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元情緒研究述評

2015-03-27 06:47:06王婷婷
河南社會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情緒情感研究

周 菲,王婷婷、2

(1.遼寧大學 商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2.沈陽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4)

情緒是個人和組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因素。心理學研究者在情緒領域探討過兒童的早期社會化,關注父母所持的情緒理念或觀念通過日常生活的教育,對子女情緒和社會行為塑造產生的影響等問題;在子女的成長階段亦有對父母的情緒與子女學業成就、同伴關系和健康的關系的研究成果。20世紀80年代后期,組織中的情緒問題已成為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前沿問題和組織行為學專家關注的熱點,學者們開始探討領導情緒智力對員工組織認同、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情緒因素對心理和行為結果的影響等。總的來說,情緒研究對解釋個體心理成熟、促進組織中良性人際溝通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悉數近10年來諸多涉及情緒因素研究的國內外文獻,有一個新穎而易引起研究者興趣的名詞頻入眼簾——元情緒。與其他情緒因素不同的是,從字面上很難對其有直觀通俗的理解,卻又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可認識到其在未來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全新的研究空間。元情緒既然從表義上看與情緒密切相關,那么它是否通過特定的過程對情緒產生影響?它是一種特殊的情緒還是人格特質?它與其他情緒因素是否具有聯系?如何對它測量?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哪些,未來又可以應用到哪些領域?本文將圍繞上述問題進行闡述。

一、元情緒研究的國內外現狀

(一)對元情緒研究的理論溯源

元情緒(meta-mood)中的“元”概念產生于對內省法的自我證明悖論的哲學思考[1],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Comte對心理學研究中的內省法提出質疑,認為自我觀察的內省方法存在“自我證明悖論”,即同一器官無法同時既是觀察者又是被觀察者。美國邏輯學家、數學家Tarski為解決這一悖論,將“meta”即“元”的概念引入意識研究領域。Tarski針對客體的水平提出了元水平的概念:客體層面是關于客體本身的表述,而元層面則是關于客體層面表述的表述,存在于客體水平和元水平之間的這種區別,使人們可以將一個過程分解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進行的過程來分析。這個概念的基本思想是“元層次在某種意義上獨立于概念本身所代表的客體層次”,內省法是認知主體對客體水平所進行的意識作出元水平的言語表述。Tarski在解決了自我證明悖論的同時,也啟發了心理學家在“元”領域的探索。

197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John Flavell在對兒童記憶活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對自己記憶正確性的判斷能力在不斷發展,Flavell將這種能力稱為“元記憶”。隨后他又提出了“元認知”的概念,用來表述個體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以及在這種認知基礎上的自我監督、計劃與調節。在此研究基礎上,Nelson&Narens在1990年提出了元認知具有監督、控制和目標實現的三個特征的觀點:監督是指信息從客體層次流向元層次,向元層次報告客體層次所處的狀態;控制是指信息從元層次流向客體層次,通知客體層次下一步的行動指令;目標實現是指通過與客體來回交流信息產生目標并付諸實現。Nelson &Narens認為智力的核心是對認知過程的調節、監控、計劃能力[2]。這些研究成果對元情緒理論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元”領域探索的不斷深入,美國心理學家Mayer和Salovey在對情緒研究過程中提出了元心境體驗(meta-experience of mood)的概念[3]。元心境體驗是指在情緒體驗中,個體持續不斷地對自身的情緒進行監控、評價和調節的反思過程,它在情緒的基礎上產生,是對情緒本身的反思,并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從概念表述上可見元心境與元認知都是以“元”的意義為基礎,分別闡述個體對認知和情緒的處理過程,而元心境特別強調的情緒調節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和進一步探索。Mayer等將元心境分為狀態性心境(state meta-mood)和特質性心境(trait meta-mood)[4],其中狀態性元心境強調正在進行中的情緒反思的變化性,而特質性元心境則是在個體自身表現出的一種持續的、相對穩定的元心境方式。前者不能反映出一般意義上的情緒的穩定性,或者個體處理情緒體驗時的持久策略,后者則特指穩定的心境。在他們提出情緒智力模型之后,特質性元心境便成為情緒智力水平高低的識別標準。亦有學者在后續研究中,把元心境等同于元情緒。“元情緒”實際上指的是“元心境體驗”(meta-experience of mood),強調的是一種對自我心境進行監控、評價和調節的反思過程[5]。

