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希拉里,死追總統(tǒng)夢
□溫憲

2015年4月14日,美國艾奧瓦州蒙蒂塞洛鎮(zhèn)科克伍德社區(qū)學院里前所未有地熱鬧了起來。一間不大的房間內(nèi),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正在與7位科克伍德社區(qū)學院學生和教職員座談。
這次座談會的主題很親民——艾奧瓦州的學生貸款債務負擔在全美排第九,話題就圍繞“減輕學生負擔”這個熱點展開。兩天前剛宣布參加總統(tǒng)大選的希拉里,臉上始終掛著標志性的微笑,侃侃而談。
跟隨希拉里前來的都是她的“圈內(nèi)人”。其中有希拉里長期的助手、競選團隊的副主席阿拜丁,新聞秘書梅里爾,競選團隊新聞顧問馬果麗斯等人。他們?yōu)檫@場活動在細節(jié)上做足功課:為顯示親民,希拉里一行從東部一路乘坐中巴車來到位于中西部的艾奧瓦州,沒有摩托車隊開道,只有幾輛黑色中巴車,車上也沒涂競選口號。希拉里的助手事先早就告知參加座談的學生,見到希拉里后,不要稱她為“國務卿女士”,而是直呼“希拉里”。在美國特勤局特工保護下,進屋的人只有參加座談者和少數(shù)旁聽者。少數(shù)經(jīng)允許的美國記者能參與拍攝和采訪;屋外幾十位隨行記者,包括不少外國記者,都擠不進去。17歲的學生瓊斯在旁觀后說:“這一看就是競選主管安排的。”
本次美國總統(tǒng)大選將在2016年11月舉行,在此之前,民主黨、共和黨分別要舉行黨內(nèi)初選,選出最終對決的候選人。目前,希拉里的民主黨競選團隊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qū)租下一個辦公室,設立競選總部,預計將為其籌集至少25億美元的競選資金。
希拉里渴求白宮寶座久矣。她不缺能力,不缺手段,懂得厚黑,也知道隱忍。這些都是她當總統(tǒng)的“素質(zhì)”。
1998年,還在白宮當?shù)谝环蛉酥畷r,面對夫君克林頓與實習生萊溫斯基之間鬧出的丑聞,希拉里背地里雖抽了夫君的嘴巴,但最終選擇了隱忍,因為她有著更為長遠的政治眼光和謀慮。她也為此打了伏筆。美國歷任總統(tǒng)卸任后都會搞個圖書館或博物館,克林頓的圖書館建在阿肯色州小石城,里面有不少希拉里的故事。圖書館內(nèi)還有一個編年檔案館。《環(huán)球人物》記者曾專門查看克林頓當年與萊溫斯基鬧丑聞的那段歷史,卻沒有找到絲毫印跡。
2004年總統(tǒng)大選時,面對希望她出山參選的呼聲,希拉里再次隱忍了一下,沒有與爭取連任的小布什爭鋒。2008年,看準共和黨難再執(zhí)政的情勢,希拉里第一次出手,但最終功虧一簣。創(chuàng)造歷史的機會被奧巴馬奪得——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tǒng)。在奧巴馬出人意料地請希拉里出任國務卿后,她調(diào)整心態(tài),表面上盡量與奧巴馬和睦相處,同時韜光養(yǎng)晦。當時,每每有人問她是否還將競選總統(tǒng),她總是斷然否認,以便讓奧巴馬放心。
2013年卸下國務卿之職后,希拉里一邊演好外祖母的角色,一邊眼睛還在盯著白宮。去年以來,她為再度參加競選屢屢試水。記者曾在希拉里為其新書《艱難的抉擇》簽名售書現(xiàn)場看到,當她在屋內(nèi)為人們簽名時,一輛為2016年競選總統(tǒng)造勢的大轎車就停在簽售現(xiàn)場,工作人員忙著發(fā)放為她競選造勢的海報、像章等。
去年,奧巴馬成了“跛腳鴨”,已經(jīng)辭職的前防長蓋茨、帕內(nèi)塔等高官相繼出面公開批評他。希拉里也突然發(fā)聲,稱她在任時與奧巴馬在外交政策上存在分歧。但很快,希拉里又立即為緩和與奧巴馬的關系而和稀泥。翻云覆雨間,足見希拉里具有美國政客所必須的厚黑素質(zhì)。
