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60)
體外循環的護理配合
潘岑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武漢430060)
摘要目的:更好的了解體外循環的整個過程,以及體外循環的基本原理,和體外循環病人觀察和護理的重點,為體外循環提供更加有效配合。方法:本文主要通過對體外循環的概括的基本情況做了一個基本的介紹。結果:許多護士對體外循環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更好了配合了醫生的工作和病人病情的愈合。結論:體外循環是一臺重大手術的重要組成內容,醫護人員只有充分掌握了體外循環的的各種操作才能更好了為病人服務。
關鍵詞體外循環;機轉觀察;護理
3. 1病人情況,主要時病人一般情況,和病人特殊情況,病人有沒有體外循環的適應癥和禁忌癥。身體狀況等。
3. 2用物準備,主要包括一些管道包括一次性心肺轉流血路管道,腔靜脈插管和主動脈插管,一次性體外循環灌注針一次性使用心肺轉流右心吸引頭和體外肺的準備。
3. 3藥物準備,藥物的準備:地米停跳液的準備(晶體灌注液1: 4灌注液)等
3. 3其他:其他:氧氣,水源,電源。
4. 1ACT的觀察,在體外循環轉流中監測ACT,是對肝素抗凝情況和魚精蛋白拮抗肝素用量的常規監測手段。在體外循環前靜脈注射肝素200~400U/kg后5~10分鐘測ACT,ACT達300秒可插管,ACT>480秒轉機。預充液中加入肝素成人2000U,小兒每1單位紅細胞加入1000U;體外循環管路中為防止血栓形成,甚至血液凝固,ACT至少應大于480秒。轉流時ACT,600秒要追加肝素。測ACT時抽血量應準備2ml,混勻后及時測,以免影響監測結果。
4. 2泵壓觀察,轉機前泵壓的監測,在并行轉流前插管時需確保動脈插管的位置在在體外循環轉流中監測ACT,是對肝素抗凝情況和魚精蛋白拮抗肝素用量的常規監測手段。在體外循環前靜脈注射肝素200~400U/kg后5~10分鐘測ACT,ACT達300秒可插管,ACT>480秒轉機。預充液中加入肝素成人2000U,小兒每1單位紅細胞加入1000U;體外循環管路中為防止血栓形成,甚至血液凝固,ACT至少應大于480秒。轉流時ACT,600秒要追加肝素。測ACT時抽血量應準備2ml,混勻后及時測,以免影響監測結果。
動脈內,可在體外循環前輸入50~100ml液體。同時觀察泵壓。成人泵壓〈250MMHG兒童泵壓〈100MMHG。如泵壓急劇升高,可能與A插管插入血管夾層,應重新建立A插管通道。插管部位如出現異常包塊,應重新插管,正常泵壓與平均動脈壓大致相等。如果泵壓突然增高,應及時檢查動脈插管是否扭折,是否錯夾管道等,及時調整,作出相應處理。
4. 3生命體征的監測:
4. 3. 1常規是對鼻咽溫和肛溫進行檢測。一般來說常溫轉流中鼻咽溫保持在35-37攝氏度。淺低溫轉流中鼻咽溫保持在32-35攝氏度左右。中低溫轉流中鼻咽溫保持在26-31攝氏度左右。深低溫轉流中鼻咽溫保持在20-25攝氏度左右。鼻煙溫到達36. 5攝氏度和肛溫達到34攝氏度時在其他因素都到達停機指標后方可調整停機。
4. 3. 2尿量的觀察:整個轉流過程當中尿量的多少直接反映灌注狀況和下腔靜脈引流情況。體外循環一般要求轉流中尿量大于1ml/kg/h。但是在體外循環轉流早期或短時間的轉流時由于血壓下降、腎血流量減少,所以尿量較少或無尿,但都屬于正常情況。如果轉流中尿量少應馬上檢查尿管是否通暢,尿管位置是否正確。如果尿管通暢尿量少應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4. 4液面監測:轉流過程中氧合器貯血室內平面太低容易造成氣體進入管道進入體內造成事故。一般貯血室內安全平面為400ML。并安裝平面監測報警裝置。當液面較低或下降時要檢查原因查看靜脈回流是否通暢或有氣泡等,及時處理。
4. 5血氣分析與電解質的監測:在體外循環轉流的過程中血氣分析及電解質的監測十分重要。應每隔30分鐘檢測一次。特別注意鉀離子、鈣離子、及PO2、PCO2、BEF的測得值是否正常,如出現異常應立即遵醫囑進行處理。
4. 6CVP監測: 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靜脈內壓力的變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與右心功能之間的關系。在體外循環中監測CVP可了解血容量的情況、判斷右室功能、反映上下腔靜脈的引流狀況,麻醉醫生易可通過測壓管路補液或給藥。
4. 7動脈血壓監測:轉流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動脈血壓的變化。如血管的擴張或收縮、轉流的流量變化、麻醉深度、醫生的手術操作等等。在轉流過程中對血壓的監測尤為重要。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4. 8停機配合:當手術完成后不可以立即停循環。要并行循環一段時間。至少為阻斷時間的1/3并且溫度達到停機標準和各項指標達到停機標準時。向醫生、麻師及灌注醫生報告血壓、心率、溫度、輔助時間并詢問麻醉醫生的急救藥物是否準備好。征得同意后開始調整停機。停機后余血回輸。注意觀察生命體征。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256-01
1.體外循環的定義:體外循環是指應用人工管道將人體大血管與人工心肺機連接,從靜脈系統引出靜脈血,并在體外氧合,再經血泵將氧合血輸回動脈系統的全過程,又稱心肺轉流。
2.體外循環分期:體外循環分為體外循環前期;體外循環中期;體外循環后期。
3.體外循環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