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襄軍,范小云,姚 潔,石 鵬,張 蘭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400060)
飲食及健康相關行為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
李襄軍,范小云,姚 潔,石 鵬,張 蘭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400060)
目的探討主要食物或食物類別及健康相關行為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的影響。方法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該院內分泌科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進行為期1年的治療及隨訪,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對患者基本情況、飲食情況、健康相關行為等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該研究共調查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第2次血糖檢查發現血糖升高208例,血糖降低89例。飲食因素中蔬菜類、水果類食物的攝入與2型糖尿病呈負相關[優勢比(OR)= 0.733、0.591,95%可信區間:0.611~0.880、0.480~0.727,P=0.022、0.007],動物性食物的攝入與2型糖尿病呈正相關(OR= 1.530,95%可信區間:1.235~1.894,P=0.013)。非飲食因素中吸煙與2型糖尿病呈正相關(OR=2.130,95%可信區間:1.352~ 3.356,P=0.002),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與2型糖尿病呈負相關(OR=0.159,95%可信區間:0.072~0.350,P=0.031)。結論增加蔬菜、水果類食物的攝入量,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同時,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加強體育鍛煉等可顯著改善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2型; 飲食習慣; 健康行為; 血糖/分析
2型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生物作用受損所致。糖尿病患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在校正年齡和地域因素后國外調查結果顯示,歐洲2型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為9.4%[1];2007~2008年全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為9.7%[2]。目前,公認為糖尿病不是唯一因素所致的單一疾病,而是復合病因的綜合征[3]。本研究以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飲食情況、健康相關行為進行系統調查,旨在為預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內分泌科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對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并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1年后對患者再次進行血糖檢測并進行問卷調查。2型糖尿病按照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關于2型糖尿病診斷及分型標準進行診斷。納入標準:(1)意識清楚,具有語言交流能力,自愿加入和配合本研究,且知情同意;(2)年齡大于或等于18周歲。排除標準:(1)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家族史者;(2)有腦器質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異常及其他心身疾病患者。
1.2 方法 在隨訪1年后再次對患者進行血糖測定,并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形式的問卷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1)基本情況,包括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文化程度、職業等;(2)健康相關行為,包括是否吸煙、飲酒、喝茶、體力勞動強度、體育鍛煉情況、飲食習慣是否改變、飲食口味、飲食油膩情況等;(3)各類食物的食用頻率,包括糧谷類(米飯、稀飯、麥片、粉面類、各類面包、油條/餅、水餃、各類餅干)、豆類及其制品(豆腐、豆花、豆干、腐竹、豆漿、豆奶、各種豆類)、蔬菜類(各種深綠色、淺綠色和白色葉菜/花菜)、瓜果根莖類(各種瓜果、淀粉類及各種酸菜)、水果類(各類水果)、動物性食物(家畜、家禽、魚類、蝦蟹、軟體動物、奶、蛋)、菌藻堅果類(各種蘑菇、各類堅果)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EpiData3.0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雙人雙錄入方式錄入數據,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320例符合條件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有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調查,其中男140例,女157例;平均年齡54.21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5.29 kg/m2;文化程度以大專及以上學歷為主(157例,52.86%),其次為高中/中專學歷(104例,35.02%)、初中學歷(25例,8.42%)和小學及以下學歷(11例,3.70%);患者職業分布中以行政干部/管理人員最多(96例,32.32%),其他依次為專業技術人員(74例,24.92%)、服務行業人員(68例,22.90%)、經商人員(42例,14.14%)、生產/運輸工人(9例,3.03%)及農民(8例,2.69%);第2次血糖檢查發現血糖升高208例,血糖降低89例。
2.2 血糖變化單因素分析
2.2.1 不同人口學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比較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值(第2次測量值-第1次測量值)大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2),見表1。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值比較(n=297)
2.2.2 不同健康相關行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比較 吸煙患者血糖升高值大于不吸煙者,飲酒患者血糖升高值大于不飲酒者,體力勞動強度越低者血糖升高越明顯,體育鍛煉小于2次/周患者血糖升高值較大于或等于2次/周者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健康相關行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值比較(n=297)
2.2.3 不同飲食情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比較豆類及其制品、蔬菜、水果類食物攝入頻率越低患者血糖增高越明顯,動物性食物攝入頻率越高患者血糖增高越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 以糖尿病患者血糖改變情況作為因變量(升高:Y=1,降低:Y=0),以單因素篩選的有統計學意義的飲食、健康相關行為作為自變量,同時,也將人口學特征作為混雜因素引入方程,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變量入選標準:α=0.05,剔除標準為0.10)。飲食因素中蔬菜和水果類食物攝入不足、動物性食物攝入過量是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險因素;健康相關行為因素中吸煙和不堅持體育鍛煉均會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見表4。