(二)對元情緒與情緒智力內涵及區別的研究

1.元情緒與情緒智力的內涵

情緒智力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Mayer和Salovey將情緒智力定義為“審視自我和他人情感和情緒的能力,辨別情緒并運用情緒信息引導思維和行為的能力”,并在初級模型中將情緒智力分為情緒評估和表達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情緒運用能力。在之后的理論改良中,又增加了情緒對思維的促進能力的因素,同時充實了其他因素的內容。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Goleman在其1995年出版的《情感智力》一書中將情緒智力定義為控制情緒沖動、解讀他人情感和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這些能力可概括為五個方面: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Goleman于2000年給出情緒智力的描述性定義,認為它是能夠被觀察到的,當人們在適當情境中時,經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構成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覺察和社會技能的勝任力。以色列著名的心理學家巴昂(Bar-on)在1997年提出,情緒智力是影響人應付環境需要和壓力的一系列情緒的、人格的和人際能力的總和,由個體內部成分、人際成分、適應性成分、壓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構成其維度。我國學者許遠理從“對象”和“操作”兩個維度建構了情感智力的理論框架,其中“對象”是指情感智力涉及的內容,包含內省情感智力、人際情感智力、生態情感智力三個主因素;“操作”是指由感知和體驗情感的能力、表達和評價情感的能力、調節和控制情感的能力三個水平組成的情感智力的活動方式。將這兩個維度中各要素組合,可以得到九種不同的情感智力,共構成了九種情感能力[6]。

在借鑒情緒智力的研究成果之后,很多學者將情緒的自我意識、情緒的標準評價、情緒調節視為元層次水平的心理加工過程。但是在真正意義上提出元情緒內涵的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Gottman等。他們在關于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情緒的研究中意外發現,如果說元認知是將自己的認知當作認知的對象,那么元情緒則將自己的情緒當作認知的對象,是人們對自己情緒產生的情緒(即初級情緒時的次級感受或情緒)的認知,是指個體對自我與他人情緒的一套有組織的感受與認知[7]。國內學者許遠理也借鑒了情緒智力理論和元認知理論,認為情緒智力中最主要的是內省情緒智力,它包含自我情感的感知和體驗能力、自我情感的表達和評價能力、自我情感的調解和控制能力。許遠理認為,他提出的9種情感能力之一——內省情感智力的三要素與元認知結構中的三要素(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是完全對應的,因此把內省情智中的感知和體驗能力、表達和評價能力、調節和控制能力作為建構元情緒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提出元情緒就是一種主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評價、描述與監察的能力,以及對其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進行反芻分析和調控的能力,其中“情緒反芻”是一種強烈意志參與的情緒回溯[8]。我國臺灣學者葉光輝等認為,“元情緒理念”是個體對情緒相關事物的各項執行功能,包括對自己或他人各式情緒行為有一套特定的情緒反應、認識、理解、評估及運用,具有覺知及指揮情緒運作的功能,可以用來體察情緒行為的動機,同時調整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表現,必要時還可以作為引導或教化他人如何處理情緒事件的重要依據[9]。

2.元情緒與情緒智力的區別

如上所述,元情緒和情緒智力具有密切關聯性,學者們圍繞辨析二者的差異深入展開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二者的性質、參與主體及測量方法的區別上。

(1)性質不同。情緒智力是客觀智力,是個體準確、有效地加工情緒信息的能力集合;而元情緒是個體對自身情緒的注意和監控程度、清晰程度、情緒調節能力的反思,是主觀的信念、態度、自我效能感[10]。情緒智力的模型構成體現了個體所需達到的智力標準,對系統能力組合的客觀測量;元情緒是個體對情緒的反思及處理過程,其理論架構展現的是一種心理功能而不是他們真正的能力,是個體情緒智力的信念或自我效能感,學者們傾向于把元情緒作為心理特質研究。

