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鯤(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01)
高校與企業合作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于永鯤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01)
本文對高校產學研合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還對高校和企業在合作培養人才過程中出現的失效現象進行了研究,并探討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建立。
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教育改革
隨著教育與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社會對于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高校在人才的培養模式中必須要不斷的進行改進。各高校應充分利用教育方面的優勢,變換傳統的教育模式,運用社會的實踐生產獲得的經驗與應用能力,使學校和合作單位形成雙贏的局面。所以,高校需要培養數量更多的人才,需要進行培養人才模式的變革和發展,加快產學研的相關合作,讓學生在與社會的接觸中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
1.1高校產學研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產學研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為廣大的高校學生提供了鍛煉的能力。從整體方面來看,一些國內的大學產學研的合作還是有一些地方不盡如人意。首先是起步晚,和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校相比,差距比較大。第二是合作的環境很弱,模式中的運行機制不健全。海外很多的著名教育家在20世紀提出了教學和科研的結合,闡述了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性。美國的赫爾曼·施奈德教授在1906年就創造了產學研合作模式,而且這種模式在短時間里就被很多國家運用,結果證明效果較好。而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才把素質教育變為國家的基礎教育方針。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最終達成了實行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共同認識。
1.2高校和企業合作發掘人才的失效現象
首先是企業不滿意。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對高校的專業選擇和課程系統感到非常的不如意。由于這些高校的招生計劃全部由政府主導與規定,具體開設哪些專業要由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才可以進行招生。所以學校招生的數量,開課的種類等都是由政府規定的,高校沒有權利對此作出改變。因為政府對高校在經費上的投入不足,導致了一些高校的設備比較陳舊,實臉室沒有辦法完成先進科學技術的一些相關研究。二是企業對于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滿意。當下的大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條件較以前的大學生的條件提高了不少,但缺少吃苦的精神與努力奮斗的態度。具體表現在對工作不敬業,缺少團隊精神,對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等等。
其次是高校本身不滿意。高校對于企業同樣的表示不滿,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很多企業在招聘學生的過程中,通常情況都要規定學生要有工作經驗。不過現在的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很少有外出實習的時間,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和以前的學生相比較壓力更大,由于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沒有過多的時間到企業去實習。因此,大部分的學生沒有辦法參加對口的工作實習。二是很多企業也沒有學生實習制度。企業并沒有與學校建立起實習實訓基地。如果中國的企業與歐美企業一樣,與高校簽署協議,在學生放寒假和暑假時,讓學生到企業去實習,學生就會漸漸知曉企業的運行流程,畢業后就會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
從一般意義上講,高校培養的各種人才應該直接被企業所用,高校如果把學生們都培養成相關的技術人才輸送到各大企業中,高校才會真正的興盛發達。不過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學生就業越來越難,一方面企業招聘不到合適的技術人才。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高校和企業關于人才培養失效呢?原因如下:第一,雙軌制實施造成的。目前的高校招生與就業實施的是雙軌體制,簡單說是招生實施計劃經濟體制,但是就業實施市場經濟體制。在人才的培養方面需要計劃與市場,這兩種體制的直接進行融合。各大高校在招生計劃方面都是嚴格按照政府的計劃模式實行的。學校應通過對學生和企業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建立各大高校產學研的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第一,高校應該主動出擊,找到產學研合作的切入點,開拓職教的發展模式和空間,了解產學研的相關合作單位,運用多種方式找到多種合作模式。第二,發揮校辦企業的作用,建立多種形式和渠道的辦學制度與模式。必須以協作模式建立實訓實習基地。和產學研相關的合作單位一起辦學,建立教學資源與科研資源的信息共享。加快建設專業指導,創辦一批有特色的專業,彰顯自身的辦學優勢。在發展中重視產學研中研的優勢和作用。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人才培養,注重學生的應變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可以對平時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創新和創造思維。第三,高校要對所有的教學環節進行改革:教學模式服從現場教學,教學過程變為生產過程,專業教師成為專業技師,在教學管理上進行彈性管理。在學習考核上重視對過程的評價,評價的主體必須多樣化。
[1] 宋艷.高校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北方經貿,2009,(02):12-14.
[2] 譚偉平.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深人推進“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懷化學院學報,2010,29(10):75-77.
[3] 王依群.淺析校企合作培養電子信息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J].管理觀察,2010,(11):108-109.
[4] 楊路.校企協同的內涵與模式[J].理論界,2012,(10):15-1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ve Talents
YU Yong-kun
(Harbin Rail way Technical College,Harbin 15000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and also studies the failure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Personnel training;Education reform
G649.21
B
1674-8646(2015)08-0119-01
2015-06-19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研究(14Q188);黑龍江省教育廳課題“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二年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G20140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