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
中職教育一直以來都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全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職英語教學的改革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學應更加關注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確立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的培養,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在積極、自主的學習中掌握英語。而這一目標的達成,必須以切實有效教學方法作為基礎,所以,積極探索符合中職教育的英語教學方法就成為了眾多中職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
教學方法的種類形式多樣,選擇時必須以當前時期的教學需求為依據。而在當前教學形勢下暗示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不容置疑是最為符合中職教學現狀的。這些方法中暗示教學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指教師通過暗示的心里手法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暗示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把學生視為一個整體,其次是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暗示,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后達到師生共同提升的目的。自暗示教學法獲得推廣普及以來,受到了各專業教師的廣泛關注,教師們也開始不斷進行自主的探究,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優化現有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得暗示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出了更大的作用。
那么,究竟如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應用暗示教學法呢?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總結其實踐應用。
一、暗示教學法的運用特點
1.愉快而不緊張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是暗示教學法的重要核心。有關調查顯示學生的情感、興趣及認識是共通的,情趣是認識的動力,認識是情趣的重要基礎,同時緊張、害怕、煩惱、反感、壓抑等各種消極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讓學生保持心平氣和、愉悅、自信、樂觀等積極情緒能更大程度發揮學生的智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正確的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情緒。
2.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統一
暗示教學法更加注重無意識和有意識的結合,即強調用感情調節理性,起到無意識調動有意識的效果。例如,老師在學生完成一項簡單的操作或課堂活動后就給予表揚,會讓學生認為老師的表揚暗含著自身學習能力低的潛意識認知,學生這時未必會高興,反而會以為自己能力低;如果完成了難度較大的任務后,受到老師的中性評價,學生則會認為自身能力較強;如果失敗后受到老師批評的話,學生也會覺得自己能力比較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用表揚和批評,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努力促進學生有意識學習和無意識學習的共同發展。
3.師生互相暗示
師生相互暗示的前提是老師與學生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師生間可以更好地實現彼此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日常表現了解其情感狀態,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合理分配情感與理智,從而使自己在學習中能夠通過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心理的作用快速地接受知識。
二、用暗示教學法實施英語教學
1.自我暗示
每個人都是不知不覺地把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和感覺存放在大腦中,長時間后再對自己進行判評和定位,最終形成自我認知的。每個人的活動、心理與思維方式都是受到自我認知的影響,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暗示。因此,為了能促進學生自身的積極發展,我們應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對他們進行各種積極的暗示,如采用名人名言、教訓啟示、經驗總結、樹立榜樣等激勵手段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善于運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長時間的暗示、鼓勵來增加學生對自身的信心,從而使得學生有意識地自我鼓勵及自主學習,最終能夠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2.體態暗示
心理學專業研究表明,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有93%的意愿是靠非語言(表情、聲音、手勢等)來表達的。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想明確表達自身的用意,應多注重運用“體態暗示”,使自己所要表達的信息多結合自身的體態語言。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的積極表現豎大拇指或者以做“V”形手勢來表示鼓勵,教師采取這樣的方法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從而增加了學生們的成就感。另外,教師也可以在具體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體態暗示,使學生們獲得積極的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 May I come in? ”這一日常用語時,教師就可以進行情景再現。由一位學生在門口問“May I come in?”教師回答“Come in, please.”并配以 “請進 ”的手勢 ,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這一短語的記憶。
3.手勢暗示
教師在講解文章時,要靈活地應用形象鮮明的手勢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在聽講時能夠心領神會并時刻集中精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以下一段教學內容:“The cheque fluttered to the floor like a bird with a broken wing,slowly the old lady stooped to pick it up with trembling fingers she tore it into little bits.”教師可邊朗讀,邊進行表演“slowly stoop”的動作(慢慢地彎下腰),再作出“with trembling fingers”(用顫抖的手指)及“tore it into little bits”的動作(把支票撕得粉碎)。學生觀察了教師的一系列形象的動作及手勢后,不僅能夠快速明白講解內容的大致信息,同時,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記憶所講內容的含意。
4.語言暗示
中職學生因正直青春期更容易感到迷茫和無助,這使得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經受不起考驗。如果在平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夠通過暗示的方式不斷地給予學生鼓勵和贊揚,會讓學生重新找回信心,更積極地學習。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學生不太愿意舉手回答問題,而這些學生有的是確實不知道答案,有的則是對學習完全沒有興趣,更有一些是因為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故意顯得自己不屑于回答。此時如果老師能夠在提問時盡量采用一些:“請、幫助我、謝謝”等互相尊重性的語言,那些有個性又很渴望表現的學生,就會產生積極性,踴躍回答問題。因此,為了讓學生減少不良行為,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一些語言暗示法,尤其是在公開課、觀摩課上,讓學生消除顧慮和疑問,表現得更積極。
總而言之,暗示教學法是一種極佳的教學方法,其不僅是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更能夠實現對學生無意識下心理活動的有效利用,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事半功倍。暗示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加以合理、有效的運用,必然能夠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們日常的學習狀況,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對教學過程中暗示教學法的實際應用進行適當的合理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教學中的應有作用。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廣大教師還應以開拓進取的精神投入到各式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的探究中,促進舊有方法優化改進的同時開創新型教學方法,從而為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進步提供充足的動力。
(責編 陳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