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基礎,是培養高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專家的作用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方方面面相關工作的最終效果。本文以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為著眼點,結合國家級骨干校建設項目過程中,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的經歷,分析了企業專家的作用和特點,分享了遴選企業和遴選企業專家的經驗。
關鍵詞:高職 軟件技術專業 企業專家 遴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a)-0234-01
校企合作對于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新技術的首批獲取者、使用者和受益者通常是企業。作為企業人才的輸送者,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內容勢必要與企業掛鉤,專業教學內容的調整、更新要以企業用人需求為目標,調整、更新的內容更要以企業為來源。所以,校企合作是高職專業建設的必由之路。作為信息產業典型專業之一的軟件技術專業,這一原則更加需要強調。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專家是代表企業方的直接實施者,傳達了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用人需求等多方面信息,企業專家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校企合作的最終效果。因此,如何遴選企業專家是一件必須慎重考慮的事,不僅要考慮其技術水平,更要考慮其綜合素質。
1 企業專家的作用
企業專家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學生、教師、專業和課程建設等多方面。
1.1 實施實踐教學
企業專家參與學生的實踐教學,如校內實習實訓、企業頂崗實習等環節,不僅能直接帶來最新的行業技術和應用模式,還能在某種程度上使學生體會到企業文化和職業規范,使學生在校期間就逐步脫離師生關系的學習背景,開始向職業崗位過渡的心理歷程。
1.2 師資隊伍培養
軟件技術專業是信息產業中最活躍的專業之一,技術更新換代的頻率是其他專業所不可比擬的。軟件技術專業教師們的自我技術更新是一個持續話題,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是一句真正的老生常談。企業專家為師資隊伍培養工作帶來的是新技術、新應用的信息,是教師獲取企業一線技術信息的最佳來源。通過專業培訓、企業實踐、校企交流等形式,便于教師將專業技術的更新及時融入課堂教學,使專業教師始終站在技術發展的最前沿。
1.3 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
校企深度合作,必然包括企業專家協助院校把握專業建設和發展的方向、搭建專業課程體系框架、參與專業和課程教學資源開發建設等深層次內容。企業專家的參與,可以使專業建設具備一定的先進性和前瞻性,來自企業一線的技術資源也可以盡可能地縮小院校課堂教學和企業崗位之間的距離。
2 軟件企業專家的特點和遴選依據
在與企業交流過程中,認真遴選合適的企業、合適的企業實踐專家進行合作,是專業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企業專家沒有好壞之說,只有是否合適的區別。合適的企業專家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適合的企業專家不僅會直接影響校企合作的效果,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可能帶來副作用,特別是可能在學生中造成負面影響。對于軟件這種智慧和知識密集型的行業來講,相當比例的企業專家是熱衷于技術鉆研的高智商人才,且性格中的強勢色彩相對較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社會性角色有所忽視。因此,如何遴選軟件技術專業的企業專家尤其需要慎重。軟件企業中的技術人員主要呈現兩種職業發展軌跡。一種人始終在技術方向上發展,且頗有建樹,從軟件程序員、軟件工程師、技術主管直到架構師都是這類人員可能涉足的崗位。這類人員代表了行業技術發展的最新方向和未來趨勢,但是,并不適合承擔全面參與院校合作的企業專家角色。原因是他們對于技術和技術人員的要求永遠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不自覺地偏離了在校學生的基礎和水平。這類企業專家心目中的專業培養目標實際上是面向成熟技術人員,而不是面向在校學生的。因此,這類技術主線的專家對于我們高職院校的主要價值在于,引領教師學習行業的技術更新、結構升級,而不適合確定具體的人才定位和課程分工,更不適合直接參與學生的實踐教學工作。另一類企業技術人員的發展軌跡中包含了相當比例的技術培訓和員工招聘的工作內容,或者說他們不局限于技術領域的發展,還具有一定的管理職能,屬于復合型人才。這類人員能夠比較清晰地分辨應屆畢業生和有經驗的程序開發人員之間的區別,能夠用寬容的態度看待軟件專業畢業生的精確專業對口率不高這一現象,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味著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失敗,而是由軟件技術這一高端行業特征決定的。特別是有過面向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學生進行培訓、實訓經歷的企業技術專家,他們對于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方案的定位、理解更加客觀,更加切合實際。這一類復合型人員是校企合作的最佳人選,可以勝任方方面面工作的需求。他們一方面諳熟企業流行的成熟技術,一方面還要了解在校學生的現狀,能夠準確把握水準和方向,為院校提供有價值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3 企業的遴選
在遴選企業專家之前,還可以首先考慮遴選合適的企業。對于軟件技術專業來說,大多數人最為熱衷的合作企業是以開發商用軟件項目為主營業務的軟件企業。其實,打開思路考慮一下,還有一類企業也是值得考慮的,甚至有更具特色的優勢,就是以軟件技術培訓為業務方向的培訓企業,或者是以院校為主要客戶群的軟件企業。前一類企業的最大特點就是,企業一線專家(培訓講師)當中包含大批校企合作的“最佳人選”。他們除卻有過參與軟件項目開發的豐富經驗(有些人可能依然在從事一線設計、開發等技術類工作),還有豐富的培訓教學經驗,克服了軟件企業專家通常會有的表達能力不強、不善于把握教學進度、不善于因材施教等弱點。而以院校為主要客戶群的企業,主要業務之一是開發適于院校教學、培訓、實訓的軟件項目平臺,這些企業經常與國內院校打交道,有機會深入了解客戶群的特征和需求,也就是行業里邊所說的“熟悉業務”。他們對于國內院校特別是對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現狀非常熟悉,可以說是經驗豐富。最為難得的是,他們在專業建設、教學、培訓等環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在校企合作中,能為院校提供真正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高職院校是伴隨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具有非常強的區域性特點。因此,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發展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當地區域經濟的便利條件,發掘軟件行業的優勢,深度引入軟件企業的人才資源和技術資源,為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Z].2011-09-29.
[2] 柴福洪.高等職業教育名詞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