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化工業及其現代性根源——從“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說起

2015-03-26 20:51:06吳花花
關鍵詞:文化

吳花花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學院,北京100875)

1947年,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又譯為阿道爾諾、阿多爾諾)合作出版了《啟蒙辯證法》一書。該書可以說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經典性作品,集中對現代理性及其啟蒙作了深刻反思和否定性批判。由阿多諾主筆的第二章“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將“批判理論”的鋒芒直指彌漫于晚期資本主義文化機體之內的總體性力量——文化工業。

“文化工業”這一概念的選用有其特定的所指。阿多諾在晚年寫的一篇文章中,回憶道:“在草稿中,我們使用的是‘大眾文化’,后來我們用‘文化工業’取代了這個用語,旨在從一開始就把那種讓文化工業的倡導者們樂于接受的解釋排除在外:也即,它相當于某種從大眾當中自發產生的文化,乃是民眾文化的當代形式。但是‘文化工業’與民主藝術截然不同,必須嚴格加以區分。……在其所有的分支中,文化工業的產品都是或多或少按照特定的意圖、專為大眾消費而量身定做出來的,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種消費的性質。文化工業的各個分支在結構上相似,或至少彼此適應,因而自成系統,渾然一體。而這種局面之所以成為可能,全賴當代技術的能力以及財力與管理的集中。”[1]42可見,阿多諾所要批判的是當代文化工業,它不同于民眾自發產生的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而是一種自上而下建構起來的、內部彼此協調一致的文化工業體系,該統一體系決定了大眾的文化消費性質。

文化工業體系的建立實際上即是在文化領域采取工業化的組織形式。商業利益集團掌握資本與技術,成為了文化工業的操縱者,為文化產品的生產過程提供資金的支持,并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組織和協調,包括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進行批量化生產,對生產要素進行高效化的科學管理等等。整個生產過程和組織結構體現為相互交織、彼此適應的統一系統。該文化工業體系面向大眾,決定了大眾的文化消費景觀,引導大眾文化消費趨勢,根本目的在于牟取利潤。

一、文化工業的具體表現及其后果

1.標準化

文化產品受文化工業的總體性制約,所有的產品遵循固定的模式,生產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文化產品有著特定的內容,都是由精心測算和設計制作出來的,成為某種單質整體的樣品和復制品。如果有變化的話,那也只是表面和細節的變化。“機器始終在同一地方運轉著,它在決定消費的同時,把所有未經檢驗的事物都當成風險排除在外。”[2]121可以說,文化工業維持著僵化不變的同一性,將所有新生事物排除在外。

文化工業的標準化帶來的必然后果可想而知,所有的文化產品是在同樣的機制下生產出來的,貼著同樣的標簽生產出來的,顯然已經不存在個性和審美的內在張力了。這進一步的后果必然是大眾的意識將最終來自于制造商的意識,“社會所依憑的每個人,都帶上了社會的烙印:他們看似自由自在,實際上卻是經濟和社會機制的產品。”[2]140大眾不知不覺地成為了文化商品消極被動的接納者,沒有批判反思能力,當然規模化、標準化的文化工業體系不需要、也不允許大眾有反思批判的能力。“在文化工業中,個性就是一種幻象,這不僅是因為生產方式已經被標準化。個人只有與普遍性完全達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沒有問題的。”[2]140

2.技術化

沒有現代科技手段,文化工業產品的大規模批量復制就不會成為可能,也就不會有文化領域的工業化。可以說,技術是文化工業的必要條件。不僅如此,現代科技常常與經濟資本相結合,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通過現代大眾傳媒,如廣播、電視、電影、流行音樂等,實現了文化工業對社會整體的嚴密控制。

所有行業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相互交織的統一系統,正是憑借這一系統,利益集團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過對社會和個人進行教化、馴服和掌控的機會,此時,官方意識形態不僅主導著公共領域,也充斥著私人空間,每個人在閑暇時間里,也“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商提供給他的產品。”[2]111