表3 不同飲食情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值比較(n=297)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嚴重者會造成多種器官慢性損傷、功能障礙及衰竭,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0%以上[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世界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人們十分關注對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希望通過在人群中進行有效健康干預,如飲食控制等,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發現,蔬菜、水果類食物的攝入與2型糖尿病呈負相關(OR=0.733、0.591,95%CI:0.611~0.880、0.480~0.727,P=0.022、0.007),動物性食物的攝入與2型糖尿病呈正相關(OR=1.530,95%CI:1.235~1.894,P=0.013)。有研究提示,過多、過頻繁攝入動物性食物會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而蔬菜、水果類食物的攝入則是2型糖尿病的保護因素。由于蔬菜(包括各種深綠色、淺綠色和白色葉菜/花菜)、水果類食物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論是從食物類別還是營養素角度出發均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故增加蔬菜類食物尤其是深綠色蔬菜的攝入及多進食水果、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干預的理想選擇。
已有研究表明,飲食中飽和脂肪[5]攝入的增加和膳食纖維[6]的減少可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和糖耐量異常;WHO糖尿病研究組在1994年技術報告中指出,控制飲食,如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提高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增加食物中可吸收的纖維成分對防止2型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是有益的;減少日常食物中的能量攝入[7],尤其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攝入能有效改善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調節血糖和循環脂蛋白中致動脈粥樣硬化成分。
就目前的研究結果而言,提出任何單一食物類別或營養素作為特定的糖尿病致病因子仍顯得過于簡單化[8]。有關飲食營養因素與2型糖尿病的確切關系尚有待于進一步采用設計合理、定量準確的前瞻性研究加以核實。
總之,有研究提示,合理飲食(低動物性食物、多食果蔬)在一定程度上對控制2型糖尿病的發生及發展具有一定作用[9-10]。在人群中開展健康干預,提倡科學、合理飲食結構對控制和預防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義。
[1]Espelt A,Borrell C,Palència L,et al.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Europe[J].Gac Sanit,2013,27(6):494-501.
[2]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3]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44.
[4]陳培幸,肖擁軍,曹春來,等.2型糖尿病治療新藥——度拉糖肽研究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1):3247-3249.
[5]朱靜芬,戴斐,謝慶文,等.膳食補充單不飽和脂肪酸對2型糖尿病的干預效果[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9(3):296-298.
[6]鄭鉅圣,韓冬,壽天星,等.膳食纖維與心血管疾病[J].浙江預防醫學,2011,23(10):24-27.
[7]王春芝,楊乃龍.青島沿海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能量攝入調查分析[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7,14(2):98-100.
[8]劉健,馮翔,何影儀,等.廣州地區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膳食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10-13.
[9]農麗寧.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研究進展[J].內科,2012,7(5):560-563.
[10]黃功蘭,劉玉琳.我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3):323-325.
A research of diet and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influence o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Li Xiangjun,Fan Xiaoyun,Yao Jie,Shi Peng,Zhang Lan(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006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main food,food categories and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influence o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blood glucose change.MethodsSelected 320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2012 to December,2013.Treated them for a year and did follow-ups.Carried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patients' basic information,diet condition,and health related behavior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orm.Results297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research.There were 208 blood glucose rising cases and 89 blood glucose reducing cases at the second blood glucose examination.Ingesting vegetables and frui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OR= 0.733,0.591;95%credibility interval:0.611-0.880,0.480-0.727,P=0.022,0.007).Ingesting animal food was positively corre l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OR=1.530;95%credibility interval:1.235-1.894,P=0.013).Smok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OR=2.130;95%credibility interval:1.352-3.356,P=0.002).The frequency of doing physical exercise was nega tively correl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OR=0.159;95%credibility interval:0.072-0.350,P=0.031).ConclusionIncrease vegetables and fruits intake,and reduce animal food intake.Meanwhile,healthy lifestyle such as giving up smoking,restricting alchohol,and reinforcing physical exercise can remarkably improve and control diabetes patients′blood glucose level.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Food habits; Health behavior; Blood glucose/analysis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1.009
:A
:1009-5519(2015)11-1624-03
2015-03-04)
李襄軍(1976-),女,重慶江北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糖尿病治療及相關研究工作;E-mail:805139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