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林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適應社區建設需要、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教育社會化進程,社區教育作為一種面向社區、面向居民的“草根教育”應運而生。
回眸我國社區教育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自發產生、九十年代的初步摸索、21世紀前十年有組織的實驗以及第二個十年以后逐步廣泛發展這樣幾個階段。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黨委和政府認識到社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社區教育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擺到重要日程上。那么,怎樣搞好社區教育,推動社區教育發展,實現教育惠民呢?筆者就此談幾點想法:
一、社區教育是什么?
社區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面向社區居民所開展的教育活動。人們雖然對社區教育基本概念形成了共識,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碰到不少問題和困惑,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反思與梳理。
1.從對象上,社區教育是從青少年校外教育起步的,后來又發展到以成人為重點,特別是離開學校、離開單位的成人。但是,社區教育應是面向社區全體居民的教育,并不僅限于成人。所以,社區教育不等于成人教育。
2.從職能上,社區教育的基本任務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這是解決民生的大問題,從這點上來說,社區教育同職業教育的職業技能培訓任務是一致的。但社區教育并不等于職業技能培訓。社區教育的任務還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生活休閑教育等。可見社區教育包含的內容比職業教育廣泛得多,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3.從外延上,社區教育是社區范圍內的教育,但是反過來,社區范圍內的教育,并不都是社區教育。也就是說,社區教育是有邊界的,社區范圍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包括學校)等單位的教育,不能籠統地歸入社區教育范圍。
4.從教育類型上,社區教育屬于非正規教育范疇,明顯有別于正規的學校教育、學歷教育。這是因為兩類教育的組織化、制度化、結構化程度與要求是不一樣的,不能混為一談。但非正規教育不等于不正規,用心找出非正規教育中的正規性,科學認識、正確把握,加強社區教育的專業、規范建設,正是需要我們努力破解的難題。
二、社區教育干什么?怎么干?
社區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什么?社區教育承擔著面向青少年的校外教育,面向老年人群的教育,面向失業人員、殘障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面向在職人員需要社區提供的教育學習服務。從內容上,社區教育承擔著職業技能培訓、文化科學知識普及、道德法制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生活休閑教育,以及學習型組織創建等方面的任務。要完成這些任務,就需要我們腳踏實地,開拓創新,推進社區教育改革發展,讓教育惠及廣大社區居民。
1.推動職業教育和遠程教育支持社區教育,從而實現共同發展
迄今為止,在全國還有一大半的縣、市、區,社區教育尚未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起來。這說明社區教育發展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推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這當然也包括社區教育。為此,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應當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通過統籌規劃、頂層設計,發動中高等職業院校、遠程教育機構,建立各種教育共同體、教育聯盟,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所在縣、市、區社區教育的發展,到2020年,使社區教育在全國普遍開展起來,惠及廣大城鄉居民,從而為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2.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搞好“兩新一老”教育
發展社區教育,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發展農村社區教育的核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教育部門和農業部門要聯手根據本地農業現代化對新型職業農民的需求,統籌規劃,分專業(職業)明確培育目標,建設課程體系,實施教育培訓,加強認證管理,提高政策扶持,為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農民奔小康服務。
搞好新市民教育,是適應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進程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今后“三個一億人”城鎮化素質提升的現實需要。要明確新市民教育的培育目標和培育規格,制訂新市民素質標準;整合、開發新市民教育的課程與學習資源,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明確工作目標,落實教育培訓任務,切實提高新市民素質,使之融入城市,創造新生活、享受新生活;總結經驗,探索新市民教育的思路及模式。
搞好老年教育,也是國家的一項發展戰略。目前我國約有2.2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4.9%。我們必須從國家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高度,深刻認識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制訂規劃,明確目標任務,采取保障措施,讓老年人接受教育、參與學習,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3.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社區教育治理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一個特別鮮明的特點,就是注重制度體系建設,明確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社區教育戰線必須以此為指引,深入推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著力培育社區教育學習社團和志愿者組織,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團主角、居民主體、廣泛參與、居民滿意的新局面。繼續開展學習型城市、學習型城區、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組織建設,促進組織和個體共同成長。創新教育服務模式,通過項目承包、購買服務、委托授權等方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服務效益。
4.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范區建設重在深化內涵、打造品牌、教育惠民
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范區建設是社區教育的重要抓手,要深化內涵,加強社區內學習資源及其課程體系建設,要堅持整合優化和開發建設相結合的方針,對現有課程資源要做好推介推廣工作,開放共享,提高效益。要加強課題研究的指導與服務,特別是抓好重點課題研究的管理,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爭取產出一些質量較高、具有實踐應用價值、決策咨詢價值的研究成果。要繼續推進數字化學習社區建設,加強適合居民學習需求的微課建設與應用,讓盡可能多的居民享受優質資源。要關注社區內特殊人群教育,讓教育的陽光照耀到每個角落。善于運用案例、項目、品牌指導工作,把社區教育辦成居民滿意的教育惠民工程。
(責編 趙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