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民,王曉景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河南 鄭州 450004)
刑事案件財產刑執行監督是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一項重要監督職能。受傳統的重自由刑輕財產刑思想和相關制度缺乏或不完善等法律現狀的影響,較長一段時期內,財產刑的適用、執行和監督均不規范,空判率高,有損于刑罰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加強對財產刑執行的檢察監督是實踐中面臨的較為迫切的問題,而現實中,對財產刑的執行和監督均缺乏相應的程序和制度來加以規范①。故探討財產刑執行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完善和加強檢察機關對財產刑執行的檢察監督,對于保證財產刑的正確執行,強化檢察機關法定職責的依法履行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財產刑在刑罰中屬于附加刑,我國《刑法》分則共有157 個條文對涉及213 個罪名規定了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的財產刑。財產刑執行是指執行機關依照生效的刑事裁判依法向罪犯追繳罰金或沒收罪犯財產上交國庫的一種刑罰執行活動。
2012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沒收財產的判決,無論附加適用或者獨立適用,都由人民法院執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會同公安機關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一條規定:“財產刑由第一審人民法院負責裁判執行的機構執行。”由此可以說明,財產刑執行主體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負有會同執行的職責。此外,鑒于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對交付執行罪犯負有教育管理職能,可以明確其負有協助人民法院執行的職責。因此,財產刑的執行包括人民法院的執行活動,公安機關的會同執行活動,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的協助執行活動等。從財產刑執行的具體方式而言,應包括犯罪人主動交納時的依法收繳以及強制執行、中止執行、終結執行、減免執行等。
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罰金刑、沒收財產刑的刑罰執行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的監督。
從監督的主體而言,《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六百三十三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執行刑事判決、裁定的活動實行監督。對刑事判決、裁定執行活動的監督由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負責。”從監督的對象而言,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的對象是財產刑執行主體的執行活動,監督的對象包括對人民法院執行活動的監督、對公安機關會同執行的監督,對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等協助執行的監督;從監督的方式而言,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的方式主要是依法提出糾正意見;從監督的財產刑執行活動的具體內容而言,檢察機關應當對財產刑的執行時限、執行啟動、強制執行活動、變更執行、財務上繳等方面予以檢察監督②。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各監獄關押的涉及財產刑的罪犯中,已執行財產刑的人數占總數的7.23%,已執行的金額數占總數的12.79%;未執行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67.46%和45.87%;部分執行的占總人數的10.83%;無執行能力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26.38%和34.14%。全省各看守所留所服刑的涉及財產刑的罪犯中,已執行財產刑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46.02%和46.39%;未執行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32.14%和20.55%;部分執行人數占總人數的10.12%;無執行能力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11.73%和總金額數的21.53%。全省涉及財產刑的社區矯正人員中,已執行財產刑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92.45%和81.51%;未執行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4.23%和8.49%;部分執行的人數占總數的1.63%;無執行能力的人數和金額數分別占總數的1.69%和2.62%。
