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石安(遼寧省瓦房店康和醫院彩超室 遼寧 瓦房店 116314)
彩色多普勒檢測頸動脈椎動脈血流參數和血管內徑的臨床價值
逄石安
(遼寧省瓦房店康和醫院彩超室遼寧瓦房店116314)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檢測頸動脈椎動脈血流參數和血管內徑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08年9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不同年齡段的健康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健康者頸動脈椎動脈血流參數和血管內徑進行檢測。結果:由檢測結果可知頸動脈及椎動脈內徑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大;頸內動脈、椎動脈的血流速度則會因為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其PI值以及RI值與年齡并未存在顯著關系。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對頸、椎動脈結構及供血狀況進行客觀評價,從而為腦栓塞以及椎基動脈供血不足提供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頸動脈椎動脈;血流參數和血管內徑
頸動脈以及椎動脈主要為顱內供血,獲取頸內動脈系及椎-基底動脈系解剖學以及血供的主要信息數據,可以為臨床評診斷血管疾病提供可靠的數據。而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問世,為醫療診斷提供了便利[1]。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可以借助彩色多普勒超聲采集有關數據,但是缺少健康人群的對比,致使診斷失效。此研究對我院2008年9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不同年齡段的健康者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9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不同年齡段的健康者,所有健康者在檢測前均簽署了同意書,且受檢者并無限腦血管以及相應干擾性癥狀,男性人數為38例,女性人數為22例,年齡均在2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48. 3±5. 2)歲。按照年齡分為A組,25-39歲16例,B組39-59歲25例,C組大于59歲以上19例。
1. 2方法
受檢者均采用Acuson128×P/1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 5-7MHz線陣探頭)進行檢測。受檢者在檢查的過程中選取仰臥位置。在頸后處墊一低枕。頭部略仰。將探頭放置在胸鎖乳突肌前緣以及后緣處,從頸動脈以及椎動脈開始位置脂質頸動脈以及椎動脈呈現出不清晰狀態。觀察二維切面的縱切以及橫切結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整個官腔的血流動力學進行觀察;使用脈沖多普勒對血流頻譜進行觀測。在頸內動脈2-5mm,椎動脈1. 5-3. 0mm進行取樣;聲束與血流方向夾角小于60°;取頸內動脈竇部結束1cm以上的椎動脈椎段位置。
1. 3觀察指標[2]
觀察指標包含動脈血流參數,其中需要觀察受檢者的PSV(動脈收收縮期流速)、TAV(平均血流速度)、EDV(動脈舒張末期流速)、PI(搏動指數)以及RI(阻力指數),對受檢者的年齡進行分析。
1. 4統計學處理
對此研究數據采用SPSS19. 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及處理,其P<0. 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檢查后能夠發現,頸內動脈以及椎動脈血流速度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其C組受檢者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PI和RI與年齡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詳見表1。
腦供血通常來源于頸內動脈以及椎動脈中。多數學者則認為血流參數以及血管內徑和人體的健康存在一定關系,但是受到環境以及特定條件的限制,并沒有突出的研究結果[3]。
就目前而言,較為能夠接受的結論則是:頸動脈以及椎動脈的血流速度會受到年齡的影響,同時隨著年齡的增肌,逐漸呈現出明顯的負相關性[4]。然而TAV以及EDV的數據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下降趨勢并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數據量較小。此數據結果可能和受檢者的年齡、心搏量存在一定關系。年齡對頸動脈以及椎動脈中的血管具有較大的影響,伴隨年齡的增加人體中的動脈內徑也會增加[5]。
而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準確的、直觀地判斷出椎動脈所存在的病變:同時通過椎動脈病變能夠診斷出鎖骨下動脈病變以及病變的發生程度,給超聲醫師和臨床醫師提供了可靠的檢查信息。同時頸動脈PI值、RI值升高、TAV值下降是診斷腦栓塞的一個主要參考依據;一旦椎動脈內徑小于正常值,同時PI值以及RI值升高則極易可能是椎基動脈發生供血不足現象。
綜上所述,在獲得正確的血流參數才可以對血流狀態進行正確的評估,因此需要正確使用檢測方法。其檢測需要在二維狀態下進行取樣工作,頸內動脈取樣需要在竇部結束1cm處進行取樣。
參考文獻
[1]鄧兆宏,杜興貴,項士孝,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頸動脈及椎動脈血流參數和血管內徑的臨床價值[J].勛陽醫學院學報,2010,19 ( 3) :139-141.
[2]劉天宇,劉艷偉,鄭利,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頸動脈及椎動脈血流參數和血管內徑的臨床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4,( 21) : 3282-3283,3284.
[3]周瑛華,華揚,賈凌云,等.單側椎動脈閉塞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18( 7) :566-568.
[4]穆玉明,韓偉,吳偉春,等.頸動脈結構及血流動力學變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19( 11) : 1499-1501.
[5]丁寶維,戴良,夏玉光,等.健康成人頸動脈和椎動脈顱外段的超聲特征解剖學分析[J].解剖學雜志,2012,35( 5) :645-648,655.
【中圖分類號】R445. 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