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慧
摘 要: 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是創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組成部分,做好新時期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切實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問題,對穩定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字:企業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工作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一、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做好幫扶困難職工工作的重要性
企業特殊困難群體的出現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處于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深刻認識做好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做好職工幫扶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在企業加快調整結構、促進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困難職工群體作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企業要落實并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目標,必須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解除職工后顧之憂,讓職工以更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2、做好職工幫扶工作,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只有切實維護職工利益,特別是困難職工群體的合法權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3、做好職工幫扶工作,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企業調整結構和促進改革轉型是符合全體職工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但是改革不可能給所有職工同步和均等地帶來利益和實惠,甚至少數職工在改革和調整進程中還要付出一些代價,這是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社會成本”。因此,工會做好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是為企業改革轉型和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必然要求。
二、深入分析職工致困的因素,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企業在改革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特殊困難群體。造成職工困難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
方面:
(一)困難企業經營不景氣致困。以焦化行業為例,連續多年的行業性虧損,造成很多焦化企業經營困難,處在虧損或微利狀態,因而導致職工收入普遍較低。
(二)企業內部改革調整致困。企業內部的大改革、大調整,必然對人力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年齡大、身體差、無技術的職工,其工作崗位大都安排在后勤線,其工資收入與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差距拉大。
(三)職工自身原因致困。一是個人綜合素質偏低是困難職工群體的一個顯著特點。由于大多數困難職工文化水平低、技能單一、身體較差、年齡偏大,他們在相同的條件下不適應競爭環境。二是一些困難職工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身患大病,居高不下的醫療費用成為他們生活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三是供養子女上學困難,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患重病的或是單親家庭的職工,因為家庭收入微薄,他們往往力不從心,很難支付高昂的子女的教育費用。
三、工會做好幫扶工作的對策與途徑
(一)建立長效幫扶機制,才能更好地為困難職工服務
建立健全幫扶困難職工長效機制,是新形勢下工會服務大局,實現和諧企業目標的創新舉措。這樣的幫扶才是幫到了關鍵、幫到了根本。
1、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幫扶網絡。工會要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立體化的幫扶網絡,形成推進工會幫扶工作的整體合力。要成立職工幫扶基金會,專門開展幫扶工作,救助困難職工,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使困難職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為構建和諧企業,穩定職工隊伍,穩定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發揮作用。
2、爭取行政支持,落實資金保障。工會要積極爭取行政支持把幫扶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企業財務預算,形成年度正常劃撥制度,確保幫扶資金來源;建立職工向幫扶基金會捐款制度,增加幫扶資金來源;還采取結對幫扶、冠名幫扶的形式進行公益性捐贈。
3、健全工作制度,確保幫扶資金到位。工會要以明確職責權限、落實工作責任、實行規范化管理為主要內容,健全完善幫扶工作各項制度。要在成立企業幫扶基金會的同時,配套出臺規章制度,對幫扶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等進行明確規定,做到幫扶工作操作有標準、程序有規則、救助有條件。要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動態化管理制度,做到能進能出,滾動建檔,在定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每個困難職工的家庭狀況、實際收入、就業要求、生活變化、技術專長等進行登記建檔,及時掌握情況,確保幫扶政策到位。要設立幫扶資金監督小組,不定期檢查、專項監督幫扶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二)創新性、有成效性地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工作
工會幫扶工作要做到不斷發展,很重要在于扎實的工作基礎和工會工作的不斷創新。也就是說,工會要因企制宜,根據本企業困難職工的基本狀況、致困原因和實際需求,圍繞保障基本生活和醫療、就業、子女教育等內容,設計不同的幫扶項目,對困難職工實施多種形式的幫扶。
1、拓寬多種渠道,提高自身脫困能力。加強對困難職工本人或家庭成員的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努力幫助困難職工從根本上脫困。一是調整困難職工工作崗位;二是想方設法為困難職工的失業配偶和子女尋找就業機會;三是制定相關扶困助學政策,鼓勵困難家庭職工子女進入大學校園學習,提高就業本領。
2、增加困難職工家庭收入。提高困難職工救助標準,有效地增加困難職工家庭收入,切實解決困難職工基本生活問題,讓困難職工共享企業成果。
3、開拓應急幫扶項目。對困難職工要給予及時有效的幫扶措施,就必須注重開拓幫扶項目。要設立應急幫扶項目,當本地物價物價指數上漲超過3%以上,可以啟動幫扶調節應急機制,及時給予困難職工物價補貼,有效發揮應急幫扶機制,為困難職工解決燃眉之急。
4、擴大幫扶救助范圍。隨著新的用工方式出現,企業的建設發展離不開勞務工。對企業困難勞務工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救助辦法。要將勞務工納入幫扶范圍,對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勞務工,或因勞務工本人意外死亡或作為家庭唯一經濟支柱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及時給予救助。
5、建立困難職工接待日制度。工會定期舉行困難職工接待日活動,有助于心貼心地傾聽困難職工的心聲和訴求,對他們的困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針對不同的情況實打實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工樂于關心人,樂于做善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現象尉然成風。
幫扶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工會要繼續從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出發,不斷探索更有效幫扶工作新形式,全力做好企業幫扶救助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