一是財產刑的適用率較高。服刑罪犯中被判處財產刑的約占50%。如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駐馬店市監獄涉及財產刑的罪犯占服刑總人數的59.2%;南陽市監獄涉及財產刑判決的罪犯占服刑總人數的47.31%;開封市監獄涉及財產刑的罪犯占服刑總人數的51.34%。
二是監獄關押罪犯財產刑的執行率較低。總體而言監獄服刑罪犯的執結率最低,僅為7.23%,僅有四個地市執結率超過10%,其他30多個監獄執結率均低于10%。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罪犯被判刑后,自己無能力繳罰金;大多數罪犯家屬不愿意繳納罰金;監獄呈報和法院裁定對罪犯減刑、假釋時,對罪犯是否執行財產刑,執行的多與少與其呈報、裁定減刑、假釋沒有大的影響,從而導致那些雖有能力執行財產刑的罪犯不愿執行,能夠少執行就不愿多執行。
三是社區矯正人員罰金刑的執行情況較好。河南省社區矯正人員中涉及財產刑的執結率達到92.45%。就各地市情況看,絕大多數達到90%以上,如鄭州市和新鄉市社區矯正人員罰金刑的執結率分別為99.77%和99.24%,安陽市、許昌市、三門峽市的執結率分別為97.18%、97.31%、96.94%,鶴壁市、濮陽市、洛陽市、開封市的執結率分別為93.68%、92.19%、90.92%、90.80%。社區矯正的人員一般為被判處管制、緩刑、決定假釋或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刑罰較輕,罪犯不被關押,愿意繳納罰金。此外,一些法院要求被告人及其親屬在判決前先行繳納罰金,繳納完畢的可以判處緩刑等非實體刑,一定程度上使得罰金刑執結率較高。
四是無執行能力的罪犯存在一定比例。監獄服刑罪犯中無執行能力的占到總數的26.38%,個別地市的這一比例達到40%以上,如三門峽市、南陽市、許昌市、平頂山市監獄服刑罪犯中無執行能力的人數分別占總數的69.97%、58.81%、49.89%、41.23%。其原因一方面是刑法對財產刑立法的改進擴大了罰金的適用范圍,強化了罰金的適用方式,促使了罰金適用率急劇上升。另一方面,對于財產刑金額的確定尚沒有明確標準,往往脫離被告人實際財產狀況。實踐中,法院主要依據犯罪情節而不參照犯罪人經濟狀況來確定罰金數額,最終給執行帶來困難。
五是暴力型犯罪和經濟財產型犯罪涉及罰金的罪犯多,涉及金額大,無執行能力比例較高。如河南省第一監獄暴力型犯罪和經濟財產型犯罪涉及財產刑的人數占涉及財產刑總人數的82.84%,涉及的金額數占總金額的58.91%。安陽市監獄兩類犯罪涉及財產刑的人數占涉及財產刑總人數的84.3%,涉及的金額數占總金額的82.04%。暴力型犯罪的主體一般經濟狀況相對較差,所判處的刑罰相對也較高,繳納罰金的主觀愿望較低,因而其執結率也較低。
從目前情況看,由于河南省檢察機關不斷加強對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后財產刑執行的監督,雖然法院仍然強調人員少、任務重等因素,但也在逐步樹立接受監督的意識。河南省檢察機關也正協調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公安機關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促進執行監督深入開展。
依法合理適用財產刑是正確執行財產刑的前提,然而目前法院在財產刑法律適用上不規范甚至違法違規的問題時有發生。我國《刑法》對罰金刑數額采取限額與無限額相結合的方式,并且主要采用的是無限額罰金制。對于限額罰金制實踐中易于操作,而對于無限額罰金制,由于諸多不確定因素導致審判機關適用時隨意性較大,有的罰金數額偏高;有的不應并處罰金的而處以罰金;有的以罰代刑,以財產刑沖抵主刑;有的先執行后判決;有的任意擴大減免罰金的條件;還有的適用財產刑累及無辜,適用沒收財產時,裁判沒收不屬于被告人個人所有的財產。罰金刑適用的隨意性與犯罪人貧富不均的實際情況也會導致罰金執行實質上的不平等和難以有效執行的后果④。