馬爾庫塞更進一步指出,“在技術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經濟都并入了一種無所不在的制度,這一制度吞沒或拒斥所有歷史替代性選擇。這一制度的生產效率和增長潛力穩定了社會,并把技術進步包容在統治的框架內。技術的合理性已經變成政治的合理性。”[3]7技術的進步與運用,讓社會制度形成無所不在的統一整體,較高的生產效率和增長潛力似乎為其存在直接提供了合理性證明,并進一步排斥了替代性選擇的可能。

3.商品化

文化工業的商品化特征首先體現在文化工業生產具有一定等級次序的批量化產品。生產者會根據社會統計學的數據,依據收入狀況的差異,將消費者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從而生產具有一定等級次序的批量化產品,消費者就可以選擇適合于自己類型的批量產品的類型。

其次,在競爭社會里,批量化商品需要廣告的包裝和推銷。廣告作為一種宣傳形式,贏得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雙重好感,因為廣告不僅便于消費者選擇商品,節約時間,而且幫助商家推銷商品。

最后,批量化的文化商品必須按照統一的等價交換原則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商品,簡單而言即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那么商品就必然要按照統一的等價交換原則在市場上進行交換。文化商品也不例外。但此時就會出現傳統意義上的“藝術”與市場交換邏輯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一方面,所謂的交換原則,即“把人類勞動還原為社會平均勞動時間的抽象的一般概念,因而從根本上類似于同一化原則。商品交換是這一原則的社會模式,沒有這一原則就不會有任何交換。正是通過交換,不同一的個性和成果成了可通約的和同一的。這一原則的擴展使整個世界成為同一的、成為總體的。”[4]143換言之,交換原則實質上是一種同一化原則,通過同一化原則,實現不同商品價值的計算、量化及其相互間的交換。另一方面,純正的藝術應該具有審美所要求的自律性特點,即指藝術家只從藝術品的內在聯系來進行創造,而不受其他外在因素,如市場等的影響,不僅如此,作品還內在地具有超越、否定既存現實的性質。“藝術之所以是社會的,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生產方式體現了其生產過程中各種力量和關系的辯證法,也不僅僅因為它的素材內容取自社會;確切地說,藝術的社會性主要因為它站在社會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具有對立性的藝術只有在它成為自律性的東西時才會出現。通過凝結成一個自為的實體,而不是服從現存的社會規范并由此顯示其‘社會效用’,藝術憑藉其存在本身對社會展開批判。”[5]386藝術就其自身的價值來說,乃是以人的自由創造的形式世界超越日常生活世界,借此來成全或者反省人的生命存在。上述的兩個方面反映出交換原則的運行邏輯與傳統藝術的自律性及批判性品質之間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當藝術作品作為一種商品,即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時,在市場流通領域,必然受制于等價交換原則,從而用同一性原則取代了內涵與作品本身的豐富性、獨特性,把所有不同質的商品進行同質化計算、標價和交換。這即是商品化的必然后果,此時“普遍性交換原則從總體上奪取了文化的位置,文化便喪失了它那有代表性、瞻望前景性的反抗力量。這樣,文化不再針對社會普遍性來增強特殊性的力量,而是成為普遍性的執行機構。”[6]189

4.意識形態化

標準化商品排斥個性,技術實現了文化工業對社會整體的嚴密控制,市場交換原則使得藝術品成為商品,豐富性、獨特性最終歸于同一性。可以說,文化工業的標準化、技術化及商品化最根本地體現為工業體系的意識形態化特征。

文化工業的意識形態化突出體現為文化工業的目的在于,不斷地生產文化工業所需要的消費者,這種消費者只需要被動接受文化工業的產品,無需對現實進行認識、反省或反抗。“文化工業的總體效果是反啟蒙。正如我與霍克海默曾經指出的那樣,在這種反啟蒙的行為當中,作為進步的、對自然的技術統治的啟蒙變成了一種大眾欺騙,繼而又被轉化為奴役和鎖銬意識的工具。自主、獨立的個體有意識地行使判斷,做出決定,而文化工業則妨礙這種個體的發展。”[1]42如果有人想要保持自己的主體性,那么他會因自己異于群體的個性而被視為異己分子。在這一大前提下,文化在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的進程中,對人類社會的啟蒙功能越來越微弱,而對人類的欺騙和蒙蔽越發明顯,文化也開始走向自身的對立面。此時,文化工業儼然成為了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有意識的人格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得勢,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傳染作用而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觀念轉化為行動的傾向,是組成群體的個人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他不再是他自己,他變成了一個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7]22

