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鋒 楊俊濤 莊敏 趙興華 解建生(云南省大理州人民醫院放射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腦囊蟲病的磁共振T1WI、T2WI及FLAIR診斷價值分析
張學鋒楊俊濤莊敏趙興華解建生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醫院放射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腦囊蟲病的磁共振T1WI、T2WI及FLAIR序列表現,探討其診斷價值,以便更好應用于臨床診治。方法:回顧性分析66例腦囊蟲病的磁共振T1、T2及FLAIR序列表現及臨床資料,征象進行分類總結。結果:單發23例,多發43例,腦實質型55例,腦室型2例、軟腦膜型及混合型9例。存活期21例,退變死亡期18例,鈣化期4例,混合期23例。結論:腦囊蟲病的磁共振T1WI、T2WI及FLAIR序列表現,不僅能發現病變,還能反映不同的病理狀態,有利于診斷及制定治療方案。
關鍵詞腦囊蟲;腦水腫;磁共振;診斷價值
腦囊蟲病約占全身囊蟲病的80%[1]。腦囊蟲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臨床診斷主要依賴血清及腦脊液囊蟲抗原抗體檢測和CT及MRI等檢查,MRI不但能檢出腦囊蟲的數量、大小及分布,還可以準確反映不同病理狀態及對顱內其他疾病作出鑒別診斷,對臨床診療方式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導意義,是目前診斷腦囊蟲病的首選檢查及最重要的檢查。本文對我院66例磁共振T1、T2及FLAIR序列平掃及T1增強和相關資料分析總結。旨在進一步掌握其特有的MRI征象,提高確診率及指導治療。
1.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經典型MRI表現、臨床、實驗室及手術證實的66例腦囊蟲病的磁共振T1、T2及FLAIR序列及臨床實驗室資料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1、女25;年齡1~69歲,臨床表現為癲癇32 例( 48. 5%),頭痛頭暈56例( 84. 8%),惡心嘔吐5例( 7. 6%),單側或雙側四肢無力6例( 9. 1%),發熱3例( 4. 5%),皮肌囊蟲結節9例( 13. 6%)等。全部進行血清間接血凝試驗( IHA)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LISA),兩項試驗結果均為陽性者34例( 51. 5%) ; 28例進行腦脊液I H A和E L I S A兩項試驗結果均為陽性者12例( 42. 8%)。血清和腦脊液試驗結果均為陽性者( 32. 8%)。
1. 2檢查方式
采用SIEMENS Avanto 1. 5T磁共振掃描,選用頭線圈,T1WI、T2WI及FLAIR序列掃描,T1WI TR 285 ms,TE 4. 8ms; T2WI TR 3800 ms,TE 94ms; FLAIR TR 9520 ms,TE 88 ms,反轉時間TI 2550ms;層厚5 mm;矩陣512× 512;均行平掃及增強掃描,對比劑為釓噴酸葡胺( DTPA),劑量0. 1ml/kg,肘正中靜脈團注,之后行失狀位、橫斷位及冠狀位增強掃描。
2. 1按病灶分布分為:腦實質型、腦室型、腦膜型、混合型[1]。單發23例,多發43例,腦實質型55例( 83. 3%),腦室型2例( 3%)、軟腦膜型及混合型9例( 13. 6%),病灶最大的約,腦積水4例( 6%)。誤診3例,漏診1例。
