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偉 云南省彌勒市朋普鎮畜牧獸醫站 652306
朋普鎮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胡小偉云南省彌勒市朋普鎮畜牧獸醫站652306
畜牧業是朋普鎮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朋普鎮黨委、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提出了“強村大戶、典型示范”的發展戰略。就朋普鎮而言,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二是范圍內牧草資源豐富,三是氣候環境適宜。大力發展畜牧業,對于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畜牧業是朋普鎮的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多年來朋普鎮黨委、政府依托資源優勢,始終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范”這一發展戰略,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點工作來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圈舍改造、養殖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該鎮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據統計,2013年全鎮生豬存欄55078頭,肥豬出欄93416頭;大牲畜存欄15605頭,其中牛存欄14708頭,肉牛出欄6809頭;肉羊存欄7345只,出欄5015只;家禽存籠121685羽,出籠351630羽。肉類總產量10688噸;禽蛋產量800噸。各類養殖大戶(場)達到46戶,全鎮畜牧業產值13215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收入2945元。畜牧產業的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推廣成效顯著。2013年全鎮肉牛品種改良1760頭,其中凍精改良875頭;豬人工授精890窩;完成青貯飼料20000噸;完成氨化飼料10000噸;完成母豬整群1810頭,完成仔豬培育13105頭;推廣種植優質牧草11200畝,其中黑麥草、苜蓿2500畝,青貯玉米8700畝。積極落實動物防疫措施:一是狠抓禽流感和口蹄疫的強制免疫,力爭免疫密度達到100%;二是鎮政府與村委會簽訂目標責任書,進一步落實責任;三是建立健全養殖檔案、免疫臺帳和制度。四是摸清所有養殖場、散養戶的豬、牛、羊、禽類等存欄情況,并進行逐戶、逐場登記造冊。
(1)畜牧業產業結構布局不理想。朋普鎮養豬業相對飽和,豐富的草料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食草動物的養殖規模沒能發展上去,經濟效益未能凸顯。缺乏特色養殖。畜禽一家一戶分散飼養,導致畜禽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環境污染嚴重,養殖經濟效益不明顯。
(2)認識不足,市場觀念淡薄。一部分農戶仍沿襲著傳統的、粗放飼養管理及經營方式,導致畜禽飼養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產品品質低。
(3)主導產業不多。由于技術、資源等原因,只能在小規模、低層次上生產經營,效益不大。
(4)產業鏈短,品牌意識不強。一是產、加、銷之間缺乏完善的連接機制,生產、加工、銷售等未形成規模,多數仍停留在銷售初級產品上,加工轉化增值不大,整體效益不高。二是沒有在品牌方面做文章,導致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畜禽產品沒能贏得更大的市場。
(5)投入不足。朋普鎮的動物防疫員是一個村委會1人,擔負著本轄區內的動物防疫工作。工作量較大,但待遇報酬低,導致他們無法專心工作。為了養家糊口還要種田,分散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影響了動物防疫工作。
面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需要各級主管部門進一步優化牧業結構和合理規劃區域布局,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路子;加大對大場大戶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養殖小區,引導廣大散養戶退戶入區,逐步淘汰養殖方式落后,集約化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散養農戶;繼續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范”的發展戰略,堅持走“培訓—示范—推廣”的路子,力促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發展“畜—肥—蔬(漁)”生態循環產業模式,提倡發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引導農戶調整牧業產業結構,在養殖條件優越、經濟效益明顯的項目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