一是財產刑的執行主體不統一。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財產刑執行由第一審人民法院負責執行,而由法院哪個部門執行卻沒有進一步明確。司法實踐中有的法院規定由刑庭執行;有的法院實行審執分離,財產刑移送執行局執行;有的是審判監督庭執行。這種情況造成判決與執行之間缺乏內部制約,在實踐中存在諸多弊端。財產刑的執行機構不統一,導致財產刑的執行效果各異,并產生了諸多問題。二是在思想認識上有誤區。多數法院只注重刑事案件自由刑的執行情況,而不重視罰金、沒收財產刑的執行,尤其是一些罪犯及其家屬對財產刑的執行持對抗態度,不能自動繳納,甚至隱匿、轉移、毀損財產,致使財產刑的執行效率不高,難度較大。三是財產刑的執行程序不明確。財產刑的執行常常涉及對被告人的財產進行扣押、查封,對銀行存款的查詢、凍結和劃撥等程序。盡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人民法院認為依法應當判處被告人財產刑的,可以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但沒有規定具體的操作程序,因此缺乏可操作性,財產刑“判而未執”的現象就不可避免。四是財產刑的執行期限不確定。我國《刑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了罰金刑的隨時追繳制度,這種隨時追繳制在執行中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一方面,罰金刑的執行沒有期限限制,可以無限延長,法院無法徹底結案,影響辦案效率;另一方面,罪犯被交付執行自由刑或刑滿釋放后,法院不可能對其財產狀況隨時監控,隨時追繳制基本無法實現。
根據目前法律規定,人民法院是財產刑執行的主體,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一般不負有執行財產刑的權力和職責。實踐中,罪犯被交付監獄、看守所服刑之后,財產刑的執行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人民法院難以對罪犯的財產予以追繳。社區矯正人員的財產刑執行工作也基本沒有啟動。一方面由于罪犯被交付之后,人民法院不再影響或控制罪犯,另一方面也缺乏相應的聯動機制,促使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協助法院掌握罪犯財產情況,督促罪犯繳納罰金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將罪犯履行財產刑的情況作為判斷其是否“確有悔改表現”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罪犯積極執行財產刑和履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的,可視為有認罪悔罪表現,在減刑、假釋時可以從寬掌握;確有執行、履行能力而不執行、不履行的,在減刑、假釋時應當從嚴掌握。”這一司法解釋是對財產刑執行活動中,監獄等其他政法機關與人民法院協作聯動,依法共同做好罪犯財產刑執行工作的一種積極的嘗試。
以目前筆者了解的情況看,各地檢察機關對財產刑的執行或剛剛起步,或疏于監督,或因監督方式不當致使監督不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是信息渠道不通暢。《人民檢察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六百五十八條規定:“檢察機關發現財產刑執行存在違法情況時,可以行使檢察監督權。”但法律并沒有規定法院應及時將財產刑的執行活動情況反饋到檢察機關,檢察機關接觸不到財產刑執行相關法律文書,無從了解執行情況,就談不上對財產刑執行的監督。
三是法律措施跟不上。法律沒有明確檢察機關調查被告人財產狀況的權力,在罪犯借口沒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判決時,檢察機關因不能判斷其履行能力而使監督無從著手。檢察機關即使發現財產刑執行中存在問題也只能依法提出糾正意見,缺乏有力措施。
四是對于財產刑執行如何監督,缺乏具體的操作程序。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定對財產刑執行的監督程序,而整個財產刑執行活動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過程。對整個過程缺乏正常的監督程序和途徑,檢察機關難以發現法院財產刑執行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因而無法予以糾正,從而不能對罪犯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保障。實踐中,檢察機關很難介入審判機關的財產刑執行活動,兩者就財產刑執行問題也缺乏及時必要的溝通。
五是雖然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明確了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為財產刑執行監督的部門,但由于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人員少、能力較弱的結構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加之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后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和任務,故而全面開展財產刑執行監督工作仍然存在較多困難和問題。