(2)參與主體不同。Salovey和Mayer提出四維度情緒智力模型,把情緒智力看作個體準確、有效地加工情緒信息的能力集合[11],這些能力呈等級排列,從低到高依次為:精確地覺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利用情緒促進思維;理解情緒、情緒語言及情緒傳達的信息;管理情緒以達到具體的目標。該模型提出了達到特定情緒智力水平所對應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中不僅包含個體對自己情緒狀態的覺知、管理,還包括對他人情緒狀態的覺知、管理,涉及自身和他人的雙向情緒互動過程,參與主體是個人與他人;而元情緒則是個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評價、描述與監察的能力,且按照Salovey以情緒注意、情緒清晰度和情緒恢復三個維度進行劃分,可見元情緒更側重自己對自我情緒的注意、理解和評價,參與主體是自我。

(3)測量方法不同。從測量方法上看,元情緒和情緒智力都可以用量表做任務測驗,但元情緒根據其特性還可以用自我報告法來測量。在以色列心理學家Bar-on于1997年編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個測量情緒智力的標準化量表《Bar-on情商量表》之后,Mayer,Salovey和Caruso于2002年又編制形成了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MSCEIT),這也是目前使用較多的測量情緒智力量表。國際心理學界廣泛使用的元情緒量表則是由Salovey提出的元情緒量表(the Trait Meta-Mood Scale,TMMS),以評估個體注意、評價、控制自己情緒的水平。由于元情緒具有主觀參與的特征,因此除量表外還輔以自我報告法測量,被測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報告出來,然后通過分析報告資料得出結論。

(三)對元情緒維度及測量的研究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元情緒維度的解釋不是很詳細,大多通過測量量表體現出來,且來源于對情緒智力的研究。

Mayer等在對元心境的研究中,將狀態性元心境(state-meta-mood)劃分為五個維度:可控性、清晰度、可接受性、典型性、可變性。按照把元心境體驗等同于元情緒的研究結論,可以把它們看作元情緒維度劃分的一種。

Salovey提出的元情緒量表(TMMS)中將元情緒分為情緒注意、情緒清晰度和情緒恢復三個維度。情緒注意是指個體注意、思考他們情感的程度;情緒清晰度是指理解自己的情緒的能力;情緒恢復指結束消極情緒狀態或者延長積極情緒狀態的信念。據此維度將量表分為三個部分共3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級評分,從而評定個體感知、評價與調控自我情緒的能力。這是目前國外學者編制的具有較好信度和效度的元情緒量表。

國內學者對元情緒的測量及維度研究大都建立在Salovey量表的基礎之上:我國臺灣學者葉光輝、鄭欣佩、楊永端在編制元情緒的問卷中,因子分析的結果表明中國父母的元情緒理念中除了情緒教導、情緒摒除、情緒紊亂外,情緒不干涉也是一個獨立的維度[9];李云川等采用此量表在軍校大學生中試用,結果表明原量表經刪除統計特性不好的條目后信度和效度較好,為開展國內情緒智力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的測量工具[12];齊艷等同樣對salovey的特質元情緒量表進一步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量表共26個條目,包括情緒注意、情緒辨別、情緒恢復三個因子,經項目分析并刪除部分統計特性不好的項目,修訂后量表的同質性信度較好,結構效度符合原量表的構想,效標效度良好[13],后來國內研究者們大多采用此量表研究元情緒;李萍采用此量表對士兵的情緒智力與個性特點做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人格類型的士兵元情緒得分在部分維度上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揭示士兵大多數具有健康的個性特征,其情緒智力是與個性特征密切相關的[14];應賢惠參考許遠理等對情緒智力的維度劃分方法,擬建構元情緒的二維理論模型(對象維度、操作維度),對象維度包括“自我情緒”“他人情緒”,操作維度包括“知識成分”“覺知成分”“調控成分”,應賢慧將這三大成分分別命名為元情緒知識、元情緒知覺和元情緒調控,同時編制高中生元情緒問卷,其中包含元情緒知識自我卷、元情緒知識他人卷、元情緒覺知自我卷、元情緒覺知他人卷、元情緒調控自我卷和元情緒調控他人卷6個分問卷132個項目[15]。

(四)對元情緒的實證研究

從現有國內外文獻來看,元情緒的實證研究為數不多,研究領域較為單一,學者們主要從影響效應探究元情緒發揮的積極作用。先前研究在對象和領域方面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傾向性和規律性,可劃分為家庭情感教育領域的元情緒研究和學習與工作場所心理調試領域的元情緒研究兩大類。

