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 涂宏飛 陳露 漆雙艷
(徐州醫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4)
隨著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不斷發展創新,醫學影像影像診斷已然成為臨床診斷疾病中必不少的一部分。B超、X線、CT、MRI各種不同的影像技術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和依據,大大地提高了診斷的可靠性[1]。隨著影像診斷技術對臨床診段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對我們影像醫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影像診斷醫生不僅僅要懂得讀片,更要有系統的臨床思維,將臨床思維與影像征象完美地結合才能準確地診斷疾病。因此,影像實習生在臨床科室半年的實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實習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臨床科室,會有一個更加系統的知識面,為以后的影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在好多影像實習生錯誤地認為,只要讀好片子就是一個合格的影像醫生,然而影像診斷醫生在工作的時候接觸只有病史和片子,這就需要你有更加強的臨床思維。臨床思維的核心是如何從病人的現象看到病人的本質。現象是疾病的外部表現[2]:如病人的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發現的異常改變等。而疾病的本質是人體各組織和器官發生病變的原因、病理生理機制和演進過程以及可能的預后。通過在臨床科室認真實習的階段,我們可以慢慢學會建立起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之間的聯系。根據自身掌握的醫學知識,通過收集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信息,培養對患者所患疾病及其治療方案作出科學判斷的思維方式。為日后影像診斷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
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們從單純的校園生活轉入相對復雜的病房,需要與不同的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然而,由于新的交流模式與部分患者對實習生的不信任,導致我們實習生在與患者交流與溝通上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3]。因此,有些影像實習生認為反正以后的工作不需要跟病人直接打交道,所以在實習時能不交流就不交流。有些實習生在患者面前病人容易感到緊張拘束,甚至懼怕與患者接觸交流。這都是我們在實習時努力克服的困難,通過不斷地與病人交流,不斷地改進交流方式來培養自己溝通的能力。影像醫生在工作中很少與病人直接接觸,我們能知道的信息只是臨床醫生給的病史。然而,有些病史不夠明確或不夠詳細的情況下就需要我們自己與病人溝通來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時候就需要用到自己在臨床實習中培養的交流能力。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能有效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同時也是醫學生成為合格醫生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技巧[4]。
由于高校擴招、就業人數上升以及對影像醫生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影像實習生走上了考研這條道路。實習與考研時間上的沖突讓很多實習生放棄了臨床科室的實習,而單單只去影像科室實習,有的干脆就不去醫院實習。認為臨床科室的實習耗時又意義不大,其實臨床科室的實習是考研科目內外科知識檢驗與提升的必經之路,很多考研的知識點僅僅靠看課本是很難理解透徹而且容易遺忘,因此邊復習邊實習、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知識的理解是很有幫助的。在利用理論知識與技術為病人服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完善已有的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影像實習生在臨床科室的實習對日后的考研或工作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我們實習生應該抓住實習的好機會,多思考、勤動手,培養自身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從醫生涯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1]陳翔,黃平.醫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培養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浙江臨床醫學,2010,12(12):1381-1383.
[2]肖要來.醫學生考研、就業與臨床實習的矛盾和對策[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8):842 -844,845.
[3]連文海.醫學生臨床實習過程中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J].健康研究,2009,29(2):156 -158.
[4]向東,羅天友.醫學影像學實習生臨床工作能力的培養[J].現代醫藥衛生,2004,20(20):2202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