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校(貴州省納雍縣中醫院 貴州 納雍 553300)
4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行單孔鉆顱引流術的觀察
張少校
(貴州省納雍縣中醫院貴州納雍553300)
摘要目的:總結單孔鉆顱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治療方法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單孔鉆顱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40例臨床資料。結果:40例患者均徹底引流,臨床癥狀消失痊愈出院,1例復發,再次鉆孔引流后痊愈,術后顱內積氣5例,1月后復查CT,積氣消失。結論:單孔鉆顱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明確,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是首選手術方式。
關鍵詞慢性硬膜下血腫;單孔鉆顱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發病機制不明確的神經外科常見疾病,因顱內出血、血液積聚于下腔所致,受傷后3周以后出現,臨床表現為顱內壓增高。慢性硬膜下血腫發生率約占硬膜下血腫的25%,占顱內血腫的10%[1],由此可見,慢性硬膜下血腫發生率較高,因此,積極有效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至關重要。回顧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單孔鉆顱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40例,療效滿意,總結如下。
1. 1臨床資料本組40例中,最大年齡74歲,最小年齡43歲,平均年齡64歲。其中男33例,女7例。34例有明顯外傷史,6例無明確外傷史,病史3-9周,平均43天。8例有高血壓史。所有患者均為單側,頭顱CT檢查呈混雜密度影或低密度影,中線移位大于1. 0 cm或同側腦室受壓明顯,積血量在50-200ml之間,50-100ml者8例,100-150ml者21例150-200ml者11例,平均積血量為140ml。頭暈、頭痛32例,惡心、嘔吐18例,意識模糊17例,持物不穩10例,癡呆、淡漠和反應遲鈍6例,偏癱、失語2例。
1. 2方法做好相關術前檢查,完善術前準備,嚴格無菌操作。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后,患者取仰臥位,頭偏向健側,暴露患側,結合CT提示的血腫部位和大小,設計好鉆孔點,用錐顱器鉆1孔直達血腫腔,將橡膠引流管放入血腫腔,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直到沖洗液清亮,可稍擴大骨孔,把小血塊一并沖走。將引流管接無菌閉式引流袋,可以引流管內注入生理鹽水5 ml +尿激酶5-10萬單位,促進血腫的融解、排出,沖洗結束后行減壓引流。術后常規行抗炎、止血、補液治療,同時頭低腳高位( 15 -30°),多飲水,對心肺功能無異常者,每日補液至2000-3000ml天,其中鹽水和糖鹽各1000-1500ml,以利于腦組織修復。術后第2天常規檢查頭顱C T,以及早發現顱內感染及血腫復發。
本組4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顯緩解,臨床癥狀逐漸消失,無腦損傷、顱內感染、癲癇等并發癥的發生。術后2-3d拔管,血腫完全消失31例,殘留少許9例,均治愈出院。術后動態復查顱腦CT,殘留少許9例血腫均在1月內消失。術后顱內積氣5例,無明顯臨床癥狀發生,未給予特殊治療,1月后復查CT,積氣消失。2月后1例復發,再次行單孔鉆顱引流術術治療后亦痊愈。手術時間為20-39分鐘,平均27分鐘。
慢性硬膜下血腫一旦出現臨床癥狀,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因其體積會逐漸增多且無自愈傾向。而鉆孔引流術是目前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2]。本組40例中,最大年齡74歲,最小年齡43歲,平均年齡64歲,說明慢性硬膜下血腫好發于老年人,老年人體質相對較差,并發其他系統疾病者較多,單孔鉆顱引流術手術時間較短,降低了出血、顱內感染和顱內積氣等手術風險。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顱內積氣,具統計,微創引流術后并發顱內積氣的發病率高達35%以上[3],本研究共40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行單孔鉆顱引流術,發生術后顱內積氣5例,發生率為12. 5( 5/40),遠遠低于統計,說明我們能熟練掌握單孔鉆顱引流術技巧,沖洗時避免氣體進入而導致積氣的形成,大大降低了手術常見并發癥積氣的發生。
慢性硬膜下血腫單孔鉆顱引流術的注意事項:患者病史不能太長,因病史過長,血腫壁增厚,導致引流后血腫腔不能閉合。本研究40例,病史3-9周,平均43天,與之吻合。為避免引流管插入腦組織而導致腦挫傷,放置引流管前應標記好深度,放置血腫腔并確定引流通暢后,不能在往里放置。術中一定要沖洗干凈、徹底,因為反復沖洗能盡可能沖洗干凈血腫內纖維物質及纖維蛋白降解物,是防治血腫復發的關鍵[4]。沖洗后使用管徑粗,管腔大,管壁較薄的引流管,縫扎固定引流管時,縫線松緊適宜,以免使管腔變小或引流管滑脫,達不到最佳引流效果。注意不能壓迫引流管,影響引流效果。
術后觀察與處理:手術結束后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健側,禁止使用強力脫水劑,避免血腫的再發生。固定好引流管并保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密切監測生命征,尤其意識障礙患者,加強觀察,是否有瞳孔、意識的變化,是否有惡心、嘔吐、抽搐等。2-3d引流管內無滲出,復查CT,如證實無血腫殘留或大部分清除后,拔出引流管并縫合包扎。
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采用單孔鉆顱引流術手術治療優點如下:①單孔鉆顱引流術的手術穿刺點能夠靈活選擇,術中引流及手術結束后持續引流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達到最佳效果[5]。②采用單孔鉆顱引流術,能夠手術治療對患者的損傷有效的降低,從而使患者的術后疾病恢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③采用單孔鉆顱引流術,密閉性好,手術時間短,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降低血腫復發率。從而有效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④采用單孔鉆顱引流術手術費用較低,操作方便簡單,安全性高,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劉連英. 38例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治療效果的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 3) 125-126.
[2]肖文俊.改良與傳統鉆孔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評價[J].醫學綜述,2012,18 ( 16 ) :2717-2718.
[3]王月萍.微創引流術后并發顱內積氣原因分析及對策[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0,29( 2) : 153-154.
[4]孟少華,高麗英.顱骨鉆孔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經驗及教訓[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3,8( 1) :39.
[5]王寅生.老年人雙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診斷和手術治療[J].當代醫學,2011,17( 1) :65-66.
【中圖分類號】R722. 14 +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