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成
(遼寧省柴河水庫管理局,遼寧鐵嶺112000)
柴河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業和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為大Ⅱ型水庫,總庫容6.23 億m3,防洪庫容1.34 億m3,興利庫容3.357 億m3。溢洪道位于庫區左岸,距壩址約1 km,距下游匯入主河道處約2.5 km。由進口引水渠、堰體控制段、陡槽段、出口明渠段四部分組成,最大泄量2 756 m3/s。柴河水庫溢洪道尾渠原設計采用天然河道過流,陡槽段以下為天然沖溝,沒有修建工程,利用山谷天然河道作為出口明渠,排水入柴河干流。尾渠兩岸新建魚塘6處,下游2+050 ~1+900 樁號附近河道已被回填。本段溢洪道尾渠已喪失宣泄洪水的功能。因此,需對溢洪道尾渠進行防護。
設計入庫洪水按1953 年典型和1995 年典型兩種情況考慮。
柴河流域森林植被較好,水土流失不嚴重,屬多水少沙地區,柴河水庫自建庫以來泥沙淤積很少,水位~庫容曲線變化不大,故水庫水位~庫容曲線及現有泄流設備的水位~泄量曲線均采用2006 年除險加固成果。詳見表1、表2、表3。

表1 柴河水庫水位~庫容關系表

表2 柴河水庫泄洪洞水位~泄量關系表

表3 柴河水庫溢洪道水位~泄量關系表
柴河水庫于2006 年進行除險加固,確定的調度運用方式如下:
1)水庫防洪限制水位104.0 m,庫水位在104.0~111.8 m時,輸水洞溢洪道同時閉閘錯鋒。
2)庫水位在111.8 ~112.0 m時,輸水洞和2 孔溢洪道同時泄洪。
3)庫水位在112.0 m以上時,輸水洞和4 孔溢洪道同時泄洪。
柴河水庫閘門運用方式見表4 所示。

表4 柴河水庫閘門運用方式
經各典型年計算分析,設計水位及校核水位以1995 年典型為高,所以采用1995 年典型調洪成果。柴河水庫除險加固洪水調節計算成果見表5 所示。

表5 柴河水庫除險加固洪水調節計算成果表
柴河水庫在控制2 孔放流(50 a一遇洪水最高水位為111.8 m)和閘門全部開啟放流(100 a一遇洪水最高水位為112 m)之間的水位差僅有20 cm,這也說明水庫遭遇50 a一遇以上的洪水時,應隨著水庫水位變化而加大水庫泄流,如果按入庫流量控制放流:①加快庫水位升高速度,縮短了兩級控制之間的操作時間,增大閘門實際操控難度;②水庫的下泄量在很短時間內由518 m3/s(50 a)增大至1 651 m3/s(100 a),變幅快且大,對于下游溢洪道尾渠的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需對溢洪道尾渠進行防護,并提出了幾種處理方案,進行優化比選。
1)方案一:溢洪道樁號1+200 下游修建混凝土U 形槽,河槽底寬50 m,兩側為直墻,1+200 上游為天然河道斷面。
2)方案二:溢洪道樁號1+200 下游修建石籠防護的梯形斷面,河底寬80 m,兩側為1∶1邊坡,1+200上游為天然河道斷面。
3)方案三:為組合方案。在方案一的基礎上將下游交通橋至主河道間渠道改為格賓石籠,前100 m采用混凝土U 型槽,由50 m擴大到80 m,此后是底寬80 m的格賓石籠。
4)方案四:將方案一的混凝土擋墻改為表面鑲嵌料石的埋石混凝土衡重式擋墻,渠底寬50 m,混凝土底板。
經過綜合比較,推薦方案一,即混凝土U 型槽方案。該方案不占用基本農田、占地較少,征占地動遷相對容易,社會穩定風險小,工程相對易于實施。混凝土尾渠抗沖能力強,耐久性好,方便管理,工期較短,建設工程投資3565.86 萬元。各方案對比見表6所示。
樁號0+000 處地面高程98.9 m,樁號1+200處設計渠底高程76 m,樁號2+344 處設計渠底高程71 m,設計渠底坡度0.0044。樁號1+200 ~2+344尾渠采用混凝土U 型槽,渠道寬50 m,渠道長1 144 m,安全超高取0.5 m,側墻高3.55 ~4.5 m,在墻頂設防護欄桿,防護欄桿高500 mm。在樁號1+200 處混凝土擋墻與巖石連接,在樁號2+344 處兩側各設10 m長回直段。
混凝土U 型槽采用分離式底板,兩側擋墻為懸臂結構,墻高3.55 ~4.5 m,墻頂寬300 mm,墻底部厚度及底板厚度均為600 mm,擋墻趾板長500 mm,擋墻高度≤4.0 m 時,踵板長2.5 m,擋墻高度>4.0 m時,踵板長2.8 m。擋墻每10m 設一道縫,用瀝青木板分縫,瀝青木板厚度20mm。在分縫處設橡膠止水帶。擋墻在距底板頂面0.5 m處設一排排水孔,孔距1.5 m,排水孔采用PVC 管,管徑80 mm。墻后回填砂礫石,回填頂高程比墻頂低0.7 m。

表6 各方案比選表
根據《水工擋土墻設計規范》,主要建筑物級別為2級,對應擋土墻級別為3 級。混凝土U 型槽側墻按擋土墻計算其強度及穩定性,計算參數為:混凝土容重γ混凝土=24 kN/m3;墻背填土容重γ填土=18 kN/m3,內摩擦角φ=35°,基底抗剪摩擦系數f=0.50[1]。
擋土墻的抗滑穩定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Kc為抗滑穩定安全系數;∑W 為作用于墻體上的全部垂直力總和,kN;∑P 為作用于墻體上的全部水平力的總和,kN;F 為墻底摩擦系數。
擋土墻的抗傾穩定計算公式為:

式中:K0為抗傾穩定安全系數;∑MV為抗傾覆力距總和,kN·m;∑MH為傾覆力距總和,kN·m。
擋土墻基底壓應力計算公式為:

式中:σmax、σmin為基底的最大和最小壓應力,kPa;∑G 為垂直荷載,kN;A 為底板面積,m2;∑M 為荷載對底板形心軸的力矩,kN·m;W 為底板的截面系數,m3;計算結果見表7 所示。

表7 穩定計算成果表
計算結果滿足規范要求。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工檔土墻設計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