1.家庭情感教育的元情緒研究

John M.Gottman等指出,元情緒價值觀在對待自己情感和子女情感的過程中是有系統的哲學意義的。他們通過一項5~8歲孩子的縱向研究表明父母的元情緒價值觀與養育子女的能力、子女情感調整能力有關[16];Lynn Fainsilber Katz和Erin C.Hunter檢驗了母親元情緒理念和青少年抑郁癥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在子女青春期階段,高抑郁水平的母親會比低抑郁水平的母親更難以接受和表達自己的情感,驗證了元情緒理念方面的指導會減少母子互動過程中的厭惡感和煩躁感,強調了母親元情緒理念在建立家庭情感近親中的作用[17];我國學者梁宗保等對學前兒童及其父母進行問卷調查,考察父母元情緒理念、情緒表達與兒童社會能力的直接與間接關系,結果表明父親情緒教導對兒童社會能力有促進作用,母親情緒教導對兒童社會能力具有積極作用[18]。

2.學習與工作場所心理調試的元情緒研究

Natalio Extremera等通過對309名大學生的實證研究,來檢驗元情緒對知覺壓力影響生活滿意度的調節作用,結果顯示當學生知覺壓力水平高時,情緒辨別能力高者生活滿意度高[19]。王麗霞從個體內部特質的角度,考察了影響大學生職業發展的特質元情緒和自我同一性發展狀態,實證研究得出,元情緒與職業成熟度各維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自我同一性在元情緒對職業成熟度的影響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的結論[20]。周詳、潘慧提出,元情緒具有體現生命自覺的自我意識特性和統領各種情緒相關事務的執行功能特性,可通過元情緒自評、情緒機理學習、情緒感知與識別,以及情緒聚焦、情緒回溯、外部強化與身心調適等方法有效提升領導者元情緒能力[21]。張奇勇以元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為切入點,研究元情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認為元情緒的三個要素在管理個體情緒時是相互銜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并提出通過自我對話法、書信傾訴法、模擬對象宣泄法、情感交流法來避免特定場合的人際沖突[22]。

二、評價與展望

縱觀國內外學者對元情緒的研究,可以看到元情緒是當代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它有利于在家庭中形成父母與子女的良性情感互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有助于個體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完善和成熟,更好地適應不同情境下的壓力與沖突。元情緒的研究從構念和方法上豐富了情緒研究理論,從多領域實證結論中找到促進心理健康、提升自我效能的方法,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然而,元情緒的研究畢竟處于起步階段,其內涵、前因變量、測量方法和實證研究領域仍有待于未來進一步深入探討。未來元情緒的研究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元情緒的內涵研究

國內外學者普遍認同的元情緒的內涵是Gottman等提出的,該內涵從“元”“元認知”“元心境”逐步發展而來,且與情緒智力的研究密切相關,是情緒智力內涵中對自我情緒的覺知、評價、描述與監察的部分。在元情緒內涵由“元—元認知—元心境—元情緒”的漸變過程中,對“元水平”的哲學、邏輯思考使意識領域的研究分層;兒童心理學領域的“元記憶”為自我認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元認知”成為成人智力研究的新名詞;而“元心境”將“元認知”監督、控制和目標實現這三個特點貫穿為情緒體驗的過程,成為情緒智力研究密不可分的變量,為“元情緒”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直接而可靠的依據。雖然國內外學者圍繞元情緒展開的研究不足20年的時間,但究其內涵的演變過程,跨越了哲學、兒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研究對象從特殊群體到一般群體,研究內容由特征界定到過程描述,形成了較為扎實和深厚的理論基礎。

