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廣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靈魂。登長城,讀長城,讀這部氣勢宏偉的史詩,國賓興致勃勃,閱讀長城瞬間,百感交集。我親聞國賓登長城的心聲,珍藏在心里。今天回憶起來,深感驕傲、自豪。
八達嶺長城或慕田峪長城等名勝供國賓選擇。為國賓登長城盡力是禮賓官的心愿,并協同有關接待部門,盡力為國賓游覽長城成功。
見證中國的悠久歷史
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每位美國總統訪華都踏訪長城。禮賓司為國賓游覽長城盡力的事例不勝枚舉。最為突出的是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總統登八達嶺長城,北京市有關部門全力以赴,群眾動員掃雪以及后勤人員為公路破冰開路的事,至今仍傳為佳話。尼克松總統訪華期間,游覽八達嶺長城是雙方商定的項目。
游覽長城前一天,正好天紛紛揚揚地下了大雪。溫度突降,上八達嶺的公路都被大雪覆蓋了,路面被凍住了。怎么辦?尼克松總統訪華登八達嶺長城的節目不能更換,更不能取消。根據領導的指示,動員群眾掃雪,眾多的后勤兵連夜在結冰的公路上撒鹽化凍,一直戰斗到黎明。幸好,次日清晨陽光普照,當尼克松總統一行從釣魚臺國賓館出發前往八達嶺長城時,路面已無積雪痕跡。
當天車隊駛出城外,美國朋友都大為吃驚,一夜之間,通往八達嶺長城幾十公里的公路上的雪全掃光了,唯有柏油公路烏黑發亮,路面干凈。
出發前,總統的助手曾經跟尼克松嘀咕,昨天下了大雪,乘車走幾十公里路上山是否安全。當天他們看到另一個世界,心情格外高興。當天尼克松和夫人在李先念副總理和林佳楣同志等陪同下,抵達八達嶺長城、精神飽滿地游覽這一宏偉的古代建筑時,總統連連拍照留影。雪后長城風光更加秀麗。八達嶺一片銀裝素裹。尼克松站在長城上,眺望著眼前這個壯麗的冰雪世界,心情格外舒暢。他贊嘆著說:“這的確是一座偉大的建筑、人類的奇跡。”
1984年4月28日,美國總統里根和夫人興致勃勃地踏訪長城。隨行采訪的中外記者不下百名。離開前,在長城腳下總統夫婦笑容可掬地觀看中方頒發給他們的登上長城的證書。記者紛紛搶拍這一鏡頭。
不到長城非好漢
1992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首次訪華,會見楊尚昆主席時,他引用了毛主席“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話,說我們代表團的成員也都想去當一回“好漢”。當他登上長城時,十分高興,贊嘆聲不絕。
在晴朗的日子里,國賓登長城都爭著登至最高烽火臺。1978年6月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登八達嶺長城。他登最高的一個烽火臺之后,又登另一側長城最高烽火臺,登上兩個制高點,極目遠眺長城內外,興致甚濃。
1 9 8 2年1 2月約旦國王侯賽因·本·塔拉勒訪華,國王和努爾王后登上長城,在一片歡笑中合影留念。國王站在烽火臺上,凝視遠方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和蜿蜒崎嶇的古老長城,陷入深思之中,久久不愿離開。令人難忘的努爾王后懷抱她剛滿周歲的小公主攀登長城。她還騰出手來,向游客揮手致意,一直登到最后的一個烽火臺,才把小公主交給同行的保姆。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偕其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訪華登長城那天,陽光明媚,蔚藍的天空,飄著片片白云。女王興致勃勃地登上長城。她在一處烽火臺逗留片刻,環顧周圍山巒的美好景色,從手拎的小皮包內,取出一架微型照相機,讓菲利普親王為她攝影。英國廣播公司還將女王登長城的全過程現場轉播至英國,長達數小時。
1992年10月24日,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陛下懷著極大的興趣前往八達嶺游覽長城。天皇一直登上第3烽火臺,陛下贊嘆說,萬里長城十分壯觀,確實是項了不起的工程,人們親眼看到才會有深切體會。天皇登到通常國賓登的高度時,陪同人員勸他不要再登了,但陛下說,他們再攀登一段。天皇及皇后又興致勃勃地攀登一段。然后倆人情不自禁地手拉手轉身微笑面對群眾和記者,記者趕忙拍下這難得鏡頭。據介紹,明仁天皇是登八達嶺長城第178位國賓。
1998年6月10日,年逾八旬的意大利總統斯卡爾法羅來到長城。這位來自西方國度的總統,聽取了長城的介紹后,好像沉醉在悠久的歷史之中。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在長城上大步地奔跑起來,警衛們不知發生了什么“情況”,只好拼命地跟著狂奔。總統跑了有二三十米,才意猶未盡地站住。
中方陪同人員問:“總統先生一定有很多感觸吧?”。斯卡爾法羅總統稍思片刻,然后很嚴肅地說:“在這么偉大的建筑物面前,最好什么也不要說,沉默代表了一切,中國人的確偉大。”
和平友誼的萬里紐帶
1954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游覽了八達嶺長城。也正是從那時起,八達嶺長城古老雄關,開始了它新的歷史使命。迄今,這里已先后接待了400多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以及眾多的世界風云人物,他們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留下了對偉大長城的無限感慨。
