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揚
(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上海 200234)
定位球配合已成為現代足球比賽中一種不可忽視的得分手段,其包括中圈開球、角球、任意球、點球、擲界外球、球門球等。在重大比賽中,一次定位球配合的成功甚至可以決定比賽的結果,因此通過對2015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定位球進球情況的分析研究,了解現代女足定位球進球的特點,探索定位球進攻戰術運用的基本規律,為足球教學、訓練與比賽提供參考依據。
2015年第7屆女足世界杯決賽階段52場比賽中,通過定位球進攻取得的48個進球。
根據研究的目的與需要,通過期刊數據庫以及存閱的資料,并進行分類整理、分析以確定研究所涉及的指標、數據等。為該研究地開展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資料。

圖1 定位球罰球進攻區域

圖2 球門立面區域劃分圖

表1 本屆女足世界杯射門進球數統計表

表2 近五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數統計表

表3 近三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分布對比

表4 第七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情況統計表

表5 第七屆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定位球進球情況統計表

表6 本屆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任意球、角球進球區域統計表

表7 本屆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定位球進攻進球隊員場上位置統計表
通過觀看電視轉播、網絡視頻,對2015年女足世界杯決賽階段的24支球隊,共52場比賽的進球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原始數據儲存于Microsoft Excel之中,并運用SPSS 17.0軟件建立數據庫對相關數據進行了頻數、百分數及均數的統計處理。
該屆女足世界杯決賽階段全部52場比賽共146個進球(包括烏龍球,不含點球決勝的進球)。由表1、表2中可以看出,該屆女足世界杯由于參賽隊伍的擴充和比賽場次的增加,使得進球總數明顯增多;場均進球2.81個。由表2可見,小組賽階段36場比賽共進球107個,場均進球2.97個;淘汰賽階段16場比賽共進球39個,場均進球2.44個。
該屆女足世界杯小組賽階場均進球2.97個,高于淘汰賽場均的2.44個,淘汰賽階段為單場決勝制,因此,每個進球都關系到球隊能否晉級的命運,這使得大部分球隊采用相對保守的打法,造成進球率下降。
該屆女足世界杯總進球數為146個,其中通過定位球進球48個,占進球總數的32.8%。定位球戰術進攻依然是當今足球比賽進球的主要手段。定位球戰術的合理運用在足球比賽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有較高的進球成功率(見表2)。
由統計數據可見,該屆世界杯的48個定位球得分中,通過任意球戰術進球有12個,占定位球進球總數的25%,其中通過戰術配合取得進球9個;通過角球戰術進球有18個,占48定位球進球的37.5%,其中戰術角球配合得分7次。值得一提的是該屆世界杯通過球點球戰術進球高達有17個,占48個定位球進球的35.4%。遠超前兩屆女足世界杯點球進球數。
通過觀察發現,該次比賽定位球進球配合中,通過角球得分比例有較大的提升,任意球得分比例有小幅的下降,這表明在世界杯各支參賽隊伍在防守方面有所提升的大前提下,定位球配合中通過角球進攻進球戰術越來越得到各國球隊的重視,同時也表明角球進攻在該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得分手段占有主導位置。
該屆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定位球總進球數為18個,其中點球進球為7個,占淘汰賽定位球總數的38.9%,成為僅次于角球的第二大進球類別;任意球進球有4個,全部是通過戰術配合打進的;角球戰術中,直接罰出有2個,戰術配合有5個,這與任意球戰術相同都是戰術配合為主體,說明進入淘汰賽各球隊希望通過戰術配合提高任意球、角球的進球效率(表5)。
淘汰賽階段任意球總數為4個,均為通過戰術配合打進,結合圖1和表6得知,任意球進球射門得分區域A區1個進球,占任意球進球總數的25%;C區3個進球,占任意球進球總數的75%。
通過觀看比賽錄像,觀察到淘汰賽階段的16場比賽中任意球的獲得區域大多集中在D區、E區,各球隊在此位置選擇將球傳入禁區,而A區距球門,防守最為密集,容易被防守隊員搶斷,因此大部分球隊選擇將球傳至C區域,導致此區域進球數較多。
(1)淘汰賽階段角球進球區域分析。
該屆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通過角球戰術共打入7個進球(角球進球A區4個,占角球進球總數的57.1%,C區3個占角球進球總數的42.9%。見圖1)。進球區域主要集中在A、C兩個正對球門的區域,該區域射門角度大,距離球門近,容易造成門將和防守球員的失誤;A、C區域足夠使球員在在移動中完成射門,特別是進攻方高大的隊員頭球好的特點得以充分發揮。
(2)淘汰賽階段角球戰術特點分析。
淘汰賽階段共7粒角球進球,其中直接罰出的角球有2個,通過戰術配合開出的角球為5個。這與小組賽階段不同,說明在一場定勝負的淘汰賽階段,戰術角球越來越被重視,其成功率高于直接罰出的角球戰術。
