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宗
急診多發性腦外創傷52例院外急救探討
鄭智宗
目的 探討急診多發性腦外創傷院外急救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選取急診多發性腦外損傷患者52例,對患者實施院外急救,觀察急救前后患者的生命體征。結果 院外急救多發性腦外創傷患者52例,死亡3例,院外急救成功率94.23%,效果良好。結論 急診多發性腦創傷患者,首先進行現場搶救,并做好轉運中護理,是提高院外急救成功率的關鍵。
急診;腦外創傷;院外急救
多發性創傷往往影響到多個器官,在同一致傷因素作用下,機體同時出現兩個及以上部位或臟器嚴重損傷,具有病情嚴重、復雜、多并發癥和死亡率高的特點[1]。因此,提高院外急救的效果,對于緩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回顧性分析52例急診腦外創傷患者的院外急救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解放軍184醫院收治的急診多發性腦外損傷患者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齡16~76歲,平均年齡(42.3±2.4)歲。致傷原因:道路交通致傷20例,墜落致傷12例,銳器損傷5例,礦石擠壓受傷8例和爆炸手上7例。院外創傷指數(PHTI)分類:≤9分患者占30%,10~16分占45%,而≥17分患者占25%。
1.2 方法 對于不同程度的腦外損傷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首先清除氣道分泌物,確保氣道產暢通,而對于開放性損傷患者,則必須予以有效止血,保護創面。同時建立多路靜脈輸液通道,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患者有效循環血量。
1.2.1 腦外創傷的急救原則 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如有開放性傷口,且伴有出血,應臨時包扎止血。初步評估患者傷情,了解患者致傷原因,觀察傷后癥狀,判斷患者的病情。保持正確的體位為急救的關鍵之一,給予患者平臥位或頭15°~30°臥位,這有助于腦部靜脈回流,減輕患者的腦水腫,頭偏向一側。
1.2.2 活動性頭部出血的抑制 由于頭皮血管密集,頭皮裂傷嚴重,則應用繃帶外加包扎減少出血量。如為開放性顱腦損傷,影響到頭皮粗動脈,如枕動脈或顳淺動脈,且存在粗動脈脈搏動性噴血,則應止血鉗夾閉血管。對于爐內靜脈竇,如上矢狀竇或者橫竇出血,由于現場急救困難,可在條件許可情況下,抬高頭部或坐位轉送。
1.2.3 呼吸道梗阻的解除 腦外傷患者經常由于昏迷而出現舌根后墜或由于嘔吐、口鼻出血等,出現咽喉部堵塞,從而造成呼吸道梗阻。若患者呼吸道完全梗阻,則可能由于窒息而加速死亡。而不完全梗阻,由于缺氧可加重腦組織的水腫與出血量,進而使顱內壓升高,加重患者病情,所以在腦外創傷患者的院外急救中,應首先接觸患者的呼吸道梗阻。護理人員應托起患者下頜,吸出患者口鼻、咽喉中的血塊、分泌物和食物等,必要時可進行人工呼吸。在運送患者過程中,將舌頭牽出并有效固定,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對于尚有自主呼吸患者,可采用昏迷體位轉送[2]。如果呼吸道完全梗阻,則可行環甲膜穿刺術。
1.2.4 休克與早期傷口感染處理 對于腦外損傷患者應使用輸血與血漿代用品。對于腦外損傷患者,不應大量補液,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腦水腫。如果條件許可,則應及時轉送到醫院治療。患者頭顱部損傷,在現場首先做簡單處理,清除傷口異物,可用涼開水沖洗。但處理過程中注意,防止清除傷口外的血凝塊與骨折塊,以免引起新的出血。如果現場條件許可,早期可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1.2.5 腦疝急救 到現場之后發現患者已經昏迷,且伴有兩側瞳孔不等大,說明患者的顱腦傷嚴重,極有可能出現危急情況,一般瞳孔放大一側為顱內血腫側。在院外急救中,應快速打點滴或者靜脈注射20%甘露醇250~500mL。根據患者病情,建立兩條靜脈通路,用靜脈留置針穿刺,若兩圍靜脈穿刺困難,則可行深靜脈穿刺,確保藥物和液體能迅速注入患者的體內。在維持循環的基礎上,利用利尿劑、脫水劑等藥物降低顱內壓,而甘露醇在15~30min快速滴入,不然無法起到脫水降顱壓的功效。同時,再加入法莫西丁或者西迷替丁抗酸制劑,避免出現應激性潰瘍。并將患者立即轉往醫院救治。在轉運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瞳孔,患者意識恢復狀況。若患者頭部劇烈疼痛或煩躁不安,不能給予鎮痛藥物,以免影響對病情的觀察。