2. 2按病灶病理分期分為:泡狀期(存活期) 21例( 31. 8%),T1WI低信號及T2WI高信號中均可見等信號頭節16例,T1WI低信號未見頭節及T2WI高信號中可見等信號頭節4例,T1WI低信號可見等信號頭節及T2WI高信號中未見頭節1例,增強后可見輕度環形強化12例,輕度環形強化并頭節強化5例,無明顯強化4例,FLAIR 21例均呈低信號,可見等信號頭節9例,其中2例腦室型及3例混合型中的腦膜型T1WI及T2WI顯示欠清,而FLAIR發現等信號頭節,周圍輕微腦水腫4例( T1WI及T2WI顯示欠清,FLAIR稍高信號) ;膠狀期及結節肉芽腫期(退變死亡期) 18例( 27. 2%),T1WI低信號及T2WI高信號中均未見等信號頭節15例,T1WI等信號及T2WI高信號3例,增強后環形強化15例,小結節狀強化2例,無明顯強化1例,FLAIR高信號11例,周圍可見不同程度腦水腫( 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及FLAIR高信號) ;鈣化期4例( 6%),T2WI 及FLAIR均呈低信號,T1WI低信號3例,等信號1例,增強均無強化;混合期(泡狀期、膠狀期及結節肉芽腫期及鈣化同時存在兩期或三期) 23例( 34. 8%),混合期病灶同時具有以上兩種及多種表現。
3. 1腦囊蟲的發生與病理,腦囊蟲是中樞神經系統較常見的寄生蟲感染,是由豬絳蟲的囊尾蚴侵入顱內引起的,活囊蟲可存活2-6年,可刺激周圍產生炎性反應,當蟲體死亡后液化,囊液混濁,囊周呈慢性炎性改變,囊液吸收后,囊變小或被腦膠質組織取代而形成纖維結節或鈣化。腦室型及腦膜型可分別引起脈絡膜炎和蛛網膜炎,導致腦水腫。
3. 2MRI表現本組漏診1例,為較小的囊蟲鈣化灶,經CT證實,回顧觀察T2WI及FLAIR可見稍低信號,MRI對鈣化的敏感性不如CT高,有時對囊蟲病灶鈣化的觀察有必要結合CT,T1WI及T2WI序列對腦實質內病灶的敏感性分別為98. 5%,但對腦室內及腦溝內病灶敏感性本組為92. 4%,T1WI、T2WI及FLAIR聯合觀察本組敏感性98. 5%。誤診3例,特異性為95. 3%,其中大囊型1例誤診為蛛網膜囊腫,后經手術證實,回顧性觀察發現病灶內有頭節顯示;其余3例均為囊蟲退變壞死期,誤診為膿腫1例,結核2例,后經臨床結合血清及腦脊液囊蟲抗體檢測證實為腦囊蟲。通過以上結果分析MRI常規序列對腦囊蟲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特別是對存活期病灶敏感性及特異性高,當MRI發現囊蟲頭節時即可作出定性診斷[2]。本組血及腦脊液囊蟲試驗結果陽性分別為51. 5% 及42. 8%,兩者均為陽性僅為32. 8%,對囊蟲試驗陰性的患者MRI尤其顯得重要,可以使其得到早期診斷及及時正確的治療。
信號頭節顯示白箭。圖2腦實質內大囊型存活期腦囊蟲病(黑箭),病灶FLAIR呈低信號,右頂葉病灶內可見等信號頭節(虛線箭頭)。圖3右額葉退變水腫期病灶,T1WI增強后典型環形強化灶(白箭),周邊可見炎性水腫(虛線箭頭)。
3. 3鑒別診斷腦囊蟲病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在孤立結節型腦囊蟲病患者及大囊型囊蟲病患者中易誤診為腦囊腫、腦膿腫[3],多發性病變易誤診為轉移及結核。MRI對大多數病例均能準確診斷,對極少數病例需結合臨床、CT及囊蟲試驗等進一步檢查。
總之,磁共振T1WI、T2WI及FLAIR序列表現對腦囊蟲病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不僅可以診斷病灶大小分布,還可以判斷病理分期,指導臨床診療,是腦囊蟲病的首選及重要檢查。
參考文獻
[1]金征宇主編.醫學影像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5.
[2]韓永云.腦囊蟲病MR診斷(附21例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 9) :155-156.
[3]梁宇霆,靳二虎,馬大慶,等.大囊型腦囊蟲病的影像診斷[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5,24( 1) :21-24.
【中圖分類號】R445. 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