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臨
摘 要:我國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中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不斷深入面臨著更大的歷史機遇,同時由于多種原因影響,所面臨的挑戰甚至制約也不容忽視。大力拓展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在新時期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不僅能為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提供助力,更能為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添磚加瓦,同時還可為高等教育改革、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作出重要貢獻。該文從我國普通高校亟需教育培訓工作的開設背景、現實、未來等三個角度出發,分析繼續拓展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研究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機遇,重點對實現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科學發展的路徑進行探析,以期為我國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普通高校 繼續教育培訓 路徑探析 拓展培訓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a)-0125-02
2010年7月,為我國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教育工作作出明確指導和規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正式頒行,大力發展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正是《綱要》的題中之義?!毒V要》明確提出了我國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任務與目標,同時繼續教育的參與率應達到50%,這就給我國的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直接且明確的要求。
1 高校繼續教育培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在《綱要》的指導下,我國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在新的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正確認識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是更好開展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先決條件。
1.1 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面臨的機遇
1.1.1 學習型社會的春風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對于學習型社會與終身教育思想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人民群眾對于“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接受程度也愈發深刻。2010年《綱要》的頒行更是為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提供了法理上和政策上的堅強支持。在新時期繼續加強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正應該乘著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春風,開拓進取,一往無前。
1.1.2 教育培訓的良好前景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文明與自身教育程度的重視也隨之水漲船高,在我國繼續教育正在逐漸進入后學歷教育階段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的繼續教育培訓事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著廣闊而良好的市場前景,我國的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1.3 就業壓力催生人們“充電”意識
當前“就業難”已經成為了社會生活的重要問題,在此情況下人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就業壓力同時催生了人們的“充電意識”。再加上2008年開始席卷全球的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影響促使我國各級政府、企業等不斷拿出具體的措施來加強自有員工和社會人群的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加強繼續教育培訓來實現個人的再就業上崗,能夠為社會穩定提供重要助力,同時也能為企業培育新的更大的經濟增長點。
1.2 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面臨的挑戰
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國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些挑戰既有宏觀政策的因素又有高校自身現實的約束,具體分析如下:
1.2.1 國家宏觀政策影響
國家的宏觀政策對我國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政策法規和財政支持兩方面體現出來的。一方面,我國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開展時間較晚,對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立法進程行進緩慢,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對于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指導與支持遠遠不能滿足其自身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國家財政對于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支持較少,影響了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1.2.2 高校自身現實因素
普通高校自身在發展其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時往往面臨來自自身的體制約束和現實條件約束。作為事業單位性質的高校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與社會企業的完全市場化運營存在很大程度的區別,對于繼續教育培訓工作而言則需要更快更充分地實現市場化與商業化的模式,因此這就造成普通高校開辦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時面臨尷尬局面,影響了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1.2.3 社會對繼續教育培訓的認知不足
當前我國社會對于繼續教育培訓的整體認識還存在不足的情況,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大環境尚未完全形成。作為行為主體的高校往往對繼續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對繼續教育工作的理念認知程度不足,從根本上影響了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更好開展。在社會上也普遍存在著重視學歷教育輕視非學歷教育的價值取向,對于非學歷教育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認識不夠。
1.2.4 繼續教育培訓管理不善
作為一種教育體系內的新生事物,繼續教育培訓的開展除了由普通高校承擔之外,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成人教育培訓班,使得社會繼續教育培訓的開展目前處于一種無序競爭且較為混亂的狀態,給繼續教育培訓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考驗。
1.3 其他國家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成功經驗
雖然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工作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經驗尚不豐富,但是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開展已經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
日本的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在亞洲區域內的開展是處于領先地位的,其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有完備的法律體系作為保障,從而為日本的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其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給這一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
美國作為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在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中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方面美國重視將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作為社會與高校溝通橋梁的作用,不斷吸收社會的資金投入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中,另一方面不斷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保證教學質量。
2 拓展高校繼續教育培訓路徑的策略
2.1 解放思想創新理念
拓展高校繼續教育培訓首先要不斷解放思想,創新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理念。明確繼續教育工作在我國教育體系內部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以《綱要》為指導,堅持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市場導向性,調整完善辦學思想、辦學模式,借鑒先進國家經驗,將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打造成貼近市場、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新的教育形式。
牢固樹立獨立自主艱苦創業意識。普通高校發展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就是一次再創業,必須要緊緊抓住時代所給予的機會,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始終把艱苦創業的意識貫穿到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的各個方面。此外必須要非常重視發展的規范性,將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到規范化的軌道中,在規范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促規范。
2.2 提高高校繼續教育培訓核心競爭力
所謂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各高校在發展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時所形成的自身的品牌。品牌是現代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核心和命脈,也是其發展的無形資產,因此必須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加強自身的品牌建設就是要在以我為主的前提下,吸收借鑒他人的優秀成果,深入挖掘自身內在優勢,突出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科優勢、師資優勢、人才優勢等,突出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實用性、社會性和市場性。
品牌一旦形成就需要高校始終以良好的信譽來維護自身的品牌。具體來說就是嚴把繼續教育的考核關,對于松散作假的考試風氣進行嚴肅整改,完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管理,優化教學過程和各項服務。
2.3 推動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多元發展
高校要不斷融合自身所掌握的教學資源,加強對現代教育科技成果的應用,探索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多元化發展。一方面豐富教學形式,實現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融合、自學考試與成人高考相溝通,拓展教學層次,開拓教學空間。另一方面要豐富繼續教育的組織形式,探索高校與社會企業的聯合路徑,拓寬高校與政府的交流渠道,完善高校與社會的互惠溝通,加強地區交流、區域交流、校際交流與城際交流等,充分利用教育資源。
2.4 強化高校繼續教育文化內涵建設
通過不斷強化我國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文化內涵建設,能夠為這一工作提供強大的驅動力和內向凝聚力。高校在發展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非常重視文化內涵建設,始終按照高品質、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加強高校繼續教育文化內涵建設。通過改善繼續教育教學環境,改革課堂教學形式,強化師生互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完善校園網站建設,提高繼續教育工作與互聯網宣傳的結合力度;加強繼續教育內部刊物建設,創新文化內涵;努力構建一種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文化氛圍。
3 結語
大力拓展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對于我國學習型社會建設與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有著深刻意義,拓寬發展路徑應該本著改革創新、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吸收借鑒先進國家經驗,結合自身發展現狀,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重視品牌意識,加強高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多元化發展,不斷創新校園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 王曉東,王鐵寶,馮志明.等.當前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9):18-21.
[2] 鄭法鈺,黃斐.對新形勢下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的思考[J].繼續教育,2012 (10): 3-5.
[3] 蔣開球.科學發展觀視閾下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發展問題新探[J].繼續教育研究, 2011(9):1-3.
[4] 張艷超.普通高校繼續教育改革趨勢:跨界融合與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 2014(3):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