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
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觀察
陳燕萍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膽囊切除圍手術期患者96例,將其按照護理方案的不同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8),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措施,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17%,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平均住院時間為(6.94±2.05)d;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08%,其治療總有效率為64.58%,平均住院時間為(13.65±4.06)d;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并促使其早日康復出院,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臨床護理路徑;膽囊切除圍手術期;并發癥;護理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某一類疾病,將時間作為橫軸,將入院指導、檢查、診斷、治療、護理、活動和出院計劃作為縱軸,從而制定出護理日程表[1]。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對于患者預后極為重要,采取合理有效護理可減少并發癥,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本研究選擇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96例膽囊切除圍手術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以分組對照法分析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膽囊切除圍手術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檢查均確診為膽囊部位出現病變。其中,男49例,女47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42.06±9.89)歲;膽石癥37例,膽囊息肉29例,慢性膽囊炎30例;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肝腎功能障礙者、傳染性疾病者、意識不清者、有手術禁忌證者,全部患者均行膽囊切除術,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將其按照護理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常規檢查、均衡飲食、整理病房等;觀察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其主要護理措施如下:首先,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抽選醫護人員中的優秀骨干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結合正常的醫療護理路徑,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其臨床護理路徑表。其次,實施臨床護理路徑:(1)患者入院第1天,護理人員為患者以及家屬介紹醫院及科室的環境及探視制度,盡快消除患者陌生感,并適當給予其鎮靜藥物,確保患者有充足睡眠;測定患者生命體征及心理狀況,給予其有效心理護理,緩解其心理壓力;幫助患者及家屬做好相關檢查。(2)第2天至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囑咐患者戒煙戒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營養清淡食物,術前禁飲8d,禁食12h;服用抗生素藥物進行過敏性試驗;幫助患者進行體位準備,使得患者氣管、下頷和胸骨保持統一水平線。(3)手術當天,護理人員需為患者建立2條及以上的靜脈通道,并確保其通暢。為患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并給與其心理支持,術中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等情況,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手術。(4)手術完成后3d,護理人員要嚴格觀察患者病情,檢測其生命體征,并評估其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予以積極預防;給予患者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直到普食。(5)出院當天。給予患者全面健康指導,囑咐其按時用藥,保持充足睡眠,同時幫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1.3 療效評價指標[2]顯效:患者膽囊結石完全清除干凈,超聲檢查提示正常,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膽囊結石大部分清除干凈,生命體征趨于正常;無效:膽囊結石沒有明顯改變,生命體征不斷惡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統計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記錄其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x±s”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17%,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08%,2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2.2 對比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顯效39例,有效8例,無效1例,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患者顯效15例,有效16例,無效17例,其治療總有效率為64.58%。2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9,P=0.0082)。
2.3 對比2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6.94±2.05)d;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3.65±4.06)d;2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1723,P=0.0216)。
膽囊切除術屬于膽道外科常用手術,主要應用于膽石癥、膽絞痛、膽囊炎和膽汁阻塞等治療,其效果顯著,臨床應用極為廣泛,但膽囊切除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延長患者住院時間,不利于患者預后[3]。然而,膽囊切除術配合以有效護理干預,可顯著減少并發癥,鞏固并提高治療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作用是采取圖標形式給患者以有效護理,使診斷、治療和護理可有序進行,減少漏項,提高護理質量,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和護理服務質量,并能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克服常規護理各方面缺陷[4-8]。本院在本組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路徑方式實施護理,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護理路徑,并根據計劃內容以及時間規劃等逐步落實,從而促使臨床治療順利開展,優化治療效果,并滿足患者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的需求,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并發癥發生率較低,住院時間較短,2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并縮短其住院時間,促使其盡快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李艷明,王雅杰.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甲狀腺手術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8):3739-3740.
[2] 葛俊.臨床護理路徑在膽結石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4):217-218.
[3] 鄒黎明.膽囊結石圍手術期護理過程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21):292.
[4] 謝哲華,曾洪財.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瘤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2):225-226.
[5] 潘凌云.臨床護理方法運用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的效果評價[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5):855-856.
[6] 陳紅梅,彭燕,周藝文.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下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9):126-128.
[7] 崔琳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8):99-100.
[8] 鐘琳,丁維彥.臨床護理路徑在膽結石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探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4):164-1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71
江西 330003 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陳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