混合組成的腫瘤。長并發于以及絕經的老年婦女身上[1]。子宮癌肉瘤意識中惡性度高的腫瘤,生長迅速,是臨床少較少見的腫瘤,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約占子宮惡性腫瘤的3%-5%[2]。子宮癌肉瘤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因此在診斷中經常出現誤診的情況,所以在術前影像檢查對子宮癌肉瘤進行診斷就變得十分重要。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0例子宮癌肉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子宮癌肉瘤患者進行CT和MRI檢查都會表現特征,在增強后其強化特征更能將病理特點反應出來,對診斷和鑒別有較好的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0例子宮癌肉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5例患者行CT平掃及增強,5例患者行MRI平掃及增強。根據臨床資料回歸性分析CT和MRI的臨床表現。患者的年齡為55-75歲,平均年齡為( 61. 25±2. 44)歲。10例患者均因為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為主要特征而就診,其中有2例患者伴有腹痛,3例患者伴有腹脹感,腹圍增大的情況。所有患者均采用診斷性刮宮檢查。10例都實行了子宮全切除術。
1.2方法
5例患者行CT掃描:選擇雙源螺旋CT機掃描,在120kV、250mA、層厚5mm、層間距為5mm,螺距為1的條件下開始掃描。掃描前患者至少24h采用流質飲食,并在掃描前12h開始禁食。掃描前的2h內飲1500 ml的水。膈頂到恥骨聯合下緣是本次掃描的主要范圍,掃描過程是先采取平掃,然后采取增強掃描。增強掃描主要是運用經肘靜脈團注非離子型對比劑優維顯作為對比劑,所使用的劑量為2ml/kg,注射的流率設為3ml/s。并行動脈期和靜脈期掃描,在注射對比劑50s后開始掃描為動脈期,注射對比劑后110s后開始掃描為靜脈期。
5例患者行MRI掃描:選擇磁共振掃描儀掃描,體部相控陣線圈,常規軸位及矢狀位進行掃描,在層厚5mm、層間距0. 5mm、矩陣256×256的條件下掃描。5例患者均進行平掃加增強掃描,采用釓噴替酸葡甲胺作為對比劑,劑量為0. 1mmol/kg,注射方式為靜脈注射,設置注射的流率為3ml/s。在注射對比劑后的45s和90s時各進行一次圖像采集。
1.3統計學分析
通過對患者各項記錄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 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 %)表示,對比以P<0. 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1CT表現特點
5例性CT平掃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宮腔內卵圓形等低密度腫塊影,密度較為均勻,沒有出現囊變和鈣化情況,肉瘤邊緣光滑。有2例患者有子宮彌漫性增大情況,呈不規則等密度腫塊,內見囊變壞死。
2.2MRI表現特點
5例行MRI平掃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子宮腔出現明顯擴大,內可見巨大腫塊,T1WI呈等信號,T2WI呈不均勻高信號,2例患者在病灶內可見長T2信號的小囊樣壞死區。3例子宮結合帶顯示清晰。在增強后10例呈不均勻強化,6例可見輕度及明顯強化區域,靜脈期病灶內動脈期明顯強化區域呈漸進性延遲強化,但稍低于周圍子宮肌層。2例右側附件區轉移,4例腹膜后淋巴結轉移,2例肝轉移,2例伴有胸腹盆腔積液。
10例子宮癌肉瘤術前均進行了診斷性刮宮,有6例患者被誤診為子宮內膜癌,4例是被明確診斷為子宮癌肉瘤的。所有患者都采取了子宮全切術。
子宮癌肉瘤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患者的五年的生存率僅為15%-35%,主要包括了子宮平滑肌肉瘤、秒勒管混合流以及子宮內膜間質肉瘤。該病癥多發于絕經后的婦女身上,60-70歲是發病的高發期[3]。宮癌肉瘤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因此在診斷中經常出現誤診的情況,所以在術前影像檢查對子宮癌肉瘤進行診斷就變得十分重要。子宮癌肉瘤的臨床表現可以讓患者能盡快就診,患者的腫瘤含癌組織成分和肉瘤成分因為取材的關系,在鏡下往往只見一種成分和局部形態變化,所以有較高的誤診率,患者的病灶多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因此對患者進行CT和MRI檢查不易出現漏診的情況。
子宮癌肉瘤主要的表現是子宮腔內邊界出現腫塊,CT及MRI增強掃描可以看見明顯的強化區域,通過靜脈期及延遲期會出現持續延遲強化的情況,這同時也和子宮肌層的強化曲線較為相似,通過平掃后的強化方式能準確反映子宮癌肉瘤的病理特點,這對子宮癌肉瘤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對子宮癌肉瘤患者進行CT和MRI檢查都會表現特征,在增強后其強化特征更能將病理特點反應出來,對診斷和鑒別有較好的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愛萍,徐凱,龐建鑫,等.子宮肉瘤的MRI表現[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 7) :68-70.
[2]陸志華,陳宏偉,石雙任,等.子宮癌肉瘤CT及MRI表現[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 9) :1352-1355.
[3]張玉玲.子宮肉瘤14例臨床分析[D].大連醫科大學,2011.
【中圖分類號】R4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