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牛可可 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農牧局 453003
近年來新鄉縣養殖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了進一步摸清全縣養殖業生產的實際狀況,我們對全縣的養殖業生產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
(1)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新鄉縣為典型的平原地區,交通運輸便利,有利于畜牧養殖業的發展。近年來全縣積極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穩定雞、豬生產,大力發展牛、羊養殖和奶業工程,使全縣畜牧業成為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農業增長的支柱產業。全縣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奶業發展年活動為重點,實施科技興牧、依法治牧和以工強牧,積極推進規模化飼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營銷戰略,實現了畜牧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顯著。按照“全覆蓋、無縫隙、應免盡免、不留空擋”的要求,每年春秋兩季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常年補免補防工作。鞏固、完善動物疫情監測網絡,全面開展疫情監測。完善應急預案,搞好“三項”儲備,加強疫情控制預備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防控應急處置能力。扎實做好各環節檢疫監督工作,動物防疫工作實現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3)服務體系比較健全。全縣組建了鄉、村兩級動物防疫隊伍,改變了過去防疫體系線斷、網破和人散的局面,在動物防疫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廣大養殖戶稱為畜禽“保護神”。豬主要免疫豬瘟、口蹄疫和藍耳病等疫病,散養戶采取春秋兩季免疫、月月補免的措施,規模場按免疫程序執行。免疫密度規模場和散養戶均達到100%。
苗種供應有缺口,引種存在風險。大部分養殖戶只能依靠從外地引進苗種進行生產,引發疫病的風險大。部分場戶養殖管理欠規范。只注重養殖效益,無視環境保護,畜禽糞尿等污染物到處堆放,影響環境。養殖場(小區)規范化程度不高。盡管近幾年規模化養殖發展較快,出現了一批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小區和規模場,但就整體而言,大多數小區(場)規范化程度不高,存在基礎設施不健全等現象。
(1)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要加強對種苗繁育場和種畜禽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凡是能夠提供苗種、帶動農民發展生產的養殖場,都要在融資、用地、稅收及審批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和幫助。在發展外來品種和雜交品種的同時,推廣自己的特色品牌。要加強畜禽品種改良和品種改良隊伍建設,推廣人工授精技術,節省繁殖成本,減少配種過程中的疫病傳播,最大限度為養殖業提供優質苗種。
(2)加強市場保障體系建設。建立保護養殖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養殖戶與市場有效對接,規避養殖市場風險。要構建市場營銷網絡和營銷隊伍,建立畜禽產品交易市場,為養殖戶搭建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3)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理順執法體制,嚴厲打擊妨礙和擾亂執法監管工作的違法行為,強化執法環境建設。
(4)全面落實國家有關扶持政策,擴大項目支持面,重點扶持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在用水、用電等方面提供更為寬松的政策支持。運用政策統籌解決畜牧業用地矛盾,創新模式,發展節約用地畜牧業,創新思路,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用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