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炎紅
從事班主任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就個性而言,我是一個性情耿直,不善言辭的人,讓我跟學生溝通,要達到春風化雨的效果,恐怕難度比較大,于是在擔任班主任的第一天,我就跟班里的學生聲明:我是一個說話不拐彎的老師,以后我們之間進行溝通,對錯是非、快樂悲傷我們都直截了當。但是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給學生多少幫助,但是自己的棱角卻磨掉了不少,收獲了很多,深知班主任工作絕不簡單。
說實話,接任實驗班班主任,我多少有些忐忑,因為跟過去普通班相比,對學生的管理方向與方式有很大不同,我向有著多年班主任經驗的老教師討教他們的帶班經驗,自己也閱讀一些報紙雜志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我所帶的這個班級學生普遍比較守紀律,日常衛生工作做得很細致,課前課后紀律保持得很好。那么,我這個班主任是否被閑置了?最初的一個星期,我暗自慶幸有這么省事省心的班級真是造化,但是沒過幾天,這么平靜的外表之下居然也暗潮涌動,這矛盾出在學生的個性上,在給學生排座位的時候,我還是頗費了些心思,我把個性差異較大的學生編排成同桌,讓他們個性互補,取長補短。過了兩個星期,我班的牛××同學跑來跟我說:“老師,我不想跟崔××坐同桌了,因為崔××一言不發,我想討論問題,他都不理我。”牛××是一個個性活潑、愛說愛笑的女孩,而崔××內向、害羞,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正好符合我的性格互補式同桌,怎么就處不來呢。想象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我課后找了崔××談話,原來崔××家境貧寒,一心想不能辜負家里的期望,自己的學習壓力很大,根本無心參與周圍同學的說笑。而牛××的家境較寬裕,從小不愁吃穿,她根本無法體會崔××的感受。我把牛××叫到辦公室,跟她分析他們的矛盾所在。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牛××放下嫌隙,主動與同桌交流并且幫助她,崔××也慢慢變得開朗起來。我勸她苦難是一筆財富,但是如果自己不能掙脫它,控制它,那終將成為它的奴隸,可能影響自己潛力的發揮。要學會堅強承受,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給自己的一切。帶文科班中,女生較多,因此,學生之間有矛盾也屬正常,只要引導他們去換位思考,站在另一個的角度考慮問題,她們也慢慢地能夠釋懷。
因為這件事我組織了一個主題班會活動“你眼中的我”,我讓學生寫出同桌的一個優點,自己的一個缺點。然后,學生發言,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剛開始聽到同桌的積極評價,學生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每個學生又都滿臉的期待,進行自我批評時,有的學生也是心懷顧忌,說得嚴重了自己不愿意,說得輕了,又顯得虛假,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漸地敞開胸懷,甚至有的學生開始自我解嘲。有趣的是,平時不茍言笑的王××,很幽默地說:“自己有時候是個滯后派,慢熱型的。”覺得能夠坦然面對別人的夸獎而能保持平和的心態,能夠自我批評而不妄自菲薄,對于處于即將走進這個浮躁世界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心態培養。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經常聽到父母的評價和老師的評價,有的父母由于對孩子寄予厚望,總是發現孩子的不足,覺得孩子做得不好,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失去學習及生活的信心而同學間彼此交換看法,學生通過別人的眼睛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通過了解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及時彌補。高中生已經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認識到自身的長處與不足,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揚長避短。學生通過互相評價,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增進了同學間的友情。
這也是一種賞識教育,是讓學生用正確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向外,用陽光般的欣賞眼光看待世界;向內,則自覺反省自己的心靈,成長為更加健康和諧的人。
升入高三之后,學習越來越緊張,有的學生表現出一副迷茫的神情,學習動力不足,我組織班委布置一期特別板報,學生可以自制一張心愿卡,可以附上自己的照片。這面“心愿墻”一周后面世了,是一幅中國地圖,內部貼滿了全班學生花花綠綠的心愿,每個學生都表達了自己或遠或近的愿望,每一張愿望卡上都有每個學生不同個性的語言,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幽默,有的浪漫。有的想在高考后,同閨蜜一起旅游;有的互相鼓勵一起上大學;有的想去西藏看看。可愛的李××居然想去西藏當喇嘛,后面跟帖的好幾個。這面墻也成了學生表達課堂想法的一個地方,也有學生表達對拖堂的不滿,傾訴高三生活的壓力;也有幽默小詩調節氣氛。這是個可以宣泄情緒的地方,學生可以釋放壓力,暢所欲言。
每天早起走進教室,陪伴著學生朗讀背誦,晚自習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不斷地鼓勵他們,高三的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積累也是對意志的磨煉,耐得住寂寞,能夠堅持到底也是良好品質的
體現。
參考文獻:
田惠.班主任工作中的藝術[J].科技信息,2011(08).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