阿多諾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大眾文化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與控制,已經墮落成了操縱大眾意識,扼殺人類個性與自由的工具,而這正是當代資本主義中集權主義罪惡本質的表現。無獨有偶,馬爾庫塞也看到當代工業社會的極權主義性質,認為當代工業社會是一個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因為它成功壓制了這個社會中的反對派和反對意見,壓制了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從而使這個社會成了單向度的社會,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在發達工業社會發展的現階段,物質的和文化的制度……運用它的權力和效能,通過把心靈與事實、思想與被要求的行為、愿望與實在同化起來的辦法,阻礙新的主體的出現。同時它也反對這樣一種觀念,即用‘來自下層的控制’去取代現在盛行的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意味著質變的到來。”[3]199

文化工業實現了自上而下整合的過程,即把統治階級意識形態轉換為統治意識形態的過程。可以說,在阿多諾思考的語境中,文化工業就是阿爾都塞所謂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這與由政府、行政機構、軍隊、警察等組成的“強制性的國家機器”不同,而是一種“以各具特點的、專門化的機構為形式”,直接顯現于人們面前的“實體”,阿爾都塞特別強調:“只有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投入使用才能把統治階級意識形態變成統治意識形態。”[8]52

二、文化工業的現代性根源

霍克海默、阿多諾所描繪、批判的文化工業最鮮明地體現在20世紀資本主義得到充分發展的美國。從深層內在淵源來剖析,我們會發現,文化工業的產生及發展有著深刻的現代性根源,文化工業不是歷史的偶然事件,而是現代性發展的必然后果。

1.自我意識的覺醒

現代性首先是人自身力量的發現,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在西方,自我意識有一個由隱而顯的過程,現代性因素也逐漸鮮明。

在古希臘時期,人還不具有主體的地位,許多哲人在尋求世界的本源,尋求萬物的統一性,他們常常是將目光投向外界,用具體事物或是抽象的概念來統籌世界萬物。例如,泰勒士認為萬物的本源是水,通過原始性的水,從而使一種神圣的動力貫穿于宇宙之中。阿那克西米尼認為世界的始基是氣。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玄同的宇宙,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一團永遠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分寸燃燒與熄滅。德謨克利特則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與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質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虛空中運動著的原子構成。到柏拉圖則提出理念論,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和模仿的模型,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據和追求的目的。從眾多哲學家的學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古希臘時期,包括人在內的世間萬物都是源于始基并且復歸于始基,當時人的自我意識尚未覺醒,沒有處于主體地位,人還只是本體世界的現象,人的思維活動和心靈活動也只不過是本體本身固有的功能,依靠于原子的運動,或是火、水等一些具體事物的運動與變化,抑或是理念等一些抽象實體的派生。

直到17世紀,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命題的提出,自我意識顯現出最初形態。笛卡爾的懷疑是釜底抽薪式的懷疑,為了尋求真理,清除各種錯誤觀念,他懷疑一切,甚至是上帝的存在,在沒有清楚明晰地確認之前,他不往確定性的范圍內添加任何東西,而與此同時,在懷疑一切時有一樣東西是不可置疑的,那就是“我正在懷疑”,由此笛卡爾推出了作為心靈的“我”的存在,一個心靈、理智、智力或理性的存在。通過這樣一個普遍懷疑而追求真理,并在此基礎上尋求對上帝存在的證明。雖然不可否認,在本體論上,笛卡爾依然堅持自我源自上帝,但是在認識論上,人的自我意識之光照亮了上帝的存在。

