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藍色的海豚島》的生態女性主義
王英英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晉城048026)
摘要: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兒童作家斯科特所寫的《藍色的海豚島》在1960年出版,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卡拉娜的主人公,在她的部落遷移之后,獨自一人在孤島上求生存,用自己的勇敢戰勝了苦難,征服自然、認同自然、回歸自然,最終幸運地存活下來。《藍色的海豚島》這本小說生動形象地塑造了主人公卡拉娜剛強堅毅的一面,展現了女性在苦難面前勇敢的生存和斗爭以及其心理活動,并對其在大自然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探索,生動的體現出生態女性主義思想,人與人、人與自然要合諧相處。
關鍵詞:《藍色的海豚島》;卡拉娜;生態女性主義
“生態女性主義”是法國的一位名叫佛朗索瓦·德·奧博尼的女學者在20世紀70年代最先提出來的。在之后的80年代逐漸發展形成風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態女性主義結合女權主義的思想和生態學的理論,其鋒芒主要指向男權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它支持進行自然和文化融合,指出對于女性、對人和自然的關系應該有新的認識和理解。生態女性主義主要對父權社會之中對男性女性的統治、人類對大自然的統治,以及這兩方面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將其矛盾指向了男性統治的思維邏輯,主張消除父權思維的方式,要辯證、有理有據地看待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逐步建立起一個民主和諧、遵循自然規律和原則、遵循女性主義原則的新的社會秩序。
生態女性主義的核心思想就是將大自然和人類看作是一個整體,消解大自然和人類之間高低、貴賤的區別,摒棄在歐洲的文藝復興之后形成的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是把人看做確定價值觀的前提,對于自然的價值,是以人或者人的需求來確定的。對于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的本身來看,這種價值觀的內涵是無可厚非,人類本身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對大自然進行改造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過度的改造自然往往會適得其反,最終對人類和自然自身帶來嚴重的后果和不利的影響。自然界中的任意一個物種,即使其生命是多么的微小,都不應該受到歧視,它們的生存的權利和人類是平等的。《藍色的海豚島》對卡拉娜的命運、她性格的變化以及她和自然的關系的變化的描述,詳細的描述了人類中心主義對于人類社會帶來種種災難,和人類中心主義消除后自然和人類和諧共處的大好圖景。
《藍色的海豚島》這個小說是以海豚島的平靜而美好的景色為開始的,卡拉娜是海豚島上的印第安人部族的卡拉斯—阿特族頭人的女兒,在阿留申人到達海豚島之前,卡拉娜一直都過著衣食無憂、快樂的童年,她熟悉島上的一切。并深深的愛著島上的一切。他的弟弟叫拉莫,她和弟弟在一起撿貝殼、挖野菜和捉海鷗,無時無刻都在于大自然進行著親密的接觸。但是,在阿留申人來到海豚島之后,這一切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豚島周圍的大海變得波濤洶涌,猛烈的風暴夾雜著殘酷的戰爭席卷了整個海豚島。阿留申人為了獲得海獺的皮毛而對海豚島的海獺進行瘋狂的捕獵,卡拉娜的內心對阿留申人充滿的憤恨。到最后,阿留申人為了得到更多的海獺想要獨霸海豚島,從而引起了兩個部族爆發戰爭。殘酷的戰爭使得兩個部族的人員傷亡慘重,卡拉娜的父親作為科威格的頭人,在戰爭中浴血奮戰,最后在戰爭中犧牲。卡拉斯—阿特族由于害怕阿留申人的打擊報復,他們被迫離開了海豚島。卡拉娜為了保護弟弟,她選擇留下來。但是弟弟拉莫在跟海豚島上的野狗進行搏斗的時候,不幸身亡。從此,卡拉娜一人孤零零的在島上等待其他人的救援。此時卡拉娜眼中的大海完全變了模樣,在卡拉娜的眼中,大海充滿了危險。
顯然,小說在對兩個部族進行描寫時,兩個部族分別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兩個有代表性的階段,卡拉斯—阿特部族代表的是原始社會時期,這個時期脆弱但不失純真的一面。阿留申人則代表了工業化社會時期,自私自利是這一時期的完美體現。阿留申人把卡拉斯—阿特部族逼迫得遠走他鄉,這就預示著工業化社會必然會取代原始社會。作者在小說中對這一思想進行表達時,顯然是對工業化社會有著清醒的認識,作者認為工業化社會的本質是殘酷的、是血腥的。阿留申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對海獺進行了大規模的捕殺,嚴重的打破了海豚島安寧和諧的生活狀態,阿留申人對島上的居民進行屠殺,迫使卡拉斯—阿特部族的人民搬遷。作者對這個故事的描寫,是作者對自己心中的人類中心主義的詮釋,是作者對人類中心主義帶來的人類的私欲的膨脹的批判。
與女性主權主義相對的是男性中心主義,男性中心主義是在男權社會時期建立起的一體系,這套體系的主要是為男性霸權服務。男性中心主義是以男性的訴求為基礎,把社會的主體歸位男性所有,而女性是完全的服從于男性的,女性是小到家庭、大到社會的客體,不被男性甚至整個社會尊重。男性中心主義人為的把人類行為分為女性特質和男性特質,女性特質指的是膽小、脆弱和謹慎。男性特質則代表理性、侵略。
