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華
支撐喉內鏡在聲帶息肉手術中的臨床價值
曹小華
目的 探討支撐喉內鏡在聲帶息肉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120例聲帶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在支撐喉內鏡下行微創手術,觀察患者手術療效以及術后并發癥狀況。結果 120例聲帶息肉患者,于支撐喉內鏡下行微創手術后,治愈率為80.0%,顯效率為18.3%,好轉率為1.7%,總有效率為100.0%。術后半年患者來院復查,并發癥方面,齒門松動3例,軟腭、舌根以及黏膜出血2例,患者均無嚴重聲帶異常現象。結論 針對聲帶息肉患者行微創切除,支撐喉內鏡能夠對患者的息肉狀態進行真實成像反映,視野清晰,操作簡單,觀察精確度高,創傷小,對病變組織的清除較為徹底,且術后并發癥少,促使患者及早治愈疾病,臨床上可對其進行推廣應用。
支撐喉內鏡;聲帶息肉手術;臨床價值;療效
聲帶息肉是發生于聲帶固有層淺層的良性增生性病變,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喉炎。其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聲嘶,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但治療好轉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用聲過度、用聲不當、吸煙等危險因素,致使聲帶息肉疾病再次出現。近年來伴隨著醫學業的不斷發展,支撐喉內鏡對聲帶息肉診治檢查應用較為廣泛[1-2]。支撐喉內鏡中的顯微鏡可使病變部位圖像放大,圖像清晰,病變和正常組織間界限分明,使手術操作更為準確精細,且手術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患者恢復較快,復發率低[3-4]。現選取120例聲帶息肉患者,均在支撐喉內鏡下行微創手術,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聲帶息肉行支撐喉內鏡下微創切除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31.2±2.4)歲;病程1個月~4年,平均病程(11.4±0.6)個月。其中左側息肉37例,右側息肉31例,雙側息肉28例,合并前聯處息肉24例。
1.2 方法 采用設備:南京博殼爾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S205-102支撐喉內鏡與電視顯示系統,內鏡為30度[藥(械)準字,浙杭食藥監械(準)字2010第1050180號)]。
手術方式:對患者采用插管全麻,取平躺仰臥位,可視患者狀況進行加增墊肩,術中及時保護患者牙齒和頸椎。放置好護胸板,將支撐喉內鏡沿氣管插管緩慢置入喉腔,手眼相并用,邊觀察電視顯示器邊插入動作,對焦距進行及時調整。將支撐鏡固定于聲門與息肉清晰可見處,使用聲帶息肉鉗對喉腔新生息肉進行摘除,或使用激光、微波及射頻等方式處理息肉組織與殘余息肉組織。視情況,對突出聲帶表面的結締組織或聲帶游離緣病變,應沿基底與正常黏膜交界處進行切除或剪除;對于聲帶內側面的息肉,采用內側微瓣技術,分離黏膜瓣,剪除多余黏膜,修整聲帶表面,使其光滑平整。切除或剪除后使用腎上腺素、地塞米松小棉球輕輕擦涂切口創面組織;對于雙側息肉,應取出病變組織后,對多余黏膜進行修剪,無明顯出血即可緩慢取出支撐喉內鏡。術中應盡量避免吸引器頭對正常聲帶組織的傷害,盡量保證正常組織的完整性。術后患者行藥物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5~7d,常規使用3d抗生素與地塞米松10mg,禁聲2周,之后做發聲練習,以免復發。
1.3 療效評價標準 術后2周,對患者進行支撐喉內鏡檢測,觀察患者狀況。治愈:患者能夠進行正常發音,喉內鏡檢查聲帶恢復正常,聲門閉合良好。顯效:患者發音于正常人相似,喉內鏡檢查聲帶出現明顯改善,聲門閉合較好,無充血腫脹現象。好轉:患者發音相比較正常人稍差,喉鏡檢查聲帶病變組織已清除,部分充血、腫脹,聲門閉合不完整。無效:患者發音較差,與術前相同甚至無法發聲,聲門閉合時出現較大縫隙,聲帶充血腫脹嚴重。
2.1 患者療效狀況 120例聲帶息肉患者,于支撐喉內鏡下行微創手術后治愈率為80.0%,顯效率為18.3%,好轉率為1.7%,總有效率為100.0%。
