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
淺談如何加強消防部隊經費管理
劉運
近年來,消防部隊運轉的資金流量相當龐大,加強經費管理勢在必行。本文從當前部隊經費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入手,探討加強消防部隊經費管理的宏觀措施和微觀方法。
消防部隊;經費管理措施
消防部隊經費管理是消防部隊正常運轉經營的物質基礎,對于消防對防火救災等職能的發揮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消防部隊經費管理重點是確保部隊各項執勤、防火、滅火、訓練任務的完成,從財力物力上保證全體官兵軍政素質、思想素質和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消防部隊執行任務和編制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如社會性、軍事性、計量的相對性、不確定性、個體性等特點。消防部隊屬于公安現役部隊,其經費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部隊維持性經費;二是地方各級政府安排的消防業務經費。目前經費管理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預算管理不規范。預算編制過程中單位各部門溝通協調不充分,財務部門唱獨角戲;資預結合、績效預算工作流于形式,不按照批復項目額度和開支范圍執行預算,無預算超預算開支,資金開支隨意性大,經費使用監控不嚴格,經費審批不嚴格。領導不重視預算工作,又沒有強有力的民主監督,必然會管理混亂,出現超支乃至違法違紀問題的發生。
(二)內控制度不落實。截至目前消防部隊尚未出臺內控制度規范,依據崗位職責分工進行內控管理,不能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一些經濟活動決策、執行、監督未能實現有效分離,不能有效防范風險。個別基層單位對財務管理制度貼在墻上,說在嘴上,卻很難落實到行動上。經費開支上搞變通,不落實實物驗收制度,檢查考評流于形式。
(三)隊伍建設水平低。實行獨立核算部門預算后,大隊會計由參謀或者中隊干部兼任,人員配備不足,調動頻繁,大多非財務或相關專業畢業,對于源于一般會計準則同時又具有部隊特色的消防財務“管不上、管不著、管不了”。
(一)堅持推進依法理財。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決定》,重新頒布了修訂后的預算法,并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9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新預算法和國務院45號文件對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改進預算控制方式、硬化預算支出約束、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面進行了重大變革,不僅對經濟社會活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消防部隊經費預算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確保有法可依。根據新預算法著重完善黨委理財、預算管理、經費開支審批、物資集中采購等規范性文件,組織人員編寫《基層財務人員工作手冊》下發部隊使用,確保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做到依法理財。不斷增強黨委班子成員的財經觀念和法紀意識,將新預算法、內部控制規范等法規制度,作為必學內容納入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范疇,督促黨委班子成員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自覺遵守財經紀律,依法理財、按章辦事。
(二)堅持完善內控措施。參照地方《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根據《總隊級以下單位黨委理財責任規定》,研究制定涉及預算、收支、采購、資產、基建和合同等多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涵蓋后勤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評價等內部管理制度,實現預算管理與其它經濟活動通過內控體系無縫對接,充分結合,實現資預結合、績效預算管理,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督、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三)堅持黨委理財制度。積極做好黨委的好參謀,建立集體研究、專家論證、技術咨詢結合的議事決策機制,堅持經濟活動統一歸口管理,牢牢把握預算管理作為主導,嚴格內部授權審批控制,切實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讓領導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建章立制、開源節流、嚴抓管理,堅持黨委當家,各項經費開支,必須納入財務部門統一管理,使消防經費用之有度,開支有據,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益。
(四)加強人員培訓教育。消防部隊財務人員的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消防部隊財務管理工作能否正常的開展,因此必須加強對于消防部隊財務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以提高其綜合能力和水平。首先,應該強化對消防部隊財務管理人員法律法規的教育學習,確保嚴格按照財經法律以及財務規章制度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其次,應該進一步的強化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實務技能培訓,確保財務工作人員懂財會、懂管理,能夠操作軍財系統,成為縱橫均衡的“廣深型”的財務管理人才。同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把“誠實、守信、務實、高效”貫徹于整個工作中,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嚴格內部管理,提倡愛崗敬業,由“財務型”向“服務型”轉變,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一)科學預算編制。加強與其他部門、單位的溝通,全面掌握人員、資產等基礎數據,全面分析各項收支,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與準確性。進一步增強預算編制統籌規劃能力,按照推進部門滾動規劃管理的改革要求,加長預算編制規劃周期,增強預算編制的統籌規劃能力。做好中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對規劃期內的預算支出實行總量控制,提高業務工作的總體性,增強預算的預見性和科學性。
(二)強化預算執行。按照國家關于厲行節約的要求,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差旅、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經費管理辦法,精簡會議和文件,壓縮慶典、研討會、論壇等活動,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會議費預算,嚴格控制機關運行經費和樓堂館所建設支出,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進一步做好結轉結余資金的清理消化,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資金效益。做好重點項目預算執行工作,大力壓縮結轉結余資金規模。對結轉結余資金規模較大的項目進行評估,根據執行情況及時對項目預算進行調整。
(三)推進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貫穿于預算全過程,不斷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建立預算評審制度,加強研究論證,量化績效目標,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加強信息化建設,依托信息系統加強對預算執行的全程監控;完善績效考評方式,成立專門的考評小組或邀請地方中介第三方平臺等方式開展考評;強化結果運用,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好的項目,優先保障經費預算,反之則嚴格控制甚至壓減經費預算。
(作者單位:山東省公安消防總隊后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