檢察機關要監督人民法院對財產刑的適用,包括監督其適用的金額是否適當,是否存在以罰代刑的現象,是否不應當判處財產刑而予以判處。而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要實現有效監督,就要與公訴部門加強聯系溝通,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督”,這種監督方式的改變意義重大。財產刑適用的監督主要有兩項內容:
一是監督人民法院建立科學的財產刑數額裁量機制。罰金刑作為一種刑罰方法,剝奪的是財產權益,如果在適用中不考慮犯罪人的經濟狀況和實際繳納能力,就不能使罰金刑得到有效、完全的執行而發揮其懲罰的作用。因此,應當確立“以犯罪情節為主,適當兼顧犯罪人的經濟狀況”的罰金裁量原則⑥,在判處財產刑時充分考慮被告人的經濟狀況確定罰金數額,既能及時有效地落實財產刑,又能充分體現財產刑的作用和意義。與此相適應,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可以協調公訴部門在提起公訴時要求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自偵部門提供被告人的經濟狀況,便于法官在判決時予以考量。
二是對不正確的財產刑判決裁定依法提起抗訴。檢察機關對不正確的審判結果依法提起抗訴是實現審判監督職能的最直接的方式⑦。根據法律規定,檢察機關認為一審判決和裁定確有錯誤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抗訴,這個“判決和裁定”自然應當包括財產刑的內容。因此,檢察機關要嘗試對財產刑適用不當依法提起抗訴。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對已生效財產刑的判罰不服,向檢察機關提起申訴的,檢察機關控告申訴部門應予以重視,認為申訴理由成立的,可以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試驗采用工業級晶質石英粉作為硅質原料,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0%,四種型號石英粉均為外購產品,平均粒徑分別為75、38、23、18 μm。生石灰作為鈣質原料,它是由平均粒徑18 μm工業級重質碳酸鈣[14]在不同溫度下煅燒制得,其中碳酸鈣含量大于95.0%。采用分析純AR氧氯化鋯為添加劑,氧氯化鋯含量大于99.0%。
上述工作雖然主要由檢察機關的公訴、控申部門承擔,但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要做好協調工作,如被關押在監獄、看守所的當事人對已生效的財產刑的判罰不服的,派駐檢察干警要做好相關協調工作。
一是法院內部財產刑執行機構要統一。目前我國法院的內部機構設置,體現了審執分離和專業化的特點,執行庭若作為財產執行的專業化機構,在執行條件及實際操作方面均具有其他部門無可比擬的優勢,財產刑的執行宜由其進行⑧。但是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執行庭作為財產刑的執行機構,因此應當從立法角度規范執行主體。
二是在判決財產刑后加大執行力度,規范財產刑執行工作,著力提高執行效率,減少空判現象的發生。人民法院應當公告執行財產刑的部門及接受財產的銀行賬號。在收取罰金和財產時應當向繳納人出具憑證,罰沒的財產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上繳國庫⑨。對被判處財產刑而未自覺履行的罪犯,應依法予以強制執行。對未全部履行財產刑的罪犯在監獄、看守所外可供執行的財產,依法隨時追繳;對罪犯刑滿釋放后,仍有財產刑未執行完畢的,應繼續執行⑩。
三是財產刑沒有得到執行的,在向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送達法律文書時要反映有關情況。人民法院將罪犯交付執行時,應當將其財產刑的判決及執行情況書面告知執行機關?。對未全部履行財產刑準備送監獄、看守所執行的罪犯,在依法追繳其可供執行的財產后,應將有關情況及時函告罪犯所去服刑的監獄、看守所?。罪犯在異地服刑的,同時要委托罪犯服刑地人民法院執行財產刑。對未執行完畢罰金刑,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或者其指定的下級人民法院可以接收罪犯繳納的罰金,也可以對罪犯暫存在監獄、看守所的財產在預留必要生活費用后予以追繳?。
