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虹(無錫市錫北人民醫院內科 江蘇 無錫 214194)
?
糖尿病病足臨床護理體會
朱若虹
(無錫市錫北人民醫院內科江蘇無錫21419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足采取臨床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一共有42例,對42例患者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其干預效果給予分析研究。結果:本文一共有42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配合運動治療以后,都沒有出現繼發性感染,同時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增加,下肢循環得到明顯改善,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可以正常行走。14例患者感染的創面相對較小,換藥一周創面愈合。9例患者感染面積相對較大,膿腫較深,換藥兩周以后,其相關癥狀得到顯著好轉,創面有鮮血滲出,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沒有分泌物,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增加。另外,1例患者足跟和單趾壞疽轉到外科手術進行治療。結論:對糖尿病足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預防繼發性感染,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糖尿病足;護理;臨床
糖尿病足是DM(糖尿病)在臨床當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因為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足部相鄰神經和血管出現病理變化,導致足部缺少血液以及營養障礙,如果皮膚出現損傷,極易引發感染,并且愈合緩慢,對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帶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必須要對糖尿病足采取相對應的護理干預。本文筆者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一共有42例,對42例患者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一共有42例,42例病人全部符合糖尿病足的臨床診斷標準[1]。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在23-78歲,平均年齡為( 46. 7±8. 1)歲。病程在1-23年,平均病程為( 12. 4±2. 3)年。
1.2臨床護理
1.2.1做好保暖工作
對病人的患肢要注意保暖,每天早上和晚上使用溫水泡腳一次,時間在15-30分鐘,水溫在37-380C,采取中性香皂洗腳,不可用力摩擦,采取柔軟吸水性較輕的毛巾輕柔以后擦干,尤其是注意腳趾縫當中額皮膚,對皮膚干燥的患者,采取植物油進行涂抹,以免出現干裂。修剪指甲不可以采取銳器剪老繭以及雞眼,避免造成甲溝或者軟組織感染。
1.2.2水腫和發熱護理
當患者局部皮膚出現水泡、紅腫,感染尚沒有擴散的時候,一定要限制病人行走,絕對臥床休息,將患肢抬高在30-40度,便于血液循環,以免下肢發生水腫,同時要避免局部受到壓迫,以免出現繼發性感染和壞死。水腫的病人可以采取硫酸鎂溶液進行濕敷,不可以在下肢輸液。因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末梢神經病理變化,患足感覺相對較為遲鈍,因此,一定不要熱敷和采取熱水袋,以免發生燙傷。
1.2.3局部病灶處理
( 1)對感染創面,首先將膿液排出,將壞死組織清除干凈,之后采取雙氧水進行徹底清洗,深部膿腫可以置入引流條。將配置好的藥液滴入到清洗干凈的創面,之后采取雷夫奴爾溶液進行濕敷,之后采取無菌干紗布進行包扎,禁止采取膠布貼在創面相鄰皮膚固定
( 2)對于干性壞疽的創傷表面,采取利福平粉劑0. 45-0. 75,加入五千毫升的溫開水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
1.2.4飲食護理
要對患者飲食給予嚴格控制,同時還要保證患者營養充足,飲食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每天最少保證三餐,食物一定要搭配均衡,按照1/5,2/ 5,2/5進行分配。食物要呈現多樣化,切忌偏食,禁食甜食。食物做好選擇粗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飲水每天1500-2000毫升。
1.2.5心理護理
糖尿病足的患者,由于下肢神經和血管病變,大部分都要經歷一個慢性疾病不斷加重的過程。另外,又會經過多種療效不明顯、心理壓力過大,嚴重的還是失去治療的信心,經常表現為焦慮、憂郁、易怒躁等不良心理問題,因此,臨床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身心變化給予密切觀察,同時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及給予患者更多的體貼與關懷,進而讓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明顯改善,能夠主動配合臨床醫護人員的工作,使其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
本文一共有42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配合運動治療以后,都沒有出現繼發性感染,同時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增加,下肢循環得到明顯改善,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可以正常行走。14例患者感染的創面相對較小,換藥一周創面愈合。9例患者感染面積相對較大,膿腫較深,換藥兩周以后,其相關癥狀得到顯著好轉,創面有鮮血滲出,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沒有分泌物,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增加。另外,1例患者足跟和單趾壞疽轉到外科手術進行治療。
糖尿病足是因為高血糖、組織缺少氧氣和血液,損害神經以及血管造成的,造成足部觸覺和痛覺減輕或者喪失。,如果皮膚出現損傷,極易引發感染,并且愈合緩慢,對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帶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必須要采取相對應的護理干預。
根據相關報道表明[2],對糖尿病足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以使發生感染的幾率明顯減少,同時可以促進創面愈合,可以提高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目前被廣泛應用在臨床當中。其中包括有做好保暖工作、抬高患肢、飲食護理、局部病灶處理以及心理護理,上述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本文結果顯示,18例患者配合運動治療以后,都沒有出現繼發性感染,同時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增加,下肢循環得到明顯改善,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可以正常行走。14例患者感染的創面相對較小,換藥一周創面愈合。9例患者感染面積相對較大,膿腫較深,換藥兩周以后,其相關癥狀得到顯著好轉,創面有鮮血滲出,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沒有分泌物,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增加,和上述相關報道結果基本相同[3]。
總之,對糖尿病足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預防繼發性感染,對已經出現感染的病人,采取精細化護理,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參考文獻
[1]張紹維,盧愛玲,郭俊香,等.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實用,護理雜志,2011,15( 11) :58-59.
[2]尚玉真.前列腺素E1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12,12( 3) :108-109.
[3]高峰.糖尿病病足的護理體會[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0,21( 5) :447.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