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溝通技巧在門診咨詢中的應用及效果
張京
(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山西臨汾041000)
摘要目的:探討溝通技巧在門診患者咨詢中的應用方式及應用效果。方法:對門診就診患者在咨詢中應用溝通技巧,采用問卷方法調查咨詢效果。結果:患者對咨詢效果的滿意度達96%。結論:運用溝通技巧可以改善門診患者的就醫流程,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溝通技巧;門診咨詢;應用及效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做為醫院窗口形象的門診在患者就醫的過程中尤為重要。門診是患者就醫的首要途徑,是患者了解醫院信息最基礎的地方,是醫院的窗口,是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矛盾易發、引起醫療糾紛和投訴的場所,門診工作環境的優劣,質量的高低,是醫院醫療水平的整體反映[1]。在門診工作的護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醫療護理知識和專業的護理技能,還要具備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幫助患者緩解病痛壓力,減輕心理負擔,更快地幫助患者減輕傷痛。門診護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方法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心目中醫院的社會影響力及醫生護士的形象,會影響患者日后的就醫流程,如果患者對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滿意就會對醫院產生不良影響,給醫院造成很大的社會損害,所以門診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增進護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我院自2012年,對所有門診護士進行溝通技巧培訓,把溝通技巧運用到門診患者的咨詢服務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和社會評議,現總結分析如下:
1. 1一般資料:本院在門診工作的護師(士)共37人,其年齡結構為19-55歲,平均年齡為35. 8歲;中專學歷12人,大專學歷21人,本科及以上學歷5人;工作年限為1-32年,平均年限為15. 3年;所有護士均經過崗前培訓及專業的溝通技巧培訓。
1. 2方法:所有護士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對所有門診咨詢的患者先進行簡單評估,采用合理的溝通技巧與病人進行溝通,就診結束發放自制的門診護士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包括服務態度、就診流程、咨詢效果三個部分,選項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項,根據患者答卷情況調查護理服務滿意度。
1. 2. 1溝通技巧的應用:對于初到醫院的患者,難免會感到陌生,有些患者會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做為門診護士應保持服飾整潔,要面帶微笑,以真誠、熱情的服務態度主動與病人溝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必要的護理服務幫助。
1. 2. 1. 1加強護士的培訓:門診護理人員要樹立愛崗敬業、以院為家的主人翁思想,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對院方來說,搞好醫療服務是解除病人痛苦、保證病人利益、維護醫院聲譽、樹立醫院形象的重要環節[2]。做為門診工作的護士,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除了掌握相關的護理操作和護理常規急救知識等相關專業知識外,還要掌握相應的溝通技巧,掌握相關的護理禮儀等知識。我院組織門診全體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培訓結束后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同時我們還注重實踐操作鍛煉,虛心向經驗豐富的同事學習,通過傳、幫、帶、教的實踐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延伸為提高整個門診護理團隊素質。為了更好地塑造醫院形象,提高護患間的親和力,要進一步注重個人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培養,言行舉止做到得體大方。另外平時還要學習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以自己過硬的素質贏得患者的滿意與肯定。
1. 2. 1. 2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由于門診求醫就診患者素質參差不齊,每一個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素質、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所患疾病的輕重以及對疾病痛苦的承受力不同,各個患者求醫問藥的心態也表現不一。因此門診護士必須要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迅速果斷的工作作風,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剖析其心理活動規律,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心態表現,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分別對待、熱情接待、耐心作好解釋工作,安撫和疏導工作。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社會背景和所患疾病,采取相應的溝通方式與病人進行溝通,對文化程度低的病人,語言要通俗易懂,必要時可重復。對于文化程度相較高的病患,在回答病人提問題時,應以事實求是的態度,知道多少回答多少,不知道的,查閱有關資料或請教專業技術人員后再予以答復。
1. 2. 1. 3傾聽技巧的應用: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傾聽患者的表述,并注意重點記錄。患者就診時,會有很多的身體不適要盡快的表達出來,這時,護士要認真傾聽患者的語言,時刻關注患者,伴隨患者述說的語言、聲調、表情等,加以點頭和眼神的關注,使患者感覺到你不僅是在聽,而且已經設身處地的體會到他的心情。不要隨意打斷患者的談話,當患者情緒激動時,應當讓他適當的發泄,而不是急于阻止。如果患者強烈表達自身的痛苦時,護士可以輕輕安撫他,遞給他一塊毛巾或者一杯溫開水,以示關心和鼓勵。
1. 2. 1. 4合理的應用語言:護士與患者的溝通內容包括與病人相關的治療、護理信息,同時也包括雙方的思想、感情與訴求等方面的溝通。當患者進行咨詢時,護士要微笑對待病人,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病人。護士在與病人溝通時語氣平緩、語速適中,用詞要樸實,講話要口語化,不要背文章式影響交流。語言應具有靈活性,在臨床工作中的語言交流方面應根據病人的性格、年齡、文化修養及所患疾病的不同而異,保持嚴肅而不古板,活潑而不輕浮的態度,從而取得病人的配合。同時,護士的語言應具有感情性,護士不應將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帶入工作中,要用安慰性和禮貌性語言對待病人,做到輕、柔、細、緩,從而顯示護士深遂的情感修養和對病人同情、體貼與關心的道德情操。與老年病人交談時語速應緩慢,音量稍大,表情要豐富,讓病人感到親切可信;與年輕人和孩子溝通時語言要活潑,讓他們消除陌生感與隔閡;與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溝通時,要口語化解釋、不厭其煩,并注意對方的反應及理解程度。總之,護士語言語調要柔和,聲音要和諧,使人聽后感到溫馨、悅耳、聲情并茂,音量應適中,也可根據不同場合、談話內容來確定講話的音量。
1. 2. 1. 5非語言溝通:非語言又稱肢體語言,它與語言構成交流的兩大途徑。肢體語言常能表達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意思,且能充分體現護理工作者的風度、氣度,有助于提高溝通效果,增進和諧的護患關系。某些疾病,口頭和書面溝通都困難,可輔之以實物或影視資料溝通。比如對先無性心臟病患兒的家屬,醫生可用心臟模型結合畫圖進行講解,家屬就會形象地了解疾病到底出現在哪個部位,如何進行手術修補等;再如骨科患者,患者家屬不知道骨病在什么位置,骨科醫生便拿出人體骨架,用通俗的語言給患者講解。同時,我們印訂了相關健康教育處方,把一些常規問題制訂成冊,便于患者家屬翻閱,向患者提供有關的健康知識和相關信息,幫助患者預防并發癥,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水平。
2012年1月至6月,共發放試卷9861份,護理服務滿意度達96%。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是信息、思想、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播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交往的基本形式,做為在門診工作的護士,要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并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這樣,不僅可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醫患糾紛,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醫護人員如能和患者溝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為治療疾病提供信息,促進疾病的好轉,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還能及時化解醫患之間的誤解和矛盾,減少醫患糾紛和醫療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曾麗萍,鄭娟.溝通技巧在門診護理工作的應用[J].華西醫學雜志,2009,08( 5) :123-124.
[2]易冬玲.淺談溝通技巧在門診接待工作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雜志,2013,04( 5) :87-88.
[3]李姣紅,陸月明,李桂萍.溝通技巧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雜志,2012,5( 03) :56-57.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