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軒

檔案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作用,這是檔案工作自身的特性所決定的。如果國家沒有檔案,我們的工作就不可能在繼承中發展,在前進中創新。我一直在保定轄區工作,在定州任過組織部長、常務副市長,后來到北市區工作。工作中直接或間接地感受著檔案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檔案承載著歷史,反映著現實,啟迪著未來。多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有感觸:重視檔案就是重視我們的歷史和未來。
檔案工作不可或缺
檔案工作不僅關系到今天,而且關系到長遠,關系到我們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繼承、流傳和發展,是一項關系到千秋萬代的事業。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開發等都間接的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方,一種體制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形態,或者可以說檔案是國家和民族文化財富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檔案對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憑證和參考作用,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檔案在解決一些紛爭,幫助政府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檔案作為原始證據,能讓老百姓心服口服。我深有感受,檔案工作平時不起眼,也不引人注目,但是,一旦當你需要時,如果平時工作沒做好,臨渴掘井,就悔之晚矣!平時檔案管理如果不完善,會使一些長期上訪案得不到解決。一個案例是管轄區劃調整時,清苑縣的部分村,歸了北市區,歸過來一部分人,其中有20多人,長期為自己的身份而上訪,要他們的編制,這編制到底有沒有,它是全額的,還是自收的?為什么長期上訪,又得不到解決?就是因為當時移交的檔案里沒有相關信息,檔案查不出來,到現在,始終定不了到底是什么身份。還有一個案例是保定市環衛局的人下放到北市區來,一張單子說他是臨時工,臨時工情況很復雜,他自己說是長期臨時工,長期臨時工就得給他交保險、按正式人員對待等,但是又沒有相應的檔案資料能夠證明,所以沒有檔案作為依據,事情恐怕得不到解決。因此檔案管理不完善,會引發一些矛盾和沖突,解決又沒有任何依據,造成有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些案例都折射出檔案管理完善和不完善,發揮作用和不發揮作用的結果是大不相同的,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檔案工作的重要性。
檔案工作列入區黨委、
政府工作報告
我們按照市政府、省、市檔案局的要求,做了一些工作,作為我來講,支持檔案工作是分內的事。檔案工作是政府職能的一部分,在投入上,不論在人力、物力上,檔案局提出什么樣的想法,我們都全力支持?,F在政府的職能在轉變,更加強調對社會服務,對群眾服務,區委主要領導包括我,都認為檔案是記載黨委、政府工作的,是服務百姓的,是政府管理職能的一種體現,所以我們政府高度重視檔案工作。省、市檔案局的領導們也都手把手的指導、支持我們工作,取得了一點成效。
一是領導的支持、重視、認識到位至關重要。錢總是有限的,這些錢用去干什么,是做一些基礎性的檔案工作,增加一些為社會服務的職能,還是拿這些錢去做一些顯性的政績工程;如果領導不重視這塊工作,認為不用做,這項工作可有可無,那工作肯定就做不好。
二是做具體工作的人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檔案局理直氣壯地去抓工作,這是職責所系,是代表政府抓檔案工作,所以檔案工作與什么人來做也有關系。要抓工作,該給領導提供參謀的時候,提供參謀;要做些什么,主動跟領導匯報,或者跟部門溝通,所以也需要檔案部門具體工作的同志們能頂地起來。如果總覺著檔案部門就是可有可無的,干不干無所謂,守攤的,那就做不出事來。
三是檔案工作列入區黨委、政府工作報告。各級政府工作報告,是全面系統總結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下一年的工作,各個部門都希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占有一定的分量,所以文字版面很緊張,一般像國防建設、檔案、審計等一系列工作就是提兩個字,總結布置工作時,檔案就沒有專門的版塊,自“標準化新農村(社區)檔案建設工作全覆蓋”這個目標提出以后,這三年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工作總結上,都單獨提出來專門說一塊檔案工作,因為檔案工作確實做了一些工作。雖然文字不是很多,就占那么個小版塊,但是比起兩個字來,版面、分量就大多了,從中央到地方,在政府工作報告上講檔案工作,我認為只有我們北市區。
我有一個工作理念是“支持想干事,能干事,干實事的部門、系統”。部門不分大小,哪個部門都有它的職責,去完成它的職責,需要什么樣的支持,政府肯定是全力支持。只要積極努力,能做出工作,做出成績,并得到肯定,我就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還要大張旗鼓的表彰,而且工作還要安排部署。
扎實推進農村、社區檔案工作