四是在辦理減刑、假釋案件時,將罪犯執行財產刑的情況納入罪犯悔改表現綜合考核的范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將罪犯履行財產刑的情況作為判斷其是否“確有悔改表現”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為實踐中建立財產刑執行情況與減刑、假釋的聯動機制提供了法律依據。應當確定積極履行的從寬,有能力而沒有履行的從嚴,拒不履行的不予或限制減刑、假釋的原則,以實現財產刑執行與減刑、假釋的互動。為體現寬嚴相濟的刑罰原則,應當根據罪犯的悔改表現,并考察其履行財產刑情況,結合案件涉案款物追繳情況、罪犯經濟條件和開支等情況,分別進行處理:對于履行財產刑態度積極,全部繳納完畢的,可以“適度從寬”,即減刑幅度可以相應提高,假釋的間隔期可以適當短于規定的幅度;對于部分履行的可以“適度從寬”,被強制執行的則“從嚴掌握”,均是指在規定的幅度內從寬、從嚴;對于有能力而不履行和拒不執行財產刑的,可以不予或限制減刑、假釋;對于拒不履行財產刑情節惡劣的,則應當認為該罪犯主觀上沒有悔改表現,如其尚未刑滿,對其過去獲得的減刑、假釋可以考慮予以撤銷。撤銷減刑、假釋是嚴厲的措施,有著強大的威懾力,對弄虛作假和抱有僥幸心理的罪犯有著長期的、巨大的壓力。
五是建立財產刑執行法律文書移交備案制度。人民法院在判決后應及時將有財產刑內容的刑事判決書副本,移送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在交付監獄或看守所執行時,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刑執行情況以法律文書的形式告知監獄管理部門或主管看守所的公安機關。在執行過程中,因特殊情況而中止執行或者減免罰金數額的,也應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財產刑執行完畢后,執行機構應及時將執行結案通知書送達人民檢察院備案。執行法律文書備案有助于人民檢察院及時了解財產刑執行的進展情況,是進行財產刑監督的重要程序之一。
監獄應當協助人民法院做好在監獄服刑罪犯的財產刑的執行工作。
一是應當要求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移交相關財產刑執行情況的相關手續。根據《監獄法》第十六條的規定,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時,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同時送達監獄。交付涉及的內容當然也包括財產刑執行的情況。目前的問題是監獄認為財產刑的執行機關是法院,讓其了解罪犯財產刑執行情況是加大了工作量,不愿配合。檢察機關必須依法做好監督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相關機制。
二是協助法院對罪犯暫存在監獄的財產在預留必要生活費用后予以追繳。關押在監獄的罪犯,其罰金刑未全部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查證罪犯在監獄的個人賬戶,在預留必要生活費用后予以強制執行。如罪犯主動提出履行財產刑的,監獄應當提供有關便利,協助人民法院收繳有關錢財、資金。
三是配合人民法院做好罪犯財產刑執行信息的登記、通報工作,加強對未全部執行財產刑罪犯的教育。罪犯服刑期間執行財產刑的情況,要及時做好信息登記;對未全部執行財產刑罪犯,發現其監外存在可供執行財產的,要及時通報有執行權的人民法院。積極開展鼓勵罪犯自覺執行財產刑的專題教育活動,教育罪犯服從法律判決,積極履行財產刑。罪犯主動將暫存監獄的個人財產上繳人民法院的,監獄應當提供協助;罪犯未全部履行財產刑的,監獄可以限制消費,并配合人民法院對其個人財產在預留必要生活費用后予以強制追繳。罪犯刑滿釋放時,監獄應將財產刑執行的情況書面告知具有執行權的人民法院。
四是綜合罪犯表現,對其提出減免或暫不執行罰金刑的建議。根據罪犯改造表現,結合罪犯經濟狀況及自覺履行財產刑的態度,在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時,可一并提出對其減免罰金刑的建議。對于經查證確實沒有能力履行財產刑的罪犯,不能以此影響其正常減刑,符合減刑條件的可以給予減刑予以鼓勵,在主刑執行完畢后,可以再執行罰金。監獄根據罪犯的實際情況,也可以提出暫不執行罰金刑的建議。
五是對于罪犯異地服刑的,應當查看原判決法院與服刑地人民法院之間是否存在委托與被委托關系,沒有委托關系的,要向服刑地人民法院提出建議。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和省級人民法院都在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探索財產刑制度改革,對沒有執行財產刑的罪犯可在罪犯服刑地執行,各監獄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可以作為執行機關。
六是對其決定暫予監外執行、假釋的,決定機關應將財產刑執行的相關情況通知相應的社區矯正機構,便于其予以協助。
《刑事訴訟法》修改后,僅限于剩余刑期三個月以下的罪犯在看守所服刑,因而,看守所協助財產刑執行的工作量很少,但是對這項工作依然應當予以重視。一是對其已掌握的在押人員經濟條件、能否履行財產刑的情況,及時告知人民法院;二是在人民法院判決后,向法院了解財產刑執行情況;三是對于留所服刑人員要協助人民法院執行財產刑;四是加強對未全部執行財產刑罪犯的教育改造,積極配合人民法院做好罪犯財產刑執行相關信息的登記、通報工作;五是對于從看守所出所的監外執行罪犯的財產刑履行情況,要通知罪犯居住地社區矯正機構;六是對投監獄的罪犯要協調法院向監獄提供財產刑執行情況的資料。