人的自我意識在康德哲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康德提出“人為自然立法”,人成為自然界的標準,自然界規律只不過是人的知性整理經驗知識的結果,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也就是說,是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我們甚至不能認識事物的真象,而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這實際上說明,不用尋求人的認識與外界事物的一致相應,人類不再自動地服從外部客觀的力量,轉而相信通過主體的活動,可以使外部適應主體內在的需要,這樣一場哥白尼式的哲學革命彰顯了人的自我意識,從而徹底確立人的主體性原則。

2.主體性原則的確立

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意識的自明性證明最終確立了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體現為人的自主性的展開,這進一步表現為兩個方面,包括人的理性的自信及運用、人的世俗化訴求。

(1)理性的崛起及其普遍化

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實質上是一場理性啟蒙運動。康德在《什么是啟蒙運動》這篇文章中,深刻指出,“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9]22這句口號成為了啟蒙時代的最強音。主動地、公開地運用自己的理智,每個人有理性能力判斷什么東西對自己而言具有價值,并且應該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外在生活方式和內心良知信仰。“赫爾德提出這樣的思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獨到的做人的方式。”[10]33不僅如此,現代法律制度為人們的自由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防止個人受到來自社會、國家、他人的權利侵害。

人的理性在現代社會中首先體現為工具主義理性。工具主義理性,“指的是一種我們在計算最經濟地將手段應用于目的時所憑靠的合理性。”[10]5工具主義理性的度量尺度是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即我們通常所謂的“效率”。當個體被理解為一種懂得自我保存、服從自己的經濟人時,個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就不再受制于外在實體,如置身于其中的傳統、上帝等,“一旦社會不再有一個神圣機構,一旦社會安排和行為模式不再立足于事物的秩序或上帝的意志,這些社會安排和行為模式在某種意義上就可以嬗變由人。”[10]6此時,我們周圍的存在物失去了它們在存在之鏈中的地位和意義,就容易被當作個人實現其目標的工具。

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激勵著現代理性的確立和發展。牛頓經典物理學范式對人們有著深刻的影響,運用實驗、邏輯和數學方法,用簡單的定律對紛繁復雜的自然進行了本質和規律上的描述,人類對自然界了解得越透徹,越證明人類理性的勝利。不僅如此,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在印證著工具主義理性的強大力量。知識就是力量,作為一種解放的力量,科學獲得了話語的霸權,導致現代人將理性歸結為“算計”的生活秩序、功利主義的道德論和實用主義的價值觀,形成有效的科層管理體制。

工具主義理性力量的展開必然伴隨著理性的普遍化過程,應該說,正是理性的普遍化過程顯現了工具主義理性的力量。自我意識首先體現為個體理性,但個體不是孤立的、斷裂的原子式個體,個體作為類存在的個體,必然與其他個體有某種共性,這種共性構成了理性普遍化的基礎。更進一步地,理性自身具有普遍化的內在沖動,在主體性擴充的過程中,總想要凸顯自己,影響甚至奴役他人。這種內在沖動為理性普遍化提供了基本動力。工具主義理性的普遍化在文化工業體系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在文化生產領域采取工業化的組織形式,進行標準化、技術化、批量化的商品生產與交換,整個文化產業體現了對效率與利潤的崇拜和追求。可以說,理性普遍化必然伴隨著同質化、商品化和標準化。

(2)現代人的世俗化訴求

發生在16、17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不僅把世俗生活從上帝和教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同時也對人們的道德觀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查爾斯·泰勒看來,逐漸發展為現代性的種種隱憂,即原子式的個人主義或自戀主義所導致的種種“隱憂”,“所謂的隱憂,是與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相伴而生的人類深層次的倫理價值沖突和政治認同危機,是社會繁榮和富庶背后所隱藏的分裂之隱患。”[11]

