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
夏天去臺灣的時候,哈爾濱還沒開放自由行,所以跟團去的。其實呢,就算當時已開放,我也沒膽子帶三個小娃娃全島自由一把。行程之緊,沒有專業人士,別說六天,十六天也下不來。
不過呢,如果是臺北一地,就太建議不跟團了。一則臺北市不大,二則民風友善,三則如果是年輕人的話,只逛西門町一地就夠啦!
聽到“町”這個字,嗯,對了,這是日據時代的產物。臺北是我們全島游的最后一站,白天對101大廈、中山紀念堂等地走馬觀花,回到酒店已經下午三點多。導游大叔說有體力的可以走下西門町,其實對團里多數年輕人來說,有沒有體力也得去!
我們是坐租車去的。司機是位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聽說我們是哈爾濱去的,有點好奇地說:“你們也說國語啊?!”哈哈,可能他接待過說著各色口音的大陸游客……我問他,那你們臺灣人都說國語?他說不是,臺南之類的地方就說方言。臺灣雖小,也是五音俱全。
司機一路上好奇地問著哈爾濱到底有多冷之類的閑話,我也從他那里知道了當地老百姓其實和大陸老百姓一樣,都認為“臺灣”和大陸是一個國家、一家人;臺灣年輕人的買房壓力不大,沒房就租嘍,尤其是臺北,房價高得驚人,買不起也沒所謂。
臺北的士價格比哈爾濱略貴,從我們住的地方到西門町,大概三十元人民幣。臺北人對大陸同胞很友善,民風也純樸,不必擔心被宰客。
言歸正傳。到了西門町,猶如邁進年輕人的購物天堂,那些在大陸高高在上的國際運動品牌,在這里非常平價。也并不在大型商場里牛氣地擺闊,好多或者連鎖或者獨立的街頭小店里都有售。
因為帶的都是小孩子,所以看到有運動品牌標志的店門就進,有些見過的款式,翻過鞋底來看,會以為價格標錯了。斷碼折扣的,折合人民幣兩三百元的很常見。
新品的價格也只是大陸專柜的五分之三左右,比如六百多人民幣的新百倫,這里正價只合四百元,斷碼的兩百多。
之前在嘉義,因為酒店在鬧市,所以也有機會逛了一下,當時看到的也是這個價格,小心眼跳出來,以為是高仿,沒敢買。后來和導游聊天,他笑了,說我們這兒的店里沒假貨……
所以這次不再手軟,很豪氣地跟小朋友們說:看上什么盡管開口,刷卡!刷卡!
小朋友們馬上瘋了。
當然,實話實說,這里的價格雖然便宜,但常常會遇到斷碼,尤其是36、37之類的小碼看上的常常沒貨,大碼就比較有福,斷碼的常常剩大碼,價格便宜到爆。另外,這里說的便宜指的是鞋,衣服之類的感覺和哈爾濱差不太多。
人買東西,往往想著也許后面有更好的,于是接著往下走。如果你的時間和我們一樣緊,這樣做肯定后悔!
我們先是大致逛了一下,挑三揀四的,后來發現還是前面的店品類全,再折回來,已經晚上八九點,大多店已關門。
明早就是回程,有些禮物還沒買全,就剩捂著悔青的腸子在街邊跺腳的份!當時大家集體表決心:下次來,一定就逛臺北!就在西門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