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梅(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 山西 呂梁 033000)
探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吳艷梅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山西呂梁033000)
摘要目的:觀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5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傳統(tǒng)健康教育,觀察組行全程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通過系統(tǒng)的護理治療,對照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64. 00%%,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96. 00%,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P<0. 05),在護理滿意度比較上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2. 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4. 00%%,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P<0. 05)。結論: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方法值得借鑒。
關鍵詞全程教育模式;糖尿病;護理;臨床價值
結合文獻資料來看,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據(jù)權威資料統(tǒng)計,糖尿病已經(jīng)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和患病人數(shù)都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關于糖尿病的治療,目前仍然沒有一種針對性強的藥物或方法能夠進行治療,大多都是通過輔助性質的治療來控制患者的血糖[1];基于此,我院將以全程教育模式為研究切入點,討論其在糖尿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取得一定的收獲,現(xiàn)將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5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經(jīng)診斷本組50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為( 52. 5±10. 8)歲;平均病程為( 7. 5±2. 8)年。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P>0. 05)。
1. 2患者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 1)患者及家屬對院方研究知情并自愿; ( 2)已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 ( 3)神志清醒,思維正常; ( 4)年齡>18周歲。
排除標準: ( 1)中途失訪; ( 2)患者伴有其他程度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 ( 3)精神障礙的患者; ( 4)不滿足納入標準中任意一條的患者。
1. 3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詳細的來說,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即在教育的時間選擇上無特殊性和針對性,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回答。觀察組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體內容為,通過靈活的實施路徑、制定健康教育路徑、教育效果評測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全程化健康教育。自患者治療開始,對兩組50例患者均行不低于1年的隨訪。
1. 4全程健康教育的路徑
1. 4. 1制定健康教育路徑
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和個人需求,對糖尿病教育資料進行整理,從患者住院接受治療的那一刻開始自始至終實行連續(xù)、機動性強且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在這其中醫(yī)生及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酌情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1. 4. 2實施
( 1)教育所囊括的內容涉及到飲食、運動、藥物、心理指導包括肝功能的測定等所有與患者病情發(fā)展相關聯(lián)的數(shù)據(jù)資料; ( 2)教育方式,不能以傳統(tǒng)"大鍋飯"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教育,必須聯(lián)系到患者個體不同的情況,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方法選擇; ( 3)教育的時間,根據(jù)患者住院與否進行院內和院外兩種教育方法,院外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患者門診隨訪和電話回訪兩種方式;院內教則要具體憤青系統(tǒng)化教育、病變專項教育和具體注意事項教育三個方面,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進行。
2. 1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后餐后2h血糖比較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值為( 8. 78±2. 09) mmol/L,對照組患者的產(chǎn)后2h血糖值為( 10. 01±2. 33) mmol/L,組件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P<0. 05)
2. 2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比較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健康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為( 6. 82±1. 09) 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值為( 7. 43±1. 63) mmol/L,組件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P<0. 05) .
2. 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jīng)過統(tǒng)計及問卷調查,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 0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4. 00%,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P<0. 05)
結合臨床資料來看,糖尿病治療要向取得比較滿意的結果,患者就必須在血糖檢測、藥物治療、運動治療、飲食控制和健康教育[2]中都有所斬獲,本文重點涉獵的就是這五部分中的健康教育;相比于前面幾種治療行為,健康教育相對來說是患者和醫(yī)護人員比較忽略的一部分,其原因無外乎兩點,作為患者來講由于自身專業(yè)知識的缺乏,其意識無法達到這個高度;作為護理人員來講,在專業(yè)知識充分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受限于醫(yī)療水平和資源不得不作出一些適當?shù)恼{整;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我看來它并不是以護理為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所產(chǎn)生的護理行為,勢必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結合研究結果來看,兩組患者在治療前臨床資料比較無差異,經(jīng)過相同的護理治療周期后,觀察組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無論是在空腹血糖值、飯后血糖值、自我管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上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傳統(tǒng)健康教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方法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柯秀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管理研討會暨2014國際糖尿病教育管理論壇會議摘要集[C].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14,1( 3) :15-19.
[2]王淑華.芻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2( 2) :139-140.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