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虹(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 江蘇 泰興 225499)
?
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
周澤虹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江蘇泰興225499)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臨床療效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了的我科收治86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資料,護理方法和護理效果。結果:病情均有明顯好轉,未出現死亡病例。患者平均滿意度為97. 82%。結論:對于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在采取有效的治療的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護理干預
不穩定性心絞痛極易導致患者并發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且病情進展迅速,具有病程長、病情反復、不宜控制等臨床特點,嚴重的甚至導致患者猝死[1]。有報道稱,對于這類患者,針對性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2]。我科在2013年6月~2014年8月共收治86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針對性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科共收治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齡32~75歲;患者入院前48h均有心絞痛發作史。
2.1常規治療遵醫囑給予患者常規治療:吸氧、臥床休息;藥物治療如心痛定、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鈉等迅速解除心絞痛及其相應癥狀;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維護內環境穩定。
2.2一般護理安置患者在安靜、光線充足、空氣流通較好的病房,防止外部環境造成患者的病情影響。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進行劇烈性活動而造成心肌耗氧過度,加重患者心絞痛的發作幾率,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治療。當患者病情逐漸趨于穩定后,可指導其進行少量活動,適度鍛煉可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
2.3心理護理由于不穩定性心絞痛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常常導致患者對自身疾病產生懷疑,對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失去信心,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述精神緊張與情緒激動是心絞痛發生的主要誘因,意識到樂觀、平和、積極的面對疾病對病情恢復的重要性,將成功救治的病例介紹給患者及家屬。在治療和護理前多與患者進行溝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講解所用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關的藥理作用、注射給藥的操作方法和注射部位,消除其擔心和恐懼,產生安全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療。
2.4病情觀察護理人員及時評估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有無放射性疼痛、持續時間、緩解方式,對病情病史有非常詳細的了解,掌握心絞痛發生前的誘因;對心肌嚴重缺血、劇烈疼痛、心功能衰竭患者,進行24h心電監護,描記疼痛發作時的心電圖。不穩定性心絞痛發展為心肌梗死的風險性很大,護理人員定時巡視病房,密切觀察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有無變化,有無靜息性心絞痛、勞力性心絞痛發作,觀察心肌損傷標志物有無動態變化,及時準確掌握病情變化的征象。
2.5用藥護理心絞痛發作時立即給予硝酸甘油0. 5mg舌下含服,用藥后注意觀察患者胸痛變化情況,如服藥后4~5min仍得不到緩解可再次使用,同時觀察血壓變化。對于發作頻繁的心絞痛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靜脈滴注硝酸甘油8~10滴/min,為防止發生意外,使用輸液泵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告知家屬和患者不可擅自調節滴速,為避免體位改變而出現血壓下降、頭暈、心悸癥狀,在輸液過程中囑患者床上大小便。床邊掛防跌倒標識。告知患者用藥后出現面紅、頭部脹痛為血管擴張正常表現,以解除顧慮。輸液前及輸液期間定時測量血壓。硝酸甘油見光易分解,需放在棕色瓶內避光保存,有效期6個月。服用抗血小板的藥物,要定期進行心電圖、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癥狀是否緩解,皮膚粘膜有無出血點,有無鼻出血、牙齦出血、血尿等現象,如出現神志改變應警惕腦出血的可能。有些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合并多種疾病,共用所有許多藥物,極易發生過量、漏服、重復服用等現象,我們制作了每位患者的詳細用藥單,注明具體用法和用量,告知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使用注意事項,患者對所用藥物有全面認識,并對用藥后的情況及時反饋。
2.6飲食護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誘發患者發生不穩定性心絞痛的主要原因[3],日常生活飲食與之關系密切,改變患者不良的飲食結構,建立合理的膳食非常重要。幫助患者戒煙戒酒,食用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清淡易消化飲食,多食水果蔬菜,防止大便干燥,排便困難,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少量多餐,減輕心臟負擔。
2.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就是要向患者講解心絞痛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并教育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和治療心絞痛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心絞痛發作緩解后,與其一起分析引起疾病發作的誘因,告知患者過勞,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絞痛發作的誘因,應注意盡量避免。向患者介紹本病的相關診療知識,增加病情知曉率,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和神秘感,提高依從性。囑患者用藥要遵醫囑,忌隨意更換藥物、停藥,及時發現較為異常的指標和病情,及時就診,定期復查。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備不時之需。保持大便通暢,嚴禁用力排便。每周三我科專科護士對患者開展健康知識講座,贈送宣傳小手冊,增加其自我保健意識,增加患者及家屬對急救措施的了解。
86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25例采取PTCA及支架植入術治療,3例轉科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治療,其余接受藥物治療和精心護理后,患者心絞痛發作幾率有了一定程度較低,心肌狀態、心理狀態指標得到明顯改善,病情均有明顯好轉,未出現死亡病例。患者平均滿意度為97. 82%。
不穩定性心絞痛發作突然,癥狀嚴重,應及時處理,以免發生心肌梗死。護理工作是觀察心絞痛發作的前沿,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對其給予積極的護理干預,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且對于其生存質量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段廷菊. 186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 6) :67-68.
[2]王靜.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中國醫藥創新,2012,9( 5) :45-46.
[3]來彩霞,楊吟.預見性護理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 16) :31-32.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