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慧
在400多只創業板個股中,千山藥機的市值暴增之旅,既不夸張也不鮮見,其所體現出的資產重組、概念炒作、高送轉三大手段,無論是市場自發,還是人為制造,在A股市場都是屢見不鮮,而只有那些堅定信心長期持股的投資者,才能最終收獲時間的玫瑰
2011年5月在創業板上市的千山藥機(300216),全稱為湖南千山制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只典型的小盤股,上市之初市值僅為20億元左右,短短四年后,公司總市值已經高達100億元,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回報豐厚,其市值暴增之旅值得關注。
業績優良 長期殺跌
湖南千山制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位于長沙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制藥機械、包裝機械等系列產品研制、銷售及進出口業務。2011年5月11日,千山藥機登陸深圳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1700萬股,發行價為29.30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4.64億元。當時總股本6700萬股,按發行價計算,公司總市值約為19.63億元,堪稱典型的小盤高價股。
從財務數據看,千山藥機上市5年來,業績一直在穩健增長,可謂貨真價實的成長股。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千山藥機營業總收入為2.64億元,同比增長24.99%,
凈利潤5155.10萬元,同比增長13.98%,基本每股收益0.86元。201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4億元,同比增長38.25%;凈利潤7121.34萬元,同比增長38.14%,基本每股收益0.53元。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0億元,同比增長26.32%;凈利潤8461.91萬元,同比增長18.82%,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2015年2月28日,千山藥機發布了2014年度業績快報,預計營業總收入5.91億元,同比增長28.41%,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大增58.92%,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長58.70%,并將于3月17日公布年報。
然而,與優良的業績相比,千山藥機的股價走勢一直不盡人意。
雖然上市首日,千山藥機就高開高走,大漲15.35%,報收于33.80元。3個月后的8月24日,千山藥機創出了44.48元的歷史新高(按前復權計算為16.82元),好景不長就開始步入了漫長的下降通道。從2011年8月24日到2012年12月4日,千山藥機反復震蕩盤跌,并創出了6.52元的歷史性低點,區間最大跌幅達到了61.23%。
市場人士指出,千山藥機的長期殺跌,主要與當時的創業板大環境有關。2010年12月20日,創業板指數開始從1239.60點逐波殺跌,直到2012年12月4日才于585.44點歷史性見底,區間最大跌幅52.77%,下跌周期長達整整兩年。在此期間,創業板個股紛紛隨指數重挫,千山藥機自然難以獨善其身。
2013年,創業板走出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小牛市,創業板個股紛紛雞犬升天,耀眼無比。不過,整個2013年中,千山藥機的股價表現乏善可陳,雖然基本翻倍,但與中青寶(300052)、樂視網(300104)、掌趣科技(300315)等創業板明星相比,實在相形失色。直到2014年,千山藥機才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未鳴,一鳴驚人。
2013年12月31日至2014年4月4日期間,千山藥機因籌劃資產重組停牌了3個月。2014年3月14日,公司公告稱,擬收購湖南宏灝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對其增資,千山藥機出資5960萬元,占宏灝基因52.57%的股權,為該公司控股股東。根據公告,宏灝基因成立于2004年8月,經營范圍包括6840體外診斷試劑(基因檢測芯片試劑盒)生產銷售等,至此千山藥機開始了涉足基金檢測業務。
然而,蹊蹺的是,千山藥機4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經審慎考慮,公司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并承諾自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更為蹊蹺的是,這次失敗的資產重組,卻成了千山藥機股價騰飛的導火索。
多次重組 持續暴漲
2014年4月4日,復牌當日,千山藥機就放量漲停,次日大漲6.44%,第三天漲停雖然開板,但收盤仍然大漲8.14%。4月14日,該股再次封死漲停,至4月16日,復牌之后的千山藥機以八連陽之勢創出了19.70元的歷史新高,相較于停牌前一日的收盤價11.85元,區間漲幅66.24%,重組失敗股價卻離奇暴漲,著實蹊蹺。