希拉里參選,不僅再次將自己擺在美國政治的風口浪尖上,她事實上也是在下一盤風險很大的棋。
克林頓家族在美國政壇經(jīng)營多年,基礎雄厚。希拉里與華爾街利益集團關系密切,籌款能力很強。在辭去國務卿一職后,她就馬不停蹄地通過演講牟利。出場費一般為每次20萬美元以上。去年3月,希拉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次演講費高達30萬美元。高盛公司也曾請希拉里演講。據(jù)說,較之克林頓,人們對希拉里演講的需求更強,因為她剛離開政府。人們希望聽到她講美國政府內(nèi)部那點兒事。更為重要的是,希拉里極有可能東山再起。
不過,希拉里的強項,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轉化成弱點。首先,候選人想勝出要尋求選民最大公約數(shù)。希拉里看準中產(chǎn)階級牌,但中產(chǎn)階級是一個具有很大模糊性的概念,又是一個極具伸縮性的票倉。較之奧巴馬,希拉里在美國中產(chǎn)階級特別是中下層百姓中的親和力不夠。
外界也不斷炒作克林頓家族斂財?shù)脑掝}。去年下半年以來,希拉里走馬燈般接受媒體采訪,竭力“澄清”克林頓一家何以暴富。她說,當克林頓一家離開白宮時,已經(jīng)“窮得要死”,他們現(xiàn)在的富有完全憑借“努力工作”而得,“與很多真正的富人不同,我們交納了所得稅”。但有評論揶揄道:較之“乘著私人飛機在講臺上站一個小時便到手一張20萬美元的支票”,“那些在我家房頂干活的人”才算“努力工作”。
希拉里曾在奧巴馬政府內(nèi)任職,怎樣能不成為共和黨抨擊的“奧巴馬第三任”,也是一大挑戰(zhàn)。迄今為止,希拉里在所有已宣布參選者中氣場最為強大,但美國是一個極易喜新厭舊的國家,一夜之間便可地動山搖,充滿戲劇性是美國大選周期內(nèi)最令人眼花繚亂之處。希拉里如何與過去的自己拉開距離,以展示一個能夠帶領美國走向未來的領袖,這并非易事。
希拉里宣布參選后,立即引來人們對其未來中國政策的關切。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所有候選人必須表現(xiàn)出自己是美國“全球利益”堅定的捍衛(wèi)者,在對華問題上“示硬”便成為必然。
有觀察家認為,要想了解希拉里“當選”后對中國的影響,需要關注她身邊人對中國的看法。希拉里任國務卿時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近來多次發(fā)表演講,稱一些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對于中國的看法是錯誤的。他認為中國不會適應世界,而是試圖改變整個世界使之適應中國。坎貝爾與希拉里關系較為密切,此種看法極有可能影響希拉里的對華政策主張。換言之,希拉里一定會從“政治正確”本能出發(fā),對中國采取強硬姿態(tài)。
在這一點上,其實誰入主白宮都一樣。所以,中國人應該已經(jīng)適應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不斷發(fā)展壯大才是制衡中美關系的重要杠桿。“把中國自己的事做好了,太平洋彼岸的國家代表就不得不與中國有事好商量。”
從4月12日起,希拉里就要為自己的總統(tǒng)夢而重過每日“上滿發(fā)條”的日子。不過,向白宮沖刺不僅需要“腦洞”,更是個體力活。一旦入主白宮后更是如此。希拉里在任國務卿期間,就曾出現(xiàn)身體不適。前不久,她在公共場合也明顯現(xiàn)出疲態(tài)。不過,如今大戲已開場,希拉里如開弓箭,已經(jīng)沒有回頭路。問題只是在于,美國選民手中那張選票,是否能將希拉里送入白宮。
(摘自《環(huán)球》)