2.2 術后并發癥 術后半年,對患者進行隨訪顯示,齒門松動3例,軟腭、舌根以及黏膜出血2例,分別進行藥物治療,均恢復正常。未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創面嚴重出血腫脹等嚴重并發癥。
咽喉在人體中具有發聲作用,正常人發生時,先吸入空氣,聲帶內收,拉緊,聲門閉合,當氣流自肺部呼出沖擊聲帶時,使之震動而發出聲音。其中咽腔和口腔,并有軟腭、唇齒等協同作用,形成聲音。當聲音發出產生困難時,則可能為咽喉病變,本文研究的聲帶息肉則是其中聲帶出現病變增生所致[5]。
聲帶息肉是發生于聲帶固有淺層的良性增生病變,是慢性喉炎的一種特殊類型。常發于教師、演員或是歌手等職業用音者,由于其長期持續高聲用嗓,致使聲帶出現充血腫脹現象[6]。主要為存在不同程度的聲嘶,早期程度較輕,聲音粗糙、聲帶充血腫脹或聲帶發聲疲勞,常伴有發生延遲、音色改變、發聲受限等癥狀[7-8]。喉鏡檢查均出現聲帶邊緣前中1/3交界處表面光滑、柔軟、半透明的白色或粉紅色新生物,存有蒂或廣基[9]。
支撐喉內鏡臨床應用具有寬視野、光照明亮、成像清晰、無變形等優勢,且支撐喉內鏡帶有側孔,固定簡便,對病變位置觀察無需調節焦距,手眼配合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及時縮短了手術時間,避免支撐喉鏡長期壓迫組織,造成的術后并發癥等[10]。
本次研究選取自本院眼鼻喉科收治的120例聲帶息肉患者,于支撐喉內鏡下行微創手術后治愈率為80.0%,顯效率為18.3%,好轉率為1.7%,總有效率為100.0%。術后并發癥方面,齒門松動3例,軟腭、舌根以及黏膜出血2例,患者均無嚴重聲帶異常現象。
綜上所述,針對聲帶息肉患者行微創切除手術在支撐喉內鏡下完成,支撐喉內可對患者的息肉狀態進行細致觀察,視野清晰,操作簡單,觀察精確度高,創傷小,對病變組織的清除較為徹底,且術后并發癥少,促使患者及早治愈疾病,臨床上可對其進行推廣應用。
[1] 王玲玲,馮益進.支撐喉內鏡下聲帶息肉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安徽醫學,2012,33(4):455-456.
[2] 楊德英.支撐喉內鏡下聲帶息肉手術30例療效評價[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26(2):237.
[3] 周紅霞,林曉敏,肖勇,等.全麻鼻內窺鏡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手術的護理干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6):1422-1423.
[4] 羅松,鞠麗嫻,李井成,等.支撐喉內鏡手術128例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2):133,136.
[5] 曹曉娟,李海同,錢林榮,等.電動切割器在巨大聲帶息肉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4):2480.
[6] 潘峰,汪德華,陳龍,等.支撐喉內鏡下手術治療聲帶息肉小結體會[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4,22(5):356-357.
[7] 張梅鳳.支撐喉鏡下手術治療聲帶息肉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8):152,155.
[8] 魯茂松,童步升.電視支撐喉內鏡下聲帶息肉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5,23(1):61-62.
[9] 吳偉.纖維喉鏡與支撐喉鏡喉內鏡下治療簡單型聲帶息肉的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3):218-219.
[10] 劉元獻,李浩,于楓,等.纖維喉鏡與支撐喉鏡喉內鏡下治療簡單型聲帶息肉的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3):178,18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61
江西 333000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 (曹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