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 242000
宣城市肉鵝高效生態養殖初探
王勇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242000
鵝肉作為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膽固醇營養健康食品,其中含有鈣、磷、鉀、鈉等10多種微量元素,以及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等,其營養保健價值逐步為人們所認識。在宣城市以豬、牛、羊、雞、鴨和魚肉為主導的市場來說,鵝肉屬一種稀缺產品,大有開發潛力。
生態鵝場選址可以固定,也可以是流動的,總體建場原則是地勢高燥、向陽避風、利于排水排潮,同時遠離居民區和其他畜禽養殖場,盡量避免外來疫源入侵,確保當前場址以前無傳染病及寄生蟲性污染歷史,還要綜合考慮糞污配套處理場地及設施,確保不污染周邊環境。
宣城市農業區適度規模(500~1000羽)養鵝戶,可綜合利用春、夏閑田(地)和天然草場實施“散牧+舍飼”,節約飼料投入。這種方式建場選址要避開高大喬木林地,嚴防候鳥(野禽)遷徙途中滯留帶來流毒傳染疾病。簡易鵝舍設計按400只商品鵝需要100m2單位面積計算,本著節約原則,以普通閑置房屋改建,或設計竹木石棉瓦結構、土木結構和彩鋼結構等,并配套建設鵝舍3倍面積的運動場,運動場只需以尼龍網、竹木籬笆和鐵絲網等圍建即可。有條件的鵝場可規劃100~170m2的池塘,滿足鵝作為水禽的天性,此對肉鵝的生長發育、增重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等非常有利。
一是強化防疫消毒工作。制度化定期對圈舍及周圍環境消毒,同時做好進出人員及車輛的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潔衛生。二是抓好日常動態監測。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對鵝群進行觀察,及時發現患病個體,實施隔離觀察治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置,嚴防疫情擴散。三是抓好免疫監測工作。嚴格按照本場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相關免疫接種工作,并加強免疫抗體監測,對抗體水平不合格的畜禽應及時補免,嚴防高危害性疫病發生。四是做好本場防疫物資的儲備工作。家禽養殖務必要儲備一定數量的防疫物資以備不時之需,包括疫苗、預防藥物、治療藥物和消毒藥品等。五是常見病藥物保健預防工作。春夏兩季氣溫較高、雨水較多,建議以預防“清熱解暑、健胃排毒、抗細菌性疾病”為主,在補料過程中拌料添加荊防敗毒散0.5%~1%、大蒜粉1%、山楂開胃散1%,連喂10~15天。
(1)鵝為草食性家禽,結合其消化特點,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適時購進商品鵝苗進行飼養,飼養規模應根據天然草場的負載量核算,并做到合理分區、劃片輪牧。嚴禁無計劃、過度放牧,防止嚴重抑制草場自然修復能力,造成自毀可用資源。必要時休牧期間的草場可在下雨時節撒播適量化肥(尿素等),以促進再生產,滿足鵝群口糧。人工牧草應優先選種禾本科和莧科牧草,最適宜鵝的消化,比如黑麥草、魯梅克斯、籽粒莧、蘇丹草、菊苣、苦荬菜和白三葉等。要注意牧草生長的季節性限制,一般秋、冬季節養鵝可以選擇黑麥草和魯梅克斯等,春、夏季可以選擇菊苣、苦荬菜和白三葉等。應做到牧草可利用期和進鵝苗時間相吻合,避免種草無計劃,造成鵝苗引進后牧草還不能利用或錯過最佳利用期,以至于需要使用大量精料飼喂,從而增加養殖成本。草畜(禽)平衡原則,一般以散牧為主,應根據當前天然草場面積來核定相應購進商品鵝苗的數量,所飼養的鵝群數量也是確定人工種植牧草面積的依據,推薦適宜的平衡量為100~150只/hm2。
(2)水禽福利滿足措施。鵝場建設應靠近河流、池塘和水庫邊,附近最佳配置就是建有水陸相連的運動場。缺乏流動水資源的農區,若以小型池塘作為鵝的運動場所,只要勤于換水,500只以下規模是可行的,但對于種鵝場或500只以上大規模養殖場則不合適,可能會因水質污染而導致疫情散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