國賓登長城后幾乎都留下他們的豪言壯語。《中國長城博物館》陳列著各國元首、政府首腦登長城的照片、題詞、互贈的禮品文物等。這又形成了八達嶺長城一個特殊的景觀。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多·德拉魯阿認為:“游覽人類最偉大的奇跡——長城,心情是不能用于語言來表達的。長城是人類友誼和平的紐帶”。
委內瑞拉共和國總統查韋斯幾乎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寫道:我們來到了長城,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千年神圣的力量,許多熱情友好的人民生存在它的保護之下。我們會把這所有的一切,像朵花兒一樣放在心里帶回國去。我們要把委、中團結真實的友誼發揚光大。
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動情地寫道:如果我不曾站在這歷經風雨、令人景仰和驚嘆的雄偉景觀面前,那么我就不能說我到了中國。長城飽經歲月滄桑,仍傲然屹立,令所有的來訪者肅然起敬。長城偉大!中國的古老文明偉大!中國人民世世代代表現出的創造精神偉大!endprint
烏拉圭總統桑吉內蒂在1988年游覽過八達嶺,1997年4月 22 日,他再次登上了八達嶺長城。他站在城墻上靜靜地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長城。這時景區陪同官員友好地對他說:“我知道總統先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畫家。在這里,您是不是在想畫一幅畫呢?”總統笑了,掏出速寫本,很瀟灑的幾筆就勾畫出了長城的雄姿。并在畫上寫道:古老的中國文化都體現在長城上了。
他把這幅作品連同速寫本,愉快地送給了當時的景區陪同官員吳進存,他也代表八達嶺長城回贈了一幅他自己的書法作品“愿八達嶺長城永遠在您的心中”,交換紀念品后兩人緊緊地握手表示祝賀。
為適應我國外交事業發展的需要和展示長城文化的精彩,八達嶺長城利用復建關城古建筑,修建了一座專門用于外事接待的“元首接待廳”。在這里向登長城的各國元首、首腦頒發登長城紀念證書和贈送紀念品。
2004年9月7日圣盧西亞總督皮爾萊特·路易茜游覽八達嶺長城。她在留言簿上寫道:“這是多么震撼人心啊!我將永遠珍藏這次游覽長城的記憶。長城是和平、和睦和世界美好愿望的象征。” 她自己深感榮幸,她成為第400位登八達嶺長城的在任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登長城后她榮幸地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第400位登八達嶺長城紀念證書》以及中方贈送的“八達嶺長城紀念磚”。
1997年 5月 5日,科特迪瓦共和國總統和夫人到八達嶺長城參觀,回到接待廳接受了“登城證書”之后,景區陪同官員笑著說:“今天是總統閣下的65歲生日。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我們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賀!”隨后捧出了一座工藝品的老壽星,壽星旁邊刻著一副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所有在場的隨行人員一時都愣住了,過了一會兒,他們才猛然醒悟過來。激動地大叫起來:“哇,中國人知道我們總統的生日!”,“中國人在長城上為我們總統過生日”。這條新聞在科特迪瓦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長城象征攀登權力高峰
使我感興趣的是,有的國賓攀登長城,把它象征攀登權力高峰。歐洲一些國家的執政黨或在野黨領袖訪華,都爭著登長城,在長城亮相,甚至在游覽長城也不忘他們的競選活動,在攀登長城時借機大做文章,攀比高低。
1975年10月31日聯邦德國施密特總理在中方一位部長陪同下游覽了長城。那天天氣很好,晴空萬里。施密特總理爬上長城的烽火臺后問道,“施特勞斯先生爬到了什么高度?”有人說,他爬到了最高處,成為中國人所說的好漢。盡管施密特身體不太好,但仍奮力爬到了長城的最高點,并笑著說:“我只會比他高,絕不會比他低。”
原來1975年1月16日聯邦德國反對黨基社盟施特勞斯應邀訪華時也登長城,他很高興地游覽他"從小學課本上就向往的長城"。聯邦德國的大選定于1976年9月舉行,德國記者說,“聯邦德國的大選的競選活動已在中國長城開始了。”
1981年2月密特朗作為社會黨領袖率領法國社會黨政治代表團訪華。訪華期間,他忘不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之說。不料,攀登途中突然喘不過氣來,臉色刷白,他只得止步休息,片刻之后,剛緩過氣來,他又一個勁兒向上攀登,終于登上最高處。飽覽長城內外美麗雄偉的景色。攀登長城堅定他在法國大選必勝的信心。
2002年2月22日,幾乎是尼克松總統登臨八達嶺長城之后整整30年的時間,美國時任總統喬治·沃爾克·布什,特意安排游覽了八達嶺長城。在長城上,他問身邊的導游:30年前,尼克松總統攀登到哪里?導游指著城墻告訴他就到達這里時。布什總統說:“OK,我要再向前走幾步,我要超過尼克松總統當年的紀錄”。臨行前,布什總統在簽名簿上寫下了“祝愿中國人民永享和平與好運”。
古老長城承載新的使命,它架起連結世界的彩虹,為世界和平傳友誼。五洲四海的賓客,一次又一次歡聚在這里。眾多的世界風云人物,相繼光臨這古老的圣地,讀長城,談笑風生,共敘友誼。長城已成為新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座豐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