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運營商的短信業務增長的確在放緩,但是跟iMessage、微信之類的通訊工具有沒有關系、有多大的關系,就兩說了。本身語音的資費下降,就讓更多人愿意打電話而不是發短信;互聯網業務也分流掉一塊;最后iMessage具體分流掉多少,就很難說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
2.“以發手機紅包的方式來表達新年的祝福,親朋好友之間發的紅包并不在乎金錢的多少,更多的是表達祝福?!?/p>
——微信用戶小陳說
3.早在微信出現之前他已基本不用短信,原先是用talkbox,微信出現后便用起微信。常聯系的人都在微信上,有微信直接用微信,沒微信的打電話。另外微信可以說話,短信不行。而且我用的是3G,不用擔心流量,而短信發一條就要收錢。
——陳先生表示
4.其實威脅短信業務的太多了。微博,移動IM,任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通信工具都會威脅。
——易觀國際的行業分析師玉軼
5.好多親戚、同學都在國外上學或者工作,國際短信費用昂貴,而通過微信聯系則方便了不少。自從使用微信以來,她還推薦了不少身邊親朋好友,如今已有十幾個人在她的鼓動下成為微信一族。
——北京楊小姐
6.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這種趨勢已經很明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信、微博等對傳統手機短信、語音業務的沖擊越來越大。
——獨立電信觀察家
7.除夕短信發送量降25%數據流量增70%,新型互聯網拜年方式受到網友歡迎。
——河北劉先生
8.這條信息暗喻了什么?我今年一條祝福短信了沒有發,只是回復了四五條!所有的祝福都在微信微博完成的!我今年過年微信收到祝福1000多個,短信只有30多個,一年前短信祝福還有一百多呢,估計明年短信祝福只有個位數了,時代就是這么快,短信又不能發紅包,發圖什么的又慢又費錢。
——新浪微博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