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年松 劉英波** 羅俊 朱詩國 許政旭 潘文飛(遵義醫藥高等??茖W校 貴州 遵義 5600;貴陽醫學院藥理教研室 貴州 貴陽 550004;遵義綠普森農業有限公司 貴州 遵義 5600)
黔產莪術和郁金規范化種植摸索*
潘年松1劉英波1**羅俊2朱詩國2許政旭2潘文飛3
(1遵義醫藥高等??茖W校貴州遵義563002;
2貴陽醫學院藥理教研室貴州貴陽550004;
3遵義綠普森農業有限公司貴州遵義563002)
摘要目的:摸索黔產莪術和郁金規范化種植技術要點。方法:分別對黔產莪術和郁金種植的產地環境、引種試驗與分析、生產管理措施和適時采收要求等進行研究。結果:種植環境質量總體要求是Ⅱ類土地,達到2級質量標準。種子屬于廣西莪術(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種。播種時間5月上旬至5月下旬為宜。收獲時間時間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為宜。結論:黔產莪術和郁金規范化種植有規律可循。
關鍵詞種植;規范;黔產莪術;黔產郁金
目前沒有黔產莪術和黔產郁金種植的相關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標準,國際也無該類標準。有關黔產莪術和黔產郁金種植的環境要求與評價、引種馴化與基源研究、規?;N植等報道也未檢索到。為使黔產莪術種植和黔產郁金種植有質量標準的監測和保證,提高規模種植的合格率和成功率,該研究總結了遵義綠普森農業有限公司在這方面的實踐,報道如下。
產地環境評價與選擇。在環境選擇方面,環境質量總體要求是Ⅱ類土地,達到2級質量標準。具體是環境空氣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 GB3095-2012二級以上標準;灌溉水達到國家農田灌溉水: GB5084-2005二級以上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達到GB3838-2002Ⅴ類標準以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達到GB 15618-2009二級以上標準。首次評價要求。在種植區域的觀測點,大氣環境監測至少在春夏秋冬各進行1次,每次連續測7天;灌溉水和地表水環境監測至少選擇豐水期和枯水期各進行1次,每次連續測3天;土壤環境監測至少隨機選擇2個點。長期監測要求。根據種植品種生產周期確定土壤質量檢測周期,本規程規定為每4年檢測一次;定期對灌溉水和加工用水進行檢測,本規程規定為每年檢測1次。
引種試驗與分析。對初次引種于四川省崇雙郁金合作社理事宿彬全、種植于遵義市湄潭縣復興鎮兩河口村潘家院子后收獲的莪術,經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劉英波、張學愈兩名中藥專業副教授鑒定是廣西莪術(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種。選擇其根莖中健壯結實、形狀短粗、無病無害、無傷疤的二頭、三頭、奶頭,并將無芽的根莖剔除后留作種用,并進行再次種植。種子質量(已經向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申報地方標準)以及飲片質量已經在貴陽醫學院實驗驗證符合其采挖時機、采挖方法、選擇留種、千粒重、純度、凈度、發芽率、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活力、發芽率等等種子質量要求,以及《藥典》中規定的中揮發油及其牦牛兒酮(吉馬酮)和呋喃二烯含量要求。
生產管理措施和適時采收要求。擬種植地塊的準備工作,選擇符合環境評價要求的、肥沃、半遮陽光地塊;在提前1年的9月~12月深耕30 ~50㎝,當年1~3月做穴,穴徑穴深均為20~30㎝,穴間距下限不低于20㎝,根據地塊實際情況具體確定穴間距上限,行間距下限不低于30㎝,根據地塊實際情況具體確定行間距上限;穴中施入腐熟農家稠肥( 1~2kg/穴),上覆蓋薄土。對播種時間進行了摸索,確定為: 5月上旬~5月下旬。對播種方法進行了摸索:將種子用草藥辣蓼提取液100倍浸12小時消毒,3~4粒播于事先準備好的穴中,施入50~100 g草木灰覆蓋、再用一薄層細土覆蓋,然后施入腐熟的人畜清糞1~2Kg/穴濕化土壤并加肥,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以利出苗。對長出的種苗選擇進行質量判定摸索:一般農作物根系發達(支根多)者比較容易成活,常作為優質苗選擇的一個指標,但是,根據本項目組的實踐得知,根系發達(支根多)的判定需要拔出種苗才能得知,拔出種苗將影響其正常生長而缺乏普遍性可操作性,所以,本項目組將苗高、地徑、葉片數等易于判定的指標引入種苗選擇評價指標。