隨著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自然村莊面臨消亡。為了真實地記錄北市區的發展歷程,留住全區各村莊的發展軌跡;為了有效保護利用檔案資源,更好的服務北市區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全區居民工作生活。2012年以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扎實推進農村、社區檔案建設工作,明確了總體思路,建立了長效保障機制,構筑了檔案事業發展的平臺。采取“以點帶面、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以“典型示范、統籌推進、鞏固提高”為主要步驟的全區農村、社區建設檔案工作三年規劃。在省、市檔案局領導的業務指導下,近三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實現了全區標準化新農村、社區檔案工作全覆蓋,全面提升了檔案工作管理水平,檔案在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百姓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北市區將農村、社區檔案建設,放在全區發展的高度,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研究,同步計劃,同步推動,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北市區農村、社區檔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副書記任組長,區政府主管副區長為副組長,同時,各鄉和街道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工作機構,專人負責,各村建立了領導協調機構,村、社區書記、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區、鄉、村三級領導協調機構的建立,順利推進了農村檔案建設工作。
北市區采取“區財政投一點,鄉財政補一點,村資金出一點”的辦法,鼓勵和倡導鄉、村加大投入,區財政三年先后投入資金150多萬元,同時帶動鄉(街道)、村資金60多萬元投入檔案室建設。
為把農村、社區檔案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完善了三項保障機制。一是責任分包工作制。各農村、社區檔案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對示范村(社區)進行責任分包,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二是“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對開展農村、社區檔案建設好的村,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三是建立績效考評獎懲激勵機制。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落實事項,并定期督導,量化考評,對搞得好的鄉(街道)、村(社區)進行表彰并大力宣傳,形成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農村、社區檔案建設的輿論氛圍。
北市區將著力點放在每個村級社區上,土地承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產權流動,殘疾人救助,養老保險,農村社保,這些群眾關心,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并推動社會歷史進程的檔案應收盡收,極大的豐富了檔案資源,同時,搭建了“業務交流學習”、“檔案下鄉入社區”、“信息服務”、“檔案規范化管理”四個平臺,為檔案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發放涉農檔案信息光盤、手冊等宣傳資料,使居民不出村,就能查閱到政府公開信息和涉農檔案信息,并現場解答社區居民問題,受到了群眾歡迎;將示范村的新農村基本情況、社保、醫保、孤寡老人、五保戶等資料建立電子檔案,為政府和居民提供信息服務;全區示范鄉(街道)、村(社區)實現了有獨立的檔案室、有較好的裝具、有檔案、有制度、有人管、有展覽室、有計算機的“七有”管理模式。
北市區檔案工作積極努力,大力開展農村、社區檔案規范化建設的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并在全市得到推廣。2014年9月,國家檔案局行政執法檢查組對河北省進行行政執法檢查的國家檔案局李明華副局長實地查看了北市區農村、社區檔案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北市區檔案工作有板有眼、有聲有色、有為有位”。這些領導們的肯定,對我們也是一種鞭策、鼓勵,說明我們活干對了,領導重視,我們就干著更有信心。
檔案工作在建設和諧社區、和諧農村,服務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檔案工作無止境,檔案服務無止境,我們要干一行,愛一行,熱愛這項事業,履好職,盡好責,在新形勢下,也搞一些探索。在今后的檔案工作中還需不斷努力,學習先進,改進不足,進一步提高為政府決策服務,為老百姓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讓檔案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社會效益與經濟效能,參與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促進地方事業有特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