之后,股價雖有短暫回調,但從此開始了騰飛之旅,期間伴隨多次漲停,到2014年7月3日,股價最高沖到了28.50元的階段性高點。8月15日,千山藥機再次停牌重組,這次時間較短,29日晚間即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每股19.26元價格定增不超過6531.67萬股,擬募資約12.5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預案顯示,此次認購股份對象包括劉祥華、皮曉君、鄭軍三人,分別擬認購不超5804.78萬股,623.05萬股和103.84萬股。其中,劉祥華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此次定增后,劉祥華持股將從13.72%提高至不超過33.66%,劉祥華等8名實際控制人暨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不超過11610.1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不超過47.17%。
雖然上半年業績不甚理想,但大股東高位包攬九成定增股份,還是為市場帶來了信心。9月1日,復牌后股價直接封死“一”字漲停板,并連續多日持續大漲,9月9日創出了34.30元的歷史新高,相較于停牌前一日的收盤價23.18元,區間最大漲幅達到了47.97%。
僅僅3個月后,千山藥機再次進行了資產重組。2015年1月20日晚間,千山藥機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湖南樂福地醫藥包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暫定交易對價總額為55619萬元。樂福地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塑料容器輸液用聚丙烯組合蓋(易折式、拉環式)、塑料容器輸液用聚丙烯接口等產品,產品涵蓋塑料輸液容器相配套的主要醫藥包裝材料。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樂福地總資產為4.51億元,凈資產為2.01億元。數據顯示,其2013年度和2014年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2.0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22.13萬元和2064.09萬元。所有交易對方承諾,樂福地2015年度至2017年度經審計并扣除非經常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800萬元、5000萬元和6000萬元。
公司同時公告,公司擬與上海申友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及其股東上海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向上海申友增資不超過6000萬元,以取得上海申友51%(含)以上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2月3日復牌后,股價再次迎來了短線暴漲。2月3日至25日,該股出現過三次漲停板,2月26日創出了56.50元的歷史新高。此時,千山藥機,總股本為1.81億股,公司總市值高達100億元左右。上市短短四年,公司總市值從20億元暴增至100億元,可謂一躍龍門,長期持股的股東獲利豐厚。
市值暴增三大手段
短短4年,從總市值20億元暴增至100億元,在號稱高成長的創業個股中,千山藥機只是普通的一例,它的市值暴增之旅,也和其它創業板個股一樣,離不開三大手段:資產重組、概念炒作以及高送轉。
從K線走勢,可以明顯看到,千山藥機2014年來的持續暴漲,是典型的臺階式拉升。主要拉升可以歸結為4次:第一次為2014年4月4日至16日、第二次是5月12日至6月12日、第三次是8月11日至9月9日、第四次是2015年2月3日至今。這四次短線快速拉升,均與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有莫大關系,而每一波拉升都會帶來公司總市值的暴增。
除了資產重組以外,千山藥機的持續暴漲,離不開基因檢測的概念炒作。
長久以來,千山藥機一直以基因檢測概念的龍頭形象出現在A股市場,成為各路資金熱炒的對象。宏灝基因擁有“藥物基因組學應用技術”和“基因芯片研制技術”兩大核心技術,目前已形成“個體化藥物治療基因檢測芯片”完整的研制與產業化集群,擁有基礎研發、中試、產業化和臨床應用四大基地,產學研結合緊密。同時,宏灝基因已經成功研發了針對高血壓、惡性腫瘤、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器官移植差異性檢測共5類個體化藥物治療基因檢測芯片,并正在研發消化性潰瘍、高血脂癥、冠心病、免疫性疾病等個體化藥物治療基因檢測芯片。從這個意義上看,千山藥機的基因檢測概念算得上貨真價實,而不是捕風捉影甚至無中生有。此外,收購樂福地,增資上海申友,也都是實實在在的題材。
再次,千山藥機的市值暴漲之旅,同樣得益于多次高送轉。
高送轉其實等同于拆股,相當于一張100元面值換成了兩張50元面值,好處是降低了股價,迎合偏好低價股的投資者,而且即使日后股價大漲也不那么引人注意,同時A股市場也有炒作高送轉題材的慣例。資料顯示,上市4年來,千山藥機共進行過兩次高送轉除權:一次是2012年5月18日的10送10派3元,另一次是2013年的5月21日的10送3派1元。實際上,如果不進行高送轉除權,目前的價位按后復權的話已經高達140元以上了,難免會高處不勝寒。
對于投資者而言,千山藥機上市四年來的股價走勢表明,公司的股價走勢并不取決于公司業績的增長,更多的決定因素在于指數背景、個股題材、公司運作等。另外,即使是在股價持續暴漲的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只漲不跌,大漲小回甚至深度洗盤是其常態,而且真正的拉升時間極為短暫,往往僅僅持續十幾個交易日以內,其余時間多在無效橫盤。
在400多只創業板個股中,千山藥機的市值暴增之旅,既不夸張也不鮮見,其所體現的資產重組、概念炒作、高送轉三大手段,無論是市場自發,還是人為制造,在A股市場都是屢見不鮮,而那些堅定信心長期持股的投資者,才能最終收獲時間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