“人們過去常常把自己看成一個較大秩序的一個部分。在某種情況下,這是一個宇宙秩序,一個‘偉大的存在之鏈’,人類在自己的位置上與天使、天體和我們的世人同儕共舞。宇宙中的這個等級秩序曾反映在人類社會的等級結構中。人們過去總是被錮鎖在給定的地方,一個正好屬于他們的、幾乎無法想象可以偏離的角色和處所。借助于懷疑這些秩序,現代自由得以產生。”[10]3在傳統社會中,這些秩序雖然給予我們行為以限制,但與此同時,也賦予我們的行為及社會生活以意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代社會,現代的人們失去的不僅是自己處于其中的更大社會和宇宙視野,還失去了某種重要的東西,如“生命的英雄維度的失落”,“人們不再有更高的目標感,不再感覺到有某種值得以死相趨的東西。”[10]4此時,自我不僅獨立于固定的目的論的宇宙秩序,而且自身成為了意義的規定者,一切的意義和價值來自于自我選擇和自我創造的活動之中。由此,整個宇宙不是呈現意義的自在存在,而是成為了實現個體目的的工具領域,可以說,宇宙在被對象化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其原有的魅力和神圣性,這個過程被馬克斯·韋伯稱為世界的“祛魅”過程。

人們不再受神圣秩序的約束,不再追求神圣價值,這必然導致的道德后果是人們追求世俗化價值。在中世紀的教父哲學和經院哲學覆滅之后,當人們不再為原罪而苦苦贖罪時,在彼岸世界的天堂神話幻滅之后,人們開始尋求肉身解放,尋求物質層面的欲望滿足。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人們的娛樂化訴求正是世俗化的具體體現之一,這也為文化工業娛樂大眾提供了心理基礎。如果說,在文化工業發展早期時,文化工業迎合了大眾的娛樂需求,那么,隨著文化工業的深入發展,文化工業漸漸強化并主導了大眾的娛樂需求,并借此控制、奴役大眾。當人們只顧及自己的個人生活時,當人們只關照肉身的滿足與享受時,這將帶來必然的嚴重后果是,人們將失去更為廣闊的視野,使自己的內心趨于封閉,生活缺少意義,缺少對他人及共同體的關心,這樣的個人生活必然平庸化和狹隘化。

這將進一步為極權社會埋下伏筆,這種極權社會不再表現為傳統意義上的暴力專制社會,而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呈現出新的特征,表現為托克維爾所謂的“溫和的專制主義”,“無數的相同而平等的人,整天為追逐他們心中所想的小小的庸俗享樂而奔波,他們每個人都離群索居,對他人的命運漠不關心。在他們看來,他們的子女和親人就是整個人類。……在這樣一群人之上,聳立著一個只負責他們的享樂和只顧他們的一生的權力極大的監護性當局。這個當局的權威是絕對的,無微不至的,極其認真的,很有預見的,而且是十分和善的。”[12]869可以說,原子式的個人、庸俗享樂式的個體必然是精神封閉的個人,過著一種平庸化、狹隘化的生活,孑然一身,缺少與同伴聯合的動力和機制,缺少對專制主義的必要警惕和防備,為專制主義敞開大門。

[1][德]西奧多·阿多諾.文化工業述要[J].趙勇譯.貴陽:貴州社會科學,2011,(6).

[2][德]馬克斯·霍克海默、西奧多·阿道爾諾.啟蒙辯證法[M].渠敬東,曹衛東 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 譯.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4][德]特奧多·阿多爾諾.否定的辯證法[M].張峰 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5][德]阿多諾.美學理論[M].王柯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 [德]格爾哈特·施威蓬豪依塞爾.阿多諾[M].魯路 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7][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利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8] 趙勇.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法——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9][德]伊曼紐爾·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10][加]查爾斯·泰勒.現代性之隱憂[M].程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11] 韓升.查爾斯·泰勒對共同體生活的追求[D].上海:復旦大學,2008.

[12][美]托克維爾.論美國民主[M].董果良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538国产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 91| 成人夜夜嗨| 欧美色图第一页|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九一九色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97久久精品人人|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毛片免费网址|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h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毛片一级在线|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高清| 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在线网|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操国产美女| 亚洲一级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伊人久综合| 99er精品视频|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 无码日韩视频|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操国产美女|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