對除草與追肥進行了具體摸索:苗期和開花前各除草1次;除草范圍為穴周約20cm,不宜深鋤,以免損害根部,松土深度5~7㎝,破除板結,鏟除雜草,離苗太近的雜草,用手拔除,以免帶出苗;每次除草后即施入腐熟的人畜清糞0. 5kg/穴~1kg/穴;對影響苗株正常生長的雜草和藤蔓,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除去。對水分管理進行了具體摸索:以天然降雨為主,一般不需人工灌水;若遇持續干旱,可根據具體情況人工穴周灑水1~2次,以穴和穴周地面保持濕潤為宜;若遇持續水澇,可根據具體情況人工穴周培土1~2次,以穴和穴周根系所聯結土壤不被水沖走為宜。對病蟲害防治原則和方法進行了具體摸索:黔產莪術的病蟲害主要有姜瘟、細菌葉斑病、炭疽病、斑點枯萎病、豆蔻屬葉斑病等;采取合理布局排灌溝渠、適量間作高桿作物以遮陰、選擇肥沃地塊、施足農家肥做底肥、輪作以防病等綜合防治措施;通過有意識的運用各種栽培技術措施,營造有利于黔產莪術生長和天敵發展以及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生態條件和農田小氣候,把病蟲害控制在經濟損失允許程度以下;仔細觀察各種病蟲害的危害特點和生活習性,直接利用人工或簡單工具來進行病蟲害防治;發現病株,立即拔除并集中燒毀;收獲后將殘余老株、病株、枯枝殘葉清除干凈等措施;采取用草藥辣蓼提取液100倍浸種子12小時后種植,等等農業、物理、生物單一或綜合防治措施。對收獲時間時間進行了摸索: 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花完全凋零、葉大部分泛黃枯萎、莖尚未倒伏時收獲為宜。對收獲方法進行了摸索:挖取地下塊根做黔產莪術原料,去掉泥土、雜質,集中運回庫中,為進一步處理作準備。
黔產莪術和郁金種植的目的是作為中藥材原料。所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第43號公告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010 版)》,以及中國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2年7月正式頒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GAP)、2003年9月頒布《認證管理辦法》(試行)和《中藥材GA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試行)中相關內容,是該種植試驗的指導性文件。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代替GB 3095-1996、GB 9137-88,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其內容包括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及濃度限值、監測方法、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及實施與監督等。該試驗采用了這個標準進行種植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在時間上有所超前。
國家環境土壤質量標準GB15618-2009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標準,該該試驗采用了這個標準進行種植環境土壤質量評價。
最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代替GB5084-92,于2005年7月21日批準,2006年11月1日起實施。該該試驗采用了這個標準進行種植環境農田灌溉水質評價。
在管理措施方面,嚴格執行環境評價符合要求;選擇肥沃、半遮蔭的地塊;盡量不使用化學方法防治病蟲害,而首先使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單一或者綜合措施。即使特殊情況下必須使用農藥、化肥,也要按照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等的具體要求來實施。
在播種和采收時間方面,鑒于貴州高原春季氣溫升高較海拔低的廣西、四川、浙江等慢,從實踐中發現較上述產區遲播遲收大約1個月時間。
【中圖分類號】R282. 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038-02
作者簡介:潘年松( 1964-),男,博士,教授,中藥藥理;**通訊作者,劉英波( 1979-),男,理學碩士學位,副教授,中藥--民族藥新劑型及新制劑研究。
*基金項目:貴州省社會發展項目(黔科合SY( 2008) 3027號) ;遵義市科技局與遵義醫藥高等??茖W校聯合項目(遵市科合社字[2013]18號) ;貴州省廳校聯合項目(黔科合LG字[2011]0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