然而,通過對元情緒和情緒智力的辨析,我們發現元情緒的內涵受其演變過程的影響,緊緊依托與依賴于情緒智力的范疇,并打上較深的哲學學科的烙印。實際上元情緒所指的主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評價、描述與監察是在特定情境下發揮出來的心理功能,人在家庭、社會生活中,會接收到復雜多變的情境或刺激傳遞來的多樣化的信息,并根據信息做出情緒方面的認知、評價和監控。自我作為元情緒的主體,根據不同情境、不同刺激源而發揮出來的心理功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一名女教師受職業情境的影響,在課堂上對自我情緒的分析和調控,與下班后作為家庭主婦處理家庭事務時對自我情緒的分析和調控會有不同。學者葉光輝雖然提及調整特定情境下的情緒表現,但情境因素更應該作為詮釋元情緒內涵的大前提。此外,元情緒也不應僅僅局限于心理學領域,要進一步拓展元情緒的研究思路,必要時可以與社會學、管理學等進行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同時也要注意元情緒針對不同學科背景的差異化界定,不同學科歸屬下的內涵是需要在未來研究中不斷探索、豐富和優化的。

(二)元情緒的影響因素研究

過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元情緒的后效研究上,即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心理和行為結果影響。如前所述,父母的元情緒理念可以提升兒童的社會能力;元情緒可促進青少年群體和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對大學生的負性自動思維、職業成熟度和生活滿意度具有預測作用。這些對元情緒及其結果變量的研究一方面較為充分地將元情緒各個構念對諸多因素的影響,從元情緒視角對相關群體的心理與行為活動做出解釋,體現了元情緒在特定領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很好地指導了生活與工作實踐。另一方面,這些研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元情緒研究在中國本土化的豐碩成果,特別是對大學生群體的元情緒探究,有助于未來在跨地域比較的研究中得出更多有價值的結論,這一點對于元情緒研究的深入廣泛展開是十分可貴的。

盡管對元情緒結果變量的研究碩果累累,其影響因素亦不可忽視。但是,前人研究雖然把元情緒作為心理功能或心理特質,卻對元情緒所發揮的情緒體驗、評價、調節、控制等功能,或個體所具有的駕馭、支配、調節情緒的形成機理研究少之又少。影響因素是變量存在的刺激和前提條件,是發現和解決情緒問題的根本出發點,例如在父母元情緒對親子關系的影響研究中,研究結論表明親子關系可以從提高父母元情緒水平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方面得以促進,但父母元情緒水平如何促進?如缺乏與元情緒影響因素相對應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則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家庭中情緒的代際影響問題。因此建議未來對影響因素研究的切入點可以著眼于個體的內在和外在動機、人格特質、氣質類型等,也可以放寬到氣候、生理周期、飲食等自然環境和風俗、道德規范、信仰、群體等社會環境的刺激作用中。

(三)本土化元情緒量表的開發研究

目前廣泛應用的元情緒量表仍是Salovey提出的元情緒量表(TMMS),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空間上來說,該量表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均值得商榷。

一方面,量表開發至今已過去近20年,盡管已被證明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但隨著時間變遷過程中社會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情緒注意、情緒清晰度和情緒恢復三項條目應該被賦予更多的時代內容;且原量表中的30個條目有重復,如“清楚自己感受”的條目出現三次;中譯量表中“感受”“感覺”“情感”混淆不清,而英文中的“emotion”“feel”“mood”用法有異。在英文語境中,三者雖然都可以譯為“情緒”,但是“emotion”傾向于較為強烈的情感沖動,“feel”則指由感情或欲望引起的較深的情緒狀態,而“mood”強調特定情境下暫時的情感沖動。由于被調查者的行業類別、知識結構、地域文化存在較大差異,若將元情緒量表(TMMS)中的三個詞統一翻譯成“情緒”,會嚴重影響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在未來的修訂中,該中譯版本的量表不僅需要專業學者對構念的重新審定,還需要語言學家在語境上的嚴謹斟酌。另一方面,國內學者在對元情緒量表的修訂上,并沒有出現統一的分對象和行業的本土化量表,目前國內研究較多使用的是齊艷、李川云、李愛軍于2003年修訂的本土化量表,雖然已被驗證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該量表是在1000名新兵中初步應用的,若將其用到大學生、護士群體中勢必會有相當大的偏差,用這樣不分行業、不分研究對象的量表得到的數據結果,也會使研究成果的價值受到質疑。因此,建議未來可以依據年齡劃分,如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依據從業類別劃分,如研究人員、服務人員、制造業工人等,差異化設計量表,以確保元情緒的研究有的放矢。