1.2.6 患者轉運 患者嚴重休克、心跳呼吸停止或呼吸道梗阻,則應避免倉促轉運或遠道轉運,而應在現場實施搶救,待患者病情穩定之后再行轉運。對于昏迷患者,保持其昏迷體位或仰臥頭側位、側臥位轉運,防止轉運過程中由于嘔吐而導致呼吸停止。對于情緒極為不安定的患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首先將手部約束,避免患者抓到開放傷口的部位。配送人員守護在患者旁邊,參與觀察患者呼吸、脈搏跳動情況,出現緊急情況時,隨時停車搶救,而在到達醫院之后,陪護人員應向治療醫師詳細說明患者受傷的原因、患者意識和瞳孔變化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合并損傷,現場與轉運途中做好處理工作等。
本研究中納入的52例多發性腦外創傷患者中,出現3例死亡病例,腦外創傷院外急救成功率達到了94.23%,急救的效果非常好。死亡的3例患者中,多發性腦外創傷患者中多是因為顱腦損傷,重型顱腦損傷等因素。同時,由于患者發生合并多臟器受損、休克加重腦損傷,外加腹部損傷,1例患者死于重要器官致命性損傷及失血過多。
現場搶救是創傷急救多發性腦外創傷的重要環節,對于傷情重、變化快和腦功能生理功能紊亂的腦外創傷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現場搶救是否有效,對急診多發性腦外創傷患者的后續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現場搶救無效,則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3-4]。因此,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使慌亂的人群安定下來,從而排除繼續造成多發性創傷的可能性,同時消除傷害原因和搬運傷員過程中可能的障礙物。為了能使多發性腦外創傷患者,及時送抵醫院,搬運患者時應使用擔架或者木板,抬擔架動作輕柔,從而防止患者病情出現惡化情況[5-7]。毫無疑問,現場搶救為救治腦外創傷患者的重要步驟,由于多發性腦外損傷的特點為傷情重、變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亂,因此必須確保現場搶救的有效性,即(1)維持多發性腦外損傷傷員呼吸道通暢;(2)患者呼吸驟停與心跳的急救;(3)在最短時間內將患者送往醫院,同時做好轉運過程中的護理[8-9]。
[1] 劉朝陽,鐘國平,張偉.仲景通腹瀉下方治療嚴重多發性創傷26例[J].中醫正骨,2011,23(9):170-171.
[2] 彭蓓蓓.多發性腦外創傷48例的急救與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0):4940-4941.
[3] 陸俊.急救車接診嚴重創傷病人現場和轉運途中中救治體會[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0,15(5):395-396.
[4] 徐金龍.嚴重多發性骨關節創傷42例救治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24):75.
[5] 許德孝,李德泉.多發性創傷院外急救[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2,7(10):900-902.
[6] 李俊,楊恩惠.急診多發性外傷患者發生凝血病的危險因素[J].安徽醫藥,2013,17(11):1915-1917.
[7] 李旺生.以腹部為主的多發性創傷 128例診治分析[J].北方藥學,2013(4):73.
[8] 劉勇.交通傷院前急救與轉運923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19(9):123-124.
[9] 蘇占國,徐存輝.急診多發性創傷84例院外急救體會[J].實用心撓肺血管病雜志(急診急救),2012,20(6):1083-10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51
江西 335000 鷹潭市中國人民解放軍184醫院(鄭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