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詞語中,黑體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炫耀(xuàn) ? 中流砥柱(dǐ)
賣弄(lòng) 窺谷忘返(guī)
B.執拗(niù) 未雨綢繆(móu)
拮據(jū) 苦心孤詣(yì)
C.凜冽(lǐn) 獲益匪淺(fěi)
奔喪(sāng) 茅塞頓開(sài)
D.參差(cēn) ? ?軒然大波(xuān)
彌漫(mí) 怒不可遏(hè)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庸碌 鋒芒畢露 贓物 吹毛求疵
B.輕捷 因地制宜 喧鬧 沖耳不聞
C.譏笑 國家興亡 震攝 匹夫有責
D.隱蔽 遮天敝日 臂膀 斷壁殘垣
3.下列句子中,黑體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班長發表的無稽之談有情有理,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B.我獨自一人形影不離地徜徉在空曠的大街上,整理自己煩亂的思緒。
C.精心設計人生,合理規劃事業,讓人生和事業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
D.秋日的香山呈現出獨特的魅力,楓葉五彩繽紛,讓人流連忘返。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形散神不散”是人們用來概括散文特征的常用的說法。那么,什么是散文的“形”與“神”呢?“形散神不散”的含義究竟應當怎樣理解呢?
B.“騙子的行當”,魯迅先生說,“總要干得像個騙子呀。其實他們保嘗不知道是駱駝,不過自己吃了《神異經》里說的‘訛獸的肉,從此非說謊不可。”
C.創造,是人類智慧高度發展的結晶;創造,也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D.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5.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蘇州是一種誘惑,是一種挑戰,是一種補充。
B.這條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陽光中,愈發顯現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還積著厚厚的雪,高山杜鵑花卻等不及,徑自開了起來。
D.每到冬季,流動的飛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豎琴,要奏出美妙的樂章。
6.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人們在海濱沙灘上盡情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湛藍的海水、和煦的陽光。
B.不管水那么深,流得那么急,他們還是趟過去了。
C.從這些事實中,充分說明了改革企業經濟體制的重要性。
D.大家以親切的目光注視著這位勇于改革的企業家。
7.《朝花夕拾》是魯迅的散文集,它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請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從這本集子中任選一篇文章,寫出你對喜愛的人物的評價。
示例:我喜歡《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他正直熱忱,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對中國人充滿了友好的感情。他的高尚人格不僅贏得了魯迅的敬仰和懷念,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我喜歡《 ? ? ? ? ? ? ? 》中的 ? ? ? ? ? ? ? ? ? ? ,他(她) ? ? ? ? ? ? ? ? ? ? ? ? ? ? ? 。
8.在《駱駝祥子》中,祥子有一個大的夢想,可后來發生的諸多事情使他的夢想最終破滅了。請說出祥子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并說出導致他夢想破滅的諸多事情中的一件。
9.古詩詞名句默寫。
(1)芳草鮮美, 。(陶淵明《桃花源記》)
(2) ? ,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三峽》)
(3) ,然后有千里馬。
,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4)相見時難別亦難, ? ? 。(李商隱《無題》)
(5)登斯樓也,則有 ? ,
?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10.仿照下面畫線的句子,續寫一個表達對故土或親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我國古典詩歌內蘊豐富,很能激起人們的聯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吟詠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誰不為春回大地后祖國母親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11.某中學為幫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課堂,要在全校開展一次獻愛心捐款、捐物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擬兩條校園宣傳標語。(要求:①每條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對偶等;②有文采,并體現人文關懷;③每條不少于10個字)
(1)
(2)
12.寫出下面的對聯所贊頌的名人。
(1)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
(2)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 )
13.綦江作為“中國農民版畫之鄉”“中國西部齒輪城”“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注重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加快了建設“五個綦江”的步伐。在重慶館二樓的環形舞臺上,精彩的LED宣傳畫面展示了新興綦江的青春和活力。在深圳做汽車產業的郭先生一邊看一邊作記錄,當他了解到世博會新能源公交車配裝的是綦江低碳環保變速器時,對綦江齒輪產生了濃厚興趣,很想了解綦江的情況。
假如你是現場的工作人員,要邀請郭先生到綦江實地考察,你該怎么說?
14.仔細觀察下邊的漫畫,寫出你的感受。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小學在校園文化環境的營造中,充分利用書香長廊、櫥窗、墻壁、黑板報等工具,以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來滲透國學經典的文化元素,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快樂成長。
材料二:某學校提倡快樂學國學。校園內眾多的楹聯、教學樓墻上的《弟子規》、經典美文以及經典的指路牌(“三樂苑”“積步軒”)等,讓學生隨時都能接觸到經典文化。
材料三:某中學讓古詩文、名言警句上墻,上板報。你只要走進校園,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賢的經典名句把各個角落的櫥窗裝點一新,可以看到同學們以國學經典為內容的書法展,可以看到以國學經典為主題的板報,處處顯現出同學們與傳統文化的親近。
(1)你從以上材料中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2)你對學校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建議有哪些?
16.生態環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地球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人們應該更多地關注氣象,讀懂大自然的語言,善待自然、敬畏自然。請參與“我與自然”專題實踐活動,完成下列問題:
[學科滲透]
在學習“氣象物候”專題的小組活動過程中,同學們發現: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一首描寫我國季風氣候的詩篇。詩中的“春風”當指夏季風。小組同學請你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可從地形、氣流等方面)談談為什么“春風不度玉門關”?
[關注自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現已流傳到世界很多地方,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請在“驚蟄”“春分”“谷雨”“處暑”這幾個節氣中任意選擇兩個,說說它們的意思。
(1)我選擇( ),這個節氣的意思是:
(2)我選擇( ),這個節氣的意思是:
[走進生活]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借此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
對于“地球一小時”這一公益活動,有此同學認為:“地球一小時”這一公益活動只是“形式主義”,對于保護地球環境沒太大作用,只是在作秀。對此,請說說你的看法。(要求:觀點鮮明,表述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