隨著足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各球隊在角球防守方面均有較大程度的提升。為了增加角球的攻擊性,攻擊的方式和落點的選擇變得尤為重要。在跑動中完成強點攻門變成角球的主要進攻手段。淘汰賽階段的7個角球進球均是由隊員在跑動中完成,在落點選擇上一般為前點和后點,僅有一球落點為中路,這與各球隊的身體特點、戰術安排有關。
該屆女足世界杯淘汰賽階段共打入7粒點球,占淘汰賽進球總數39個的17.9%。7個點球進球全部為直接打進,無補射進球。
淘汰賽階段點球罰球特點:7粒點球進球中,1區有4個進球,2、3、6區各有一粒進球,全部為右腳打進。表明進入淘汰賽點球大多由慣性腳為右側腳的球員主罰;點球進球沒有在4、5、7、8、9區域進球,說明在淘汰賽階段球員罰點球選擇地滾球或半高球為主,造成對方門將不易判斷球路,容易將球打進,取得勝利。
由表7可知,在淘汰賽階段,前鋒共打入4粒定位球,占定位球進球總數的22.2%;中場隊員打入11球,后衛隊員最少。中場隊員在淘汰賽階段定位球進球比例高達61.1%,其中點球進球為最多共5個;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女足世界杯中場球員的頭球、搶點能力大幅提高,使得角球進球數超過前鋒和后衛,充分說明中場球員在定位球配合中的重要地位。
(1)該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數占總進球數的32.8%,高于上屆比賽的定位球進球比例。
(2)該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中角球得分比例明顯增加,進入淘汰賽階段角球進球數占定位球數的38.9%,進球區域集中在A區,占角球總進球的57.1%。淘汰賽階段定位球進球區域均來自為A、C兩區,中場球員打入11粒定位球,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3)隨著各國女足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移動戰中打入進球變得越來越艱難,因此定位球配合的優劣,決定了一支球隊能走多遠,也是成為一支強隊的重要指標。在平時訓練中,教練員應增加定位球配合的演練,為球隊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提供幫助。
[1]孫志.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定位球進球研究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9(5):29-32.
[2]張曉磊.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進球時空間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6):47-50.
[3]趙飛.2011年女足世界杯足球賽定位球進球分析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3,35(6):73-75.
[4]曹衛華.從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看現代足球發展規律[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1):65-68.
[5]毛衛國.第16屆世界杯足球賽亞洲球隊與世界杯前八名球隊運用定位球進攻戰術之比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21(3):65-68.
[6]高博,劉衛.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145例進球攻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1):69-75.
[7]李興山.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比賽定位球戰術作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17.
[8]李昆.南非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進球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1):118-121.
[9]毛衛國.第17屆世界杯足球賽定位球進攻戰術運用情況的分析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40(4):59-61.
[10]成耀智.2011年女足世界杯8強球隊攻防能力綜合情況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1,32(6):23-25.
[11]羅岳明.第5屆女足世界杯和第29屆奧運會比賽進球特征比較分析[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9.
[12]張興泉.第6屆女足世界杯日本隊進攻特征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32(1):112-116.
[13]李濤.第六屆女足世界杯決賽階段進球特征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26(5):107-110.
[14]孫志.第五屆女足世界杯定位球進球統計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1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