《藍色的海豚島》通過對阿拉娜的描寫,成功而形象的顛覆了男性中心主義,構建了一個和諧平等的女性自治的社會。《藍色的海豚島》的女主人公卡拉娜在被丟到孤島上之后,她憑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制造武器防御野獸的侵害,建造房屋供自己休息,捕捉章魚避免自己挨餓,她成功地推翻了在男性中心主義中的男性的地位,說明了女性同樣也可以做男性的事情。卡拉娜還和阿留申人圖托克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體現了生態女性主義所倡導的在人和人之間要建立和諧的關系。《藍色的海豚島》顛覆了以往小說對于女性的描述都是弱者、客體的形象,徹底的打破了男性文學對女性形象傳統的描述。卡拉娜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利用自己的智慧與大自然進行搏斗并取得了勝利,得以和大自然和諧共處,而小說中卡拉斯—阿特部族的逃跑,體現了男性的脆弱和不堪一擊,成功的凸顯了卡拉娜智慧和精神的偉大。
小說還講到在男性社會話語權的問題。男性中心主義充斥在的男性社會,力求通過經濟、宗教等手段來遏制女性的權利,來更好的體現男性的權利。所以,女性想要獲得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完全的自由,就必須打破男權中心主義,從而取得平等的話語權。小說中卡拉娜在防御野狗的侵襲時,她猶豫自己要不要制作武器,因為在男權社會是不允許女性制造武器的,他們只能使用男性制造的武器,所以卡拉娜一開始決定出去找尋部落里遺留下來的武器,但是事實根本就不允許卡拉娜出去尋找武器,最終卡拉娜打破部族的法令,自己親手制作武器防御野狗。卡拉娜按照自己平日所見父親制造武器的辦法,成功地制作了弓箭,并在與野狗進行搏斗的時候取得了勝利,保護了自己的安全。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處在榮辱與共的關系網之內。生態整體的觀念是生態主義的核心思想。從生態的角度看,人類一直是以人類自我為中心,把對人類利益的程度為尺度,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大自然的生態體系是與人類共同生存的。人類這個錯誤的理念必將導致大自然嚴重的生態危機,造成了大自然和人類之間緊張的關系,最終造成人和大自然之間不斷地進行相互破壞這樣的惡性循環。海豚島的原始居民和阿留申人都對大自然進行了破壞,導致任何大自然的關系逐漸惡化,小說中的野狗就是很好地證明。卡拉斯—阿特部族和阿留申人進行戰斗,導致島上的野狗越來越多,野狗對人類的食物進行搶奪,對人類的安全和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卡拉斯—阿特部族和阿留申人進行戰斗,為了獲得更多的武器,他們大規模的捕殺海象,取海象的牙作為武器,從此海象對人類也提高了警惕的心理;海獺在人類的捕殺之下,數量也急劇下降;人類對于水源的無節制浪費,導致島上的淡水越來越少。最終,島上的人不得不選擇遷移。
在人類中心主義的指導下出現了生態危機,從現代的生態主義者看來,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生態主義者在生態整體的觀念的指引之下,提出要保護自然、敬畏自然的目標,改善人與自然相互破壞的惡性循環,建立人與自然相互補給、和諧相處的關系。小說中的主人公卡拉娜在孤島上生活了許多年,漸漸地融入自然并放棄了對自然的過分的需求和索要,和大自然和諧的生活。小說最后,海豚島出現了美麗富饒的景象,沒有人再去捕殺海獺,也沒有用還行的牙齒制造武器,野狗的數量也急劇下降。海豚島逐漸成為了卡拉娜的精神寄托,最終卡拉娜離開了這座孤島,換上了水手服,水手服象征的是文明人,但是卡拉娜依然認為自己制作的羽毛的衣服最漂亮,并且她希望自己有機會再次穿上自己制作的羽毛衣服。
《藍色的海豚島》通過對女主人公卡拉娜的描寫,講述其一個人在荒島上生存的經歷,形象的向世人闡述了人類不應該和大自然處于相互破壞的敵對關系,應該建立和諧共處的關系。小說借卡拉娜的語言,說明了人類并不是比其他生靈的地位高的,人類和大自然在精神上、在物質上都應該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作者形象的借用一個原始的海豚島,來對現代的人一個深刻的警示和啟發,來喚醒人類的保護大自然生態的意識,使現代的人類拋棄延續幾千年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重新與大自然建立和諧共處的局面,建立美好家園。
(注:本文系晉城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科研課題“體驗理念下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課題編號:LX1321)
參考文獻:
[1]關合鳳.一位雙性同體的綠色女士——《藍色的海豚島》的女性形象意義探微[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3).
[2]李東風.融入自然,建構自我——《藍色的海豚島》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3,(4).
[3]譚方黎.西方荒島小說典型文本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D].揚州大學,2010.
[4]張巖.尋求和諧生物園——《藍色的海豚島》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英語語言文學[D].河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