(四)元情緒的實證研究

學者們對元情緒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心理調試和心理康復領域,這些研究成果對于家庭成長教育中父母在情緒因素方面的角色扮演起到重要的輔導與指引作用,豐富了家庭教育的內涵與高度;對學生、士兵等其他群體的元情緒水平探究,有助于他們在特定的環境和職業情境下形成與培養情緒調試能力,為促進心理健康提供有價值的心理學依據。

但從實證研究領域來看,現有的群體和領域研究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從元情緒的內涵擴展和該領域呈現的研究趨勢來看,元情緒理論所倡導的情緒感知、評價與調試不僅僅體現在家庭和學校的情境中,企業管理也完全可以引入元情緒輔導,無論是促進一線服務員工的工作績效,還是緩解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壓力和倦怠,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領導高效執行力的形成和優秀員工團隊的打造,離不開對個體情緒因素的關懷和關注,元情緒研究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員工離職率,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流程和方法,這些尤其應該得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注意。此外,元情緒水平的提升亦可能避免組織內沖突與對抗的發生,減少失范越軌行為,促進良性的社會互動。因此,未來研究一定要多從企業管理和社會運行廣泛視角入手,才能更大地發揮元情緒理論的學術及實踐價值。

[1]李慧,許遠理.元情緒的形成及發展[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2(2):75—78.

[2]Nelson T O.Consciousness and meta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51(2):102—116.

[3]Extremera,N.,Durán,A.,&Rey,L..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rait meta-mood and perceived stress on life satisfaction[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47(2):116—121.

[4]Salvoey,P.,Mayer,J.D.,Goldman,S.L,et al.Emotion,disclosure,and health [M].Washington,DC:Pennebaker J,1995.

[5]李慧.大學生的元情緒問卷編制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湖南大學,2012.

[6]許遠理,李亦菲.情感智力“9要素”理論建構及量化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20(2):48—49.

[7]Gottman,J.Fainsilber-Katz,L.&Hooven.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6,(10):245—247.

[8]許遠理.元情緒理論的建構及其作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21(2):67—71.

[9]葉光輝,鄭欣佩,楊永瑞.母親的后設情緒理念對國小子女依附傾向的影響[J].中華心理學刊,2005,(2):181—195.

[10]李銳.情緒智力與元情緒:概念及關系辨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0,17(2):120—123.

[11]Mayer,J.D.,Salvoey,P.,Caruso,R.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ability or eclectic trait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8,63(6):503—517.

[12]李川云,嚴進,殷學平,等.元情緒量表在軍校大學生中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雜志,2002,10(3):202—203.

[13]齊艷,李川云,李愛軍.元情緒量表(TMMS)在1000名新兵中的修訂和初步應用[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3):164—167.

[14]李萍,嚴進,等.應用元情緒量表對士兵的情緒智力與個性特點研究[J].中國職業醫學,2006,33(2):98—100.

[15]應賢惠.高中生元情緒的結構和測量[D].浙江師范大學,2009.

[16]John M.Gottman,Lynn Fainsilber Katz,Carole Hooven.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6,(3):243—268.

[17]Lynn Fainsilber Katz,Erin C.Hunter.Matern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J].Social Development,2007,(2):119—124.

[18]梁宗保,張光珍,陳會昌,張萍.父母元情緒理念、情緒表達與兒童社會能力的關系[J].心理學報,2012,(2):199—210.

[19]Natalio Extremera,Auxiliadora Durán,Lourdes Rey.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rait meta-mood and perceived stress on life satisfac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7),116—121.

[20]王麗霞.大學生元情緒、自我同一性與職業成熟度的關系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1.

[21]周詳,潘慧.元情緒:危機處理中領導者的自我情緒管理[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0,(2):64—70.

[22]張奇勇.淺析元情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揚州大學學報,2008,(4):15—17.

猜你喜歡
情緒情感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情感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小情緒
小情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色综合手机在线|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国产97视频在线| www.av男人.com| 青青久久91|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免费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午夜免费小视频|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制服丝袜 91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精品三级在线| 激情综合五月网| 五月综合色婷婷|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婷五月综合| 国产www网站|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色偷偷综合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1区2区| 美女免费黄网站|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伊人欧美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 黄色福利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a|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乱论视频|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亚洲人网站|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天天综合网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五月天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丁香六月综合网|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a毛片免费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