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寬
摘要:我國《旅游法的》頒布和實施,對于規范旅游市場,保護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權利,保護其正當利益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我國旅游市場的良性健康發展。本文以《旅游法》第80條為視角,分析旅游經營者旅游安全信息披露制度。
關鍵詞:旅游經營者;旅游安全;信息披露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以下簡稱《旅游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13年4月2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所謂旅游經營者,是指旅行社、景區以及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服務的經營者。其中,設立旅行社,招徠、組織、接待旅游者,為其提供旅游服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門的許可,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有必要的營業設施;有符合規定的注冊資本;有必要的經營管理人員和導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所謂景區,是指為旅游者提供游覽服務、有明確的管理界限的場所或者區域。
我國《旅游法》第八十條,規定:“旅游經營者應當就旅游活動中的下列事項,以明示的方式事先向旅游者作出說明或者警示:(一)正確使用相關設施、設備的方法;(二)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三)未向旅游者開放的經營、服務場所和設施、設備;(四)不適宜參加相關活動的群體;(五)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其他情形。”該條是對旅游經營者的安全警示義務的規定。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旅游經營者的安全警示義務。
一、建立旅游安全信息披露制度
根據這一條的規定,旅游產品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旅游安全 信息披露制度。應當對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情形向旅游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旅游產品或服務提供者對旅游者提出的有關其提供的產品或者 服務的安全性和防范措施等問題,應當及時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旅游產品或服務提供者應當聽取旅游者對其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安全性的合理意見和建議,接受旅游者的監督。
二、大力營造旅游安全文化氛圍
要大力營造旅游安全文化氛圍。政府職能部門、旅游經營者可以通過懸掛安全標語、設置安全警示等形式大力營造旅游安全文化氛圍。如在景區景點入口、乘車場站、乘船渡口、索道電梯人口等處醒目位置設立安全告知和安全標語;在景區多處設置諸如“保護遺產,請勿吸煙”、“為了您的安全,請不要盲目冒險獵奇”等安全提示;在危險點段設置如“為了您的安全,請不要翻越欄桿”、“雨雪天氣,請防止路滑摔傷”等安全警示。
三、對游客加強安全文化宣傳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引導游客遵紀守法;加強道德宣傳教育,引導游客禮貌謙讓;加強防火防盜宣傳教育,告誡游客管理好火源火種,在林區不要抽煙,保管好自己的財物。要充分發揮處在工作最前沿、與游客接觸最緊密的旅行社導游員、車輛駕駛員、賓館服務員等的宣傳優勢,要求他們在宣傳景區景點時,必須宣傳安全知識、告知安全事項,提醒游客安全旅行。同時,充分利用景區旅游服務系統、環保客運車載電視等,向游客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游客自身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乘坐游樂設施前應首先觀察在醒目位置上有無監督檢驗部門頒發的檢驗合格證。無檢驗合格證的或超過有效期的最好不要乘坐和游玩。另外,注意觀察游樂設施運營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是否規范,如發現設施周圍場地雜亂擁擠、無必要的指示和警示標志、防護裝置殘缺不全、管理和操作人員擅離職守等現象存在,說明該運營使用單位內部管理混亂,設備極有可能存在嚴重隱患,隨時可能發生事故。乘坐游樂設施時,如發現游樂設施有異常聲響、氣味、抖動、晃動等情況應及時離開設備并告知設備管理人員。游玩中,一旦發生了事故或故障被困在空中或座艙中,不要驚慌,也不要試圖采取從空中跳下等危險動作。一般來說,游樂設備都有比較齊全的安全保護裝置,運營單位也有比較安全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游客可耐心等待運營使用單位的救援。游玩時應認真閱讀游客須知,注意觀察指示和警示標志,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游玩中應系好安全帶,扣好鎖緊裝置,觀察安全壓杠是否壓好。不要隨意翻越欄桿或穿越警戒線,特別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小孩。
四、明確地向旅游者說明或者警示旅游安全事項
旅游設施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業的人員向游客提供服務時依托的各項物質設施和設備。它包括交通運輸設施、食宿接待設施,游覽娛樂設施和旅游購物設施等。近幾年,為了滿足人們在娛樂中尋求冒險、刺激的需要,游樂設施逐漸向高空、高速、高刺激性的方向發展。隨著游樂設施提升高度、運轉速度、擺動角度的不斷增大,游客身體和游樂設施承受的沖擊載荷也不斷增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游樂設施安全問題愈來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根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每年都發生多起游樂設施安全事故。國家已將大型游樂設施納入特種設備目錄,國務院第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第13號令《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對游樂設施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游樂設施的安全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的軌道。旅游經營者應在游樂設施及其附近區域的醒目位置處張貼游客須知、指示和警示標志等。
游樂設施運營使用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還應制訂并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包括技術檔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規檢查、維修保養、定期報檢和應急措施在內的游樂設施安全使用和運營管理制度。操作、管理、維修人員上崗前應進行專業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還應組織經常性的安全技術學習,不斷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員的素質。旅游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人員要事先向使用該設施的旅游者告知相關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明確地向旅游者說明或者警示未向旅游者開放的經營、服務場所和設施、設備。明確地向旅游者說明或者警示不適宜參加相關活動的群體,如病人、老人、兒童不宜參加強刺激、高驚險的游樂活動。
參考文獻:
[1]《解讀》編寫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解讀[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3.
[2]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實用版)[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
[3]楊富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釋義[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
[4]《旅游法適用問答讀本》編寫組. 最新旅游法適用問答讀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5]中國法制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學習問答[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