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
事件:
北京時間8月3日16時30分許,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境內發生6.5級地震。此次地震是中國云南省14年來遭受的危害最嚴重的地震。截至8月7日19時,已造成615人死亡,114人失蹤。
5日剛剛離開地震重災區的李克強總理對進一步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提出了“三個確保”的要求。一要盡最大努力減少傷殘和死亡,確保生命不息、救援不止。二要加強對次生災害的預警、排險和救援工作,確保不因工作不到位導致新的人員傷亡。三要切實加強后勤保障,確保災區群眾和救援隊伍的基本生活。
外媒觀點: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
中國政府在此次地震中反應及時,但由于余震多發和連降大雨,災區救援工作開展起來較為困難。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
在震前,魯甸就被認定為國家最貧困的縣城之一。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這里的生活水平與大城市相去甚遠。跟中國大部分村莊一樣,龍頭山的許多年輕人去大城市工作,以獲得更高報酬,因此,這次地震的傷亡人員很多是老人和小孩。
日本《每日新聞》
村民在山里建造的低矮房舍受損明顯。自2008年四川地震以來,中國每次發生地震都強調要強化房屋耐震性,但因為鋼筋房屋造價太高,一些民眾仍無法修建。
德國《南德意志報》
為什么中國大地震多?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塊曾是超級大陸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不斷向北漂移,在與亞歐板塊碰撞中,不僅形成喜馬拉雅山,還導致板塊交接地區多發地震。
“當前烏克蘭東南部的戰事仍在激烈進行,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人道主義危機。烏克蘭當局必須與烏東南部地方代表進行實質性的政治對話。”
——俄羅斯總統普京6日晚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雙方就當前的烏克蘭局勢交換了意見。
“再大的風雨終將平息,再深的傷痛也要過去,希望民眾互相扶持、走過傷痛,透過災難看到希望。”
——7月31日高雄發生氣爆事故,導致30人死亡、309人受傷。馬英九指出,在重大傷痛之后,也要看到愛的奇妙力量。
“慰安婦問題并不是已在歷史中淡出的問題,而是現實問題,因為只要這些受害婦女的司法和補救權未能實現,她們仍會受到人權侵犯。”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萊6日發表聲明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近70年后,日本有關“慰安婦”問題的言行仍在侵犯受害者人權,她對此深表遺憾。
“為一頓飯去點贊,為一條狗去點贊。很多年輕人每天為此花掉很多時間。從朋友圈里獲得的資訊也許重要,但就獨立思考而言,讀書最能給人提供一個安靜思考的入口和空間。”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龔曙光在書博會上表示,微信等社交工具大肆侵占了全民的閱讀時間。
“目前,所有中國周邊海上問題起因的都不在中國。我們不是麻煩制造者,也不是挑釁者,面對挑釁和麻煩,我們不得不作出反應。但是考慮到很多因素,中國作出的反應都是非常有限和克制的。”
——近日美菲在東盟外長會議上炒作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易先良作出回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