一是調查并摸清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的財產刑執行情況。二是加強對未全部執行財產刑罪犯的教育改造,積極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工作。可參照監獄、看守所的相關做法執行。社區服刑人員有條件履行且愿意履行的,要積極溝通法院做好協調工作。三是對于能夠積極履行財產刑的社區服刑人員,在減刑、緩刑、假釋的考驗期問題上可以向有關人民法院提出建議。四是對于監獄(看守所)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要向監獄(看守所)了解罪犯的財產刑執行情況。五是對于收監執行的罪犯,被判處的財產刑是否已經執行,要向監獄反映情況。
由于現有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沒有作出較為明確的規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目前財產刑執行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檢察機關應當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積極探索合理、有效的監督途徑。
一是加強協調,積極溝通人民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機關,通過召開聯席會、座談會等方式,研究探討財產刑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重點解決人民法院在執行財產刑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公訴部門相互溝通,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財產狀況的相關制度。
二是逐步建立在財產刑變更執行中的同步監督制度,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建立相關信息聯網制度,檢察機關刑罰執行監督部門通過網絡共享及時了解變更執行的相關信息和具體情況,同時建立表、卡、簿臺賬登記制度,動態掌握罪犯財產刑執行情況,從而開展同步監督和事后監督。
三是建立財產刑執行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的檢察監督制度。如果發現有違法的情況,如以罰代刑,以財產刑沖抵主刑、先執行后判決、違法減免執行財產的數額等違法違規行為,應當通知執行機關糾正。如對有履行能力而不繳納罰金的給予減刑或對無履行條件而不繳納的不給予減刑的情形,提出檢察建議。
四是協調人民法院、監管單位逐步建立財產刑執行的協作制度。依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是財產刑的主要執行機關,但罪犯在監獄、看守所服刑期間,監獄、看守所相對于法院而言有更多的管理權,對罪犯的經濟等情況相對容易了解,建立人民法院、監管單位的協作制度,有助于財產刑的有效執行。
注釋:
①黃忠順:《論司法機關在財產刑執行中的角色分擔》,《中國刑事法雜志》2014年第1期。
②陳雷:《對浙江省H 市三類罪犯減刑、假釋問題的調查報告》,《中國刑事法雜志》2014年第6期。
③本部分統計數據均來自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相關業務統計報表。
④韓成軍:《檢察建議的本質屬性》,《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
⑤李光勇:《社區矯正人員幫扶現狀、困境與對策調查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第4期。
⑥錢葉六:《論中國罰金刑的改革與完善——以探尋罰金刑執行難之解決方案為視角》,《法學論壇》2006年第4期。
⑦李夏:《論財產刑執行的檢察監督機制的完善》,《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⑧李秀玲:《淺議財產刑空判問題及其對策》,《法制與社會》2006年第17期。
⑨⑩?均引自《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司法廳關于加強罪犯財產刑執行工作的通知》(粵高法發[2009]90號)。
?張亞平:《法國信用減刑制度及其借鑒意義》,《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第5期。
?李奮飛、孫皓:《在押人員投訴處理機制比較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