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妮麗
這兩年是國外選美賽事進入中國最密集的階段,“國際模特大賽”等掛著模特大賽頭銜的變相選美活動如雨后春筍?!暗菄鴥群芏噙x美大賽和模特大賽概念混淆?!北本┙浡撐幕瘋鞑ブ行目偨浝?、美麗世界小姐大賽組委會副秘書長蔡然表示,老百姓對于中國政府給出的“模特是一種職業,選美是社會活動”的釋義聽得一頭霧水。人們甚至發現參加選美比賽的選手幾乎全部是職業模特,模特似乎在通過選美來為自己找到另一個發展的渠道,使模特在瞬間變成“小姐”、“小姐”變成“模特”,兩者的區別和界限在中國被徹底混淆了。
選美大賽不等于模特大賽
如果選手在賽后需要為大賽組委會服務一年,做許多慈善和公益等社會活動,它就是“選美”;如果選手和正規模特公司簽約,被服裝設計師和其他行業所選用,它就是“模特”。 除此之外,模特大賽還在許多“關鍵問題”上與選美有本質上的差別。 比如評委,模特大賽在評委選擇上需要“專業化”,由設計師、攝影師、化妝師、專業模特和服裝院校專家等和模特產業相關聯的學者組成,這樣選拔出來的模特才會擁有市場。
所以,越是專業化、職業化的賽事,評委就越需要專業化。比如內衣模特大賽,評委中必須要有內衣設計師,因為內衣模特直接面對的客戶就是設計師;要有畫家或雕塑家,因為他們了解人體結構;要有時裝雜志的編輯,因為內衣模特的職業范圍包括平面模特……
再比如賽事運作的管理體系。拿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舉例,它面向社會,就必須符合16-20歲的報名年齡段,在全國各地設立分賽區進行層層選拔,最后進行總決賽,它屬于網絡式的選拔。中國職業時裝模特大賽通過院校報名,走的又是另外的渠道。兩者的管理體系完全不同。
選美提升經濟和城市品牌
選美在西方已有很長的歷史,美國人1921年在新澤西州舉辦了世界上第一次選美活動,其目的就是吸引游客。
據介紹,在國外,世界級選美賽事由于運作成熟,都有固定的贊助商,往往給賽事帶來上億美元的收益。
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年,大家一直過著艱苦的日子,但是英國人埃里克·莫利預見到了即將開始席卷全國的新的樂觀主義心態。那時,他經營著斯特蘭德的學苑舞廳。當他得知要在泰晤士河的南岸舉辦“不列顛節”時,就開始盤算怎樣好好地賺上一筆。
他意識到,只要在他的舞廳舉辦一場選美比賽,鼓勵參加“不列顛節”的游客跨過滑鐵盧大橋前來觀看選美比賽就行了。此次比賽不能與任何過去的選美比賽雷同,必須與在南岸舉行的慶?;顒酉鄥f調。于是,埃里克·莫利有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想法——要選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性。
“世界小姐”大賽便由此誕生了。這場比賽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受關愛的盛典之一。誰又能預測到,這竟會成為英國兒童慈善事業最大的資金募集者之一呢?現在這項活動已經令人難以置信地募集到了1億英鎊,這主要是由于“世界小姐”在過去50多年里造就的極為強大和知名的品牌效應。
選美之所以有生命力,得益于其與經濟聯姻所創造的神話,并在世界各地不斷地得到驗證。1952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美國首次舉辦“環球小姐”選美大賽,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大復蘇。這次比賽成為美國經濟史上的一個神話,人們嘗到了選美帶動經濟的甜頭。
但是,目前國內市場上出現的“選美”賽事過多過濫。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產生了眾多冠以國際的選美比賽或者模特大賽,對主辦城市的品牌影響和旅游產業影響并不大,有的作為商業宣傳運作僅限于局部,甚至連全國都算不上,成為有名無實的選美賽。
中國進入“泛美時代”
有學者指出,中國已進入一個“泛美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市場上出現的“選美”賽事過多過濫,而且缺乏成熟的模式,選美產業畸形?!斑x美”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改變?如何審視中國的“美麗經濟”?
其實,選美大賽在國外有著很長的歷史,而國外文化市場相當成熟,這就意味著他們只能獲得一個社會平均利潤,甚至更少,而發展中國家剛剛起步的文化市場無疑是一個富礦,這也是現在發達國家熱衷于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比如每年高額的承辦費用,這其中固然包含一部分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中國文化市場的不成熟,選美產業還比較畸形。
“世界小姐”,這個被認為是目前最正規的、影響力最大的選美大賽,自2003年在中國推廣以來,一直引領著中國選美產業的發展,成為中國“美麗”經濟的代名詞和風向標,是中國選美的“巔峰之所”。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商人看好“選美經濟”的潛藏經濟價值而趨之若鶩時,誰也不能回避其潛在的“負效應”:“泛選美現象”正誘發“社會浮躁病”。
近年來在社會上引發的整容熱潮,許多城市每到節假日,大大小小的整容醫院人滿為患,而在接受整容手術的人中竟有將近一半是在校學生。
小到割雙眼皮墊鼻子墊下巴,大到磨頜骨、吸脂隆胸甚至拉骨增高,許多人寧可節衣縮食,也要把自己整理得“美”一點。
有專家表示,美女經濟搞得好就是一門時尚產業,比如南美一些國家,他們的經濟就是以選美經濟為最大的亮點。
每年的香港小姐競選也拉動了電視文化、旅游等產業。關鍵在于要把美女經濟辦好、辦精、辦強……
中國選美還處于嬰兒階段
美女不是一個洋娃娃,她需要擁有良好的內在氣質,擁有才藝,而且還要擁有出色的領導能力。當選的國際小姐要在之后的時間里承擔起傳播友誼、和平,增進不同文化交流的使者,因此只有外表的美是遠遠不夠的。
顯而易見,選美賽事在中國還處于“嬰兒階段”,對于選美的觀念,中國人一直重復著自己的好奇心,而尚未形成一個選美的“中國個性”。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選美賽事在中國舉辦,應該讓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國的文化、中國女性的魅力在其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對此,新絲路模特公司總經理、第52屆世界小姐大賽評委李小白說,中國的選美熱潮剛剛開始,中國作為人口眾多的國家應該有自己的一個選美品牌,讓世界注意中國。
“美女經濟”在國內的興起不是偶然的,興起的原因之一在于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強烈的競爭意識。
表現在個人身上,是人與人之間競爭意識的增強,而體現在企業和商家方面,則是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
巨大的競爭壓力逼迫企業調動一切積極性,尋找商機,或者是直接獲取利益,或者是通過參與選美運作,間接得利。
當然,西方成功的選美運作先例,無疑是中國企業參與選美運作的生動教科書。中國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巨大市場。近年來,中國發展非常迅速,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打上“中國”標記的選美比賽會吸引更多的關注。
同時,中國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有著充裕的美麗消費能力和足夠實力的贊助商參與選美賽事,前景是非常誘人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