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蘭(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重慶 404700)
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對比
曹春蘭
(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重慶404700)
摘要目的:探究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用于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8例帶有62個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分別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與常規超聲檢查,并對兩種不同檢查方法的準確率進行比較。結果:在62個甲狀腺結節中,屬良性結節的共50個,屬惡性結節的共12個。超聲彈性成像的敏感性為90. 63%;特異性為94. 72%;準確性為95. 14%,與常規超聲診斷結果存在較大差異,且在統計學中具有意義( P<0. 05)。結論: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超聲彈性成像;常規超聲診斷
近年來,對于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大多依靠彩色多普勒超聲、二維灰階超聲等常規超聲檢查,這些方法雖能夠對能夠對甲狀腺結節做出診斷,但在診斷中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均不高,無法取得完善的效果[1]。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逐漸廣泛運用于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中。超聲彈性成像作為一種新型超聲診斷技術,不僅能夠使超聲圖像得到拓寬,同時也能夠更生動地顯示及定位病變區域[2]。為對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應用于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對比,我院特對此進行了相關診斷研究,現將取的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為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將此期間在我院進行診治的48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患者中共有男性22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最小為20歲,最大為52歲,平均年齡( 30. 42±2. 93)歲。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后發現,48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共有甲狀腺結節62個,其中位于左側甲狀腺的共30個,位于右側甲狀腺的共32個;患者中7例屬于多發結節,41例屬于單發結節;結節直徑最短為0. 5cm,最長為3. 2cm。
1. 2方法
囑咐患者以仰臥的體位將頸部充分暴露,利用常規超聲檢查對患者的頸部縱橫切面進行掃查,準確地觀察到結節的所在區域后再細致觀察結節的形狀、大小、周邊聲暈、血流情況及內部回聲等具體現象,觀察清楚后切換至超聲彈性成像模式。首先通過彈性成像模式將彈性圖的取樣框進行合理的分布,確定大于腫塊范圍后將探頭置于腫塊部位,以輕微或中等的力道進行小范圍的振動,同時密切觀察控制儀器的顯示屏,待壓力數字保持在3~4級時進行凍結并保存圖片,并對取樣框中彈性圖色彩的變化進行觀察。如圖像顯示為藍色,則表示與平均硬度相比較硬;如圖像顯示為綠色,則表示基本等同于平均硬度;如圖像顯示為紅色,則表示與平均硬度相比較軟。
1. 3觀察指標
參照標準為手術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將甲狀腺結節患者以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與常規超聲診斷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進行計算,并作為相關指標進行對比。
1. 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6. 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并采用X2進行計數資料的檢驗,同時將P<0. 05作為差異顯著的依據,用以表示數據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3]。
經手術組織病理證實后,在62個甲狀腺結節中共有良性結節50個,其中32個屬于甲狀腺腺瘤結節,18個屬于甲狀腺腫;惡性結節12個,均屬于甲狀腺乳頭狀癌結節。對50個良性結節進行彈性成像評級,其中1 級28個,2級14個,3級6個,4級2個;對12個惡性結節進行彈性成像評級,其中3級2個,4級5個,5級5個。患者良性甲狀腺與惡性甲狀腺結節的硬度分級存在顯著差異,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 P<0. 05)。對比良惡性甲狀腺結節進行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與準確性,超聲彈性成像均明顯優于常規超聲診斷,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詳情見表1。
對于甲狀腺結節的篩查和診斷而言,超聲具有著重要的應用意義,不僅可用于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同時也能夠對甲狀腺結節的大小、形態、血流分布等特征進行細致的觀察,可起到良好的診斷作用[4]。但甲狀腺結節中存在著復雜的病理情況,基于其多樣化與復雜化的特性,可導致結節在超聲圖像中發生重疊現象,從而造成了診斷準確率的降低。超聲良性成像技術雖不能夠完善地解決重疊的弊端,但其有一項明顯優勢為可詳細顯示患者甲狀腺結節的硬度分級,這對于提高甲狀腺結節診斷的準確率而言也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結節的硬度與發生惡性風險的概率成正比,這表示隨著硬度的增高,患者體內的甲狀腺結節發展成為惡性的概率也就越大[5]。超聲彈性成像利用可將彈性成像可在二維超聲聲像圖上進行疊加的特性,不僅能夠將二維超聲圖與彈性圖像進行詳細的對比,同時也能夠完整地顯示出甲狀腺結節的硬度分級,給診斷工作帶來了較強的客觀性。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結節進行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90. 63%、94. 72%、95. 14%,與常規超聲診斷相比明顯較高,P<0. 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對于甲狀腺結節的診斷而言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值得進行廣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胡娜,張凌,陳敏,等.甲狀腺結節的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與病理對照分析[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 10) :851-854.
[2]王瑞清,許紅曉,戰介芝.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 05) :665-667.
[3]韓若凌,徐慶,張鳳娟,等.評價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癌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療設備,2011,26( 12) :113-115.
[4]王蘇波,陳立斌.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法結合常規超聲檢查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 28) :185-187.
[5]李富武張艷.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對照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 02) :138-139.
【中圖分類號】R445. 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