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角兒,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教師從教學環節設計、教育理念的更新,從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開發課外課程資源、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多方面入手,讓學生從數學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關鍵詞:數學學習 主角 參與 學習方式 課外課程資源 學習小組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a)-0253-02
《高中數學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這些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边@意味著數學學習將徹底改變“教師講,學生聽”“講思路、練技巧”的傳統學習模式,而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合作、主動創新,開創一個數學學習的新時代。那么,我們該如何從課堂教學入手,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學習的主角呢?
1 根據學習內容特點,設計能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環節
高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強、內容深奧、思維密度大的特點,很多學習內容僅靠學生自學、教師講解等傳統教學環節,學生很難從根本上理解其數學原理和現實意義。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出能激發學生參與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調動嘴、眼、手、腦等多個器官共同參與到知識的學習、理解中來,來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出學生智慧的靈光。比如。在進行橢圓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讓學生用事先準備的兩個小圖釘和一長度為定長的細線,將細線的兩端固定,用鉛筆把細線拉緊,使筆尖在紙上慢慢移動,所得出的圖形為橢圓,讓學生通過操作都能獲得感性認識。(2)提出問題,合作探究:①橢圓上的點有何特征?②當細線的長等于兩定點之間的距離時,其軌跡是什么?③當細線的長小雨兩定點之間的距離時,其軌跡是什么?④你能給橢圓下一個定義嗎?(3)揭示本質,給出定義。
這些教學環節的設計,每個環節都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通過動手體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并直觀感知條件變化時相關知識的變化。學生通過合作,對知識進行深度探究,并進行總結、提升,形成對知識的深度認識。在學生充分動手、感悟、理解、總結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合作,引導學生的認識由現象聯想到本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完成知識的認識、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兒。
2 落實新課程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全新學習方式,這是針對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弊端提出來的,旨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要。這種新課程理念的落實,正是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角的最佳途徑。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理念,對師生在課堂上的關系重新進行定位,教師不再是簡單的“教”,學生也不再是一味的“接受”。教師要充當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讓學生充當學習的主角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切實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內容的特點設置相應的教學環節,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探究的需求,獲得新體驗的需求,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求,使學生曾經的學習經驗得到激活,知識得到豐富、認識得到提升,知識得以建構和運用,技能得以形成、鞏固和熟練,學習策略得以豐富和完善,情感得以豐富和升華,態度和價值觀得以形成和完善。
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概念,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以群體的力量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合作、探究的學習最常用的形式是學習小組,即按照學習程度的好、中、差三個層次將全班學生分為數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將自己的自學成果與小組成員分享,或者將學習中的疑問呈現在小組中,供大家探究,以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學習效果。這種學習方式,最大程度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學生遇到僅靠小組的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通過師生互動、師生探究的形式來解決,以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
3 利用學習小組互助,實施“兵帶兵”的互助學習模式
新課程理念實施以來,小組合作正在成為中學學習的一種時尚。小組學習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廣大師生接受,一方面是因為其符合學生學習分享和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在學習中的互助效果正日漸顯示出其獨有的優勢。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小組成員分享,尤其是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但向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還會為一起學生解答學習上的疑惑。由于學生之間的知識體系、思維特點、語言表達更接近,學生的講解也更容易被其他人接受。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小組實施“兵帶兵”的互助模式。教師要引導學生結成固定的幫扶對子,讓優秀生來幫助差生快速提升。優秀生通過為差生講解來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提升認識,差生通過聽別人講解逐漸消滅學習盲區,豐富知識積累,并在別人的幫助下提高學習技能,達到全體提高的教學目的,
“兵帶兵”策略的實施,要做到不能因為幫扶行為而耽誤優秀學生的提升,不能讓幫扶行為成為優秀學生的負擔。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觀察學生課上、課下的學習狀態、精神狀態和心理變化,并時常與學生溝通,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解決幫扶中存在的問題,減輕優秀生的幫扶壓力,促使幫扶活動順利展開并持續進行下去,讓學生通過幫助別人、在別人的幫助中都能充當學習的主角,體驗付出和收獲的多種快樂。
4 利用課外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拓展數學學習空間
大力開發課外課程資源是新課程理念的內容之一,也是課程開放性的重要標志,更是讓學生成為學習主角的途徑之一。新課標教材有多個學習板塊:數學閱讀、數學探究、數學建模、數學活動、研究性課題等。這些板塊的落實需要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和課外課程資源推動學習的深入發展。教師要采取恰當的措施來推動學生主動開發課外課程資源,實現學習空間的拓展。教師可以為學生確定數個具有現實意義的探究課題,比如:關于現代最流行的分期付款的問題(如購房、購車、購買大型家電等)的社會實踐和研究活動。讓學生自主確定課題,擬定學習計劃方案,然后分工合作來收集篩選資料與數據,選擇數學模型、處理相關數據,提出自己的結論預設,然后驗證預計的正確性,得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通過課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讓學生不僅能夠鞏固相關的知識,而且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學生不再對老師、對別人有精神上的依賴,而是完全憑借自己的理解進行研究性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和主人。
當然,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學習資源來解決課內問題,為課內學習搭建更廣闊的平臺。比如:利用網絡上的講課視頻來補充課堂學習存在的欠缺;利用網絡平臺提出自己的疑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討論中來,豐富自己的學習視野,接受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能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完全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將自主學習繼續下去。
5 成立課外學習小組,自主選擇各自感興趣的學習主題
課外興趣小組是促使學生成為學習主角的另一個途徑。很多高中學生不再滿足于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對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自發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教師鼓勵有數學特長和愛好的學生成立數學課外學習小組,自主選擇數學課題進行探究,做學習的選擇者和駕馭者。比如:有一部分學生對人們不同的理財方式產生了興趣,決定成立一個興趣小組,以10萬元資本,計算購房、銀行存款、投資保險等多種理財方式進行收益對比;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一題多解產生興趣,成立了“同題異解”興趣小組,對某些題竟能找出十種左右的解法;還有學生竟然以“生活中的數學運用”為主題,對數學知識的廣泛運用進行了探究。
興趣小組的成立,源于學生的興趣和自覺參與,完全是興趣和好奇的推動,學生研究的方向和結果不受任何限制,學生不折不扣的是研究活動的主人。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探究的主角兒、主人,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發展思維、提升能力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徐洪斌,李文臣.淺談作文教學中的模仿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55,57.
[2] 于龍.作文教學中的環境效應[J].學周刊,2012(10):172.
[3] 孫圣.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課程(小學),2012(2):92.
[4] 劉兆全.鴨媽媽和鴨